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翅君 《理论前沿》2007,(18):26-27
制度公正是和谐社会的保证。因此,追求制度公正,应该是和谐社会制度建设的着力点。要做到制度公正,制度建设中必须做到制度过程的民主化、制度内容的科学化,同时,要高度警惕"制度陷阱"破坏制度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论制度意识     
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增强制度意识。制度意识的价值体现在:制度意识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制度意识是人们实现生存和发展的观念基础。制度意识的构成包含尊崇制度的意识,执行制度的意识,完善制度的意识。制度意识建构的基本路径为提升制度的效用,优化制度完善的机制,强化制度的研究和宣传。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一脉相承,具有制度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制度的创新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超越,具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西方社会民主主义制度的借鉴与克服,具有制度的革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彰显了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4.
论制度后发优势的实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后发优势实现的核心问题,是正式制度模仿、非正式制度模仿及其关系问题。本文认为正式制度是可移植的,但又受到宪法秩序、关联制度、非正式制度等的内在制约。同时,非正式制度内在于传统和历史沉淀,其可模仿性就差得多,但在开放条件下非正式制度的变迁不可能封闭进行。制度模仿的过程,是新的正式制度与本土非正式制度相互作用与融合的过程,是引进制度的本土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制定制度、执行制度、遵守制度、制度监督、制度评估、制度完善等重要环节,其中"执行、遵守、监督"三个环节构成"制度实施"过程。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从"制度优势"到"治理效能"的转化过程就是制度实施过程。转化效果、实施成效如何,取决于制度实施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制度实施是不同制度主体之间博弈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制度主体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制度实施的动力机制。深入分析研究制度实施机制的行为动力规律,对于提高制度实施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制度哲学:着眼于实践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鸣 《理论前沿》2007,494(5):15-17
制度哲学是从世界观方法论的层面,对“制度”本身进行哲学理性认识和反思。通过构建一个基本理论框架,对制度本质、制度结构、制度功能、制度设计、制度演化、制度评价以及制度价值等问题做出哲学的解释。制度哲学着眼于为当代中国的制度创新与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制度资源开发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制度不完善,制度资源的储量还有待增加;制度资源更新不完全,历史性错位现象依然存在;制度资源系统存在不协调性现象,造成了制度冲突和资源损耗;制度流失和扭曲现象严重,制度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制度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表现为:增加制度资源储量是党制度资源有效开发的前提;适时进行制度资源更新是党有效开发制度资源的基础;增强制度系统的协调性是党有效开发制度资源的条件;把制度资源开发同其他资源要素开发相结合是党有效开发制度资源的保障;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是党有效开发制度资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政党制度包括制度价值、制度设计和制度操作3个组成部分,制度价值是整个政党制度的灵魂,决定着政党制度发展的方向,并制约着政党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政党制度的价值基础是政党制度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对政党行为进行评价、判断和选择的标准,是政党行为的灵魂和导向。政党制度的价值基础体现的是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本质。探讨我国政党制度价值基础的内涵、特点和功能,对完善我国政党制度,发挥政党制度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政治文明:政府制度变迁的推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变迁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方法 ,政府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公共行政存在着多方面的弊端 ,需要政府自身进行制度变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推动政府制度变迁的外在推力和内在动力。政府制度变迁的外在推力主要包括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 ,内在动力主要包括制度建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指导下 ,应该从政府组织制度、政府人力资源制度和政府行为制度三个方面推动政府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党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新型”,是以显著的制度效能为事实依据的。新型政党制度之新,深刻体现为“我们如何看待政党制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之新。新型政党制度概念蕴含着新的类型学标准,以政党制度是否达成预设的制度效能为依据,对政党制度作“新旧之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概念明确了“建设一个怎样的政党制度”“怎样继续建设政党制度”的目标方向。进一步激发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制度潜能,是使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