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思思 《法制博览》2023,(27):60-62
依据《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在企业进入破产程序之后,针对债务人所取得的不属于债务人的财产,财产的权利人可以向破产管理人主张取回,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文依据《企业破产法》及相关规定,对破产程序中关于特定货币资金的取回权的行使及救济进行简要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李博 《法制博览》2023,(8):121-123
破产管理人是指破产案件中,在法院的组织和监督之下全面接管破产财产并负责进行保管、清理、估价、分配的专门机构。目前司法实践中破产管理人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对破产管理人监督主体的立法不完善、法院司法监督权力过大等;为此在立法层面,要完善破产管理人的监督主体,确立行政机关和破产管理人协会的监督主体地位;在司法实践层面,进一步规范法院的监督权,进一步优化债权人会议和债权人委员会的监督职责,以便为更好地推进破产程序顺利进行、优化营商环境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瑶 《法制博览》2013,(3):95-96
新《公司法》的颁布使得股东尤其是小股东提起派生诉讼有法可依,但实践当中提起派生诉讼的原告往往是势单力薄的中小股东,其在举证能力上与公司高管、大股东、实际控制人等的不对等性决定了此类主体在诉讼中往往居于不利地位,加之本身对公司经营状况知情难、取证时容易受到被告的阻挠等因素,诉讼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更不能产生对胜诉的合理期待。因此,从诉讼程序上完善股东派生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方式,确立不完全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是有效推动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4.
万青 《法制博览》2014,(2):164+139
婚姻案件强烈的公益性决定了其特殊性质,为此,适用于普通民事诉讼的调解原则、辩论原则等在婚姻案件诉讼中要求相应地予以变通或予以限制,以适应婚姻案件诉讼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5.
陈志光 《法制博览》2023,(7):121-123
信息披露制度的出现是为了使破产程序具备更加透明化的特质,能够使债权人充分了解与财产债务人及管理人同等体量且同样重要的信息,为债权人的决策提供参考支持;而对于债务人及破产管理人来说,信息披露则能够避免他们出现侥幸心理,进而防止破产犯罪的出现。由此可见,企业破产法信息披露制度是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公平,进而使《企业破产法》能够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企业破产法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也因此具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6.
郭强  徐鹏 《法制博览》2023,(1):73-75
作为破产案件中的重要角色,破产管理人的制度建设是否完善,会直接影响到破产程序的进度效率。现有破产管理人制度依托于施行十几年的《企业破产法》等,对于经济发展总体现状来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是破产程序的重中之重,故本文以该视角分析破产管理人制度问题,从而提出选任方式、任职资格、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应的完善思路。  相似文献   

7.
《企业破产法》是我国一部相对成熟的法律法规,具备相应的基本原则,这也意味着《企业破产法》要体现出基本价值取向.从破产程序的角度进行分析,债权人和债务人是两大利益主体.依据《企业破产法》进行研究,可知破产程序扮演着新增社会主体这一角色,社会利益逐步被立法者重视,能否有效平衡债权人利益、债务人利益、社会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依据我国《破产法》第18条的规定,破产管理人享有对破产程序中待履行合同的继续履行权和解除权,但我国并未规定破产管理人是否享有类似于《美国破产法》上待履行合同的转让权。基于实现破产法保障破产财产最大化和提高破产执行效率,从而公平清理破产程序中债权债务的立法目的,我国可以适当的规定破产程序中破产管理人对待履行合同的转让权。  相似文献   

9.
破产管理人制度是我国破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破产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企业市场化发展,出于国际营商环境需要,破产管理人的职业化成了法律、市场的共同要求。本文将从破产管理人职业化的若干问题以及破产管理人的行政主管部门的架构设置、法律地位出发,为《破产法》的修改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胡丽丽 《法制博览》2023,(29):76-78
《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充分反映出我国法律制度规范正逐步向更加精准更加细化的方向发展。此项法律的出台,能够为抵制家庭暴力提出明确的法律依据。在法律规范中,需要关注的要点包括对家庭暴力概念的界定,对家庭暴力现象的预防和处置。关注核心要点在于,受害人主体与加害人主体两方面。但从司法实践方面来讲,家庭暴力案件会在一定程度上与诉讼离婚程序推进出现交叉。如何在这类离婚案件诉讼程序推进和案件处理中体现出《反家庭暴力法》的价值,是司法实践中应当思考的关键问题。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家暴受害者的离婚诉讼中,仍然存在执行难的法律困境,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