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各级地方人大应正确认识地方人大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牢牢把握全党工作大局.全面推进人大工作的新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十一五”规划,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群众性创建活动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动员各方面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徐兰 《湖北社会科学》2006,1(11):182-184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提出的两个重要理论。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目的,而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基本原则、主要措施进行了全面论述。这是全党在新世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献,我们今后的任务就是把它贯彻落实好,以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贯彻落实好这个纲领性文献,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加强党的领导.努力把党自身建设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以人为本,则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一个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以人为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体现在:以人为本深刻地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原则;以人为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谐社会内容很多.人自我身心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社会、群体、家庭和谐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而人的健康身体又是人自我和谐的基础。所以说重视自我保健促进身心健康.也是在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7.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泽圣 《桂海论丛》2005,21(6):11-1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一个包含丰富内涵的目标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应着力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努力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方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积极建立社会宏观调控机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向东 《新东方》2007,(9):41-4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全面部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从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高等学校是  相似文献   

10.
《群众》2006,(11):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全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  相似文献   

11.
周亮 《江西政报》2007,(14):45-4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历史任务,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安义县作为南昌市城郊县,紧紧围绕和谐社会第一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心做好三篇文章,倾力构建和谐安义。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与特点创造的新概念。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依据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新的时代特征创造的又一全新概念。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我们要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都必须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以此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理论指导、精神动力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赵辉 《台声》2007,(4):15-18
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2006年全国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我们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面对祖国一派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我们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相似文献   

14.
周怡 《新东方》2006,(10):50-52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这篇重要讲话,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这篇重要讲话为标志,我国全面展开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征程。音乐是…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积极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任务。社会和谐首先是思想的和谐,而思想和谐的前提又是思想解放,只有不断解放思想,以与时代合拍的新思想新观念来打开和谐社会建设屏障,保持创造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才能把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勾画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蓝图。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要解决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党的领导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湖北宣传》2007,(2):4-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各地区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马定洲 《新重庆》2006,(12):22-24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适应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包括广大职工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和维护.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职责。在新时期新阶段.工会组织只有找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有力切入点.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积极有所作为、有更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