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共(马)既不同于印共(右翼),也不同于印共(马列),在国际共运中实行一种所谓"不偏不倚的中间"路线,对"欧洲共产主义"持批判态度。它对"欧洲共产主义"的立场和批判,集中体现在兰纳地夫最近撰写的《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原则立场》一书之中,该书约有四万余言(七十页)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部分)详尽评论了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圣地亚哥·卡里略的论著《"欧洲共产主义"和国家》。第二部分是评论法共成员埃迪诺·巴利巴尔(Etienne Balibar)论著《论无产阶级专政》。这里摘要译编的是第一部分。文内标题是原书所有(原书小标题较多,用其中的一部分)。文内引用的卡里略的言论参照了商务印书馆1978年出版的《"欧洲共产主义"与国家》一书。  相似文献   

2.
范翊君 《国际展望》2014,(2):145-149
正2014年2月22日,第13届斯德哥尔摩中国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和瑞典外交部联合举办。来自瑞典外交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欧洲改革中心、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华盛顿邮报》及中国外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防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单位的60余位官员、学者和评论家参加会议,与会者围绕中  相似文献   

3.
我院林勋健教授主编的《政党与欧洲一体化》一书已于2000年9月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欧盟—中国高等教育合作项目(the EU—China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Programme)(1998—99学年)”中“欧盟政党与欧洲一体化”研究课题的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05,(5)
法国《经济回声报》副主编伊茨拉勒维奇的新书《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近来在法国非常引人注目,1月上市,2月就等登上畅销书榜。有分析人士认为,该书在欧洲颇有代表性,其论点上不是“中国威胁论”,但对世界经济将由美国和中国共同主宰,欧洲随之边缘化的前景十分悲观。可该书又流露  相似文献   

5.
德特列夫·阿尔贝斯(DetlevAlbers)是德国不莱梅大学政治学教授、伦敦城市大学欧洲研究论坛两主任之一;他还是德国社会民主党联邦执行委员会成员,负责起草党的新的基本价值纲领欧洲方面的内容。欧洲左翼新近创办的《社会欧洲》杂志第一期(2005年5月号)发表了他题为《欧洲社会民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2010,(1):10-10
<正>4【美】《新共和》12月2001年12月,"基地"组织头目拉丹在阿富汗山区遭到美军围捕,但就在即将落网之际,他却神奇般地脱逃了。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日前公布一份调查报告,详细披露了拉丹当时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埃德加·斯诺(EDGER SNOW),是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进步作家和记者。他是最早到我国西北根据地访问的外国记者。一九三六年六月至十月,他不畏艰险、排除各种阻挠,到我国西北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对根据地的后方、前线,中央主要领导人及普通红军战士和边区群众,进行了广泛的采访。还在保安专门访问了李德。李德当时一方面对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进行了"暗示"性的诽谤,一方面又承认"中国人毕竟比任何一个外国人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革命"。(斯诺:《中共杂记》"附《西行漫记》一九七一年修订版第四篇第六章注释三)斯诺于此行后,利用搜集到的丰富资料写了《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一书,一九三七、一九三八分别在英国和美国出版。该书向全世界作了真实报道,扩大中国革命的影响。本篇《那个外国智囊》即为该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近期,首部中国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No.1》完成出版.该书对中国当代青年的状况做出了怎样的分析,对中国当代及未来发展有何意义?日前,该书作者廉思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 中国拐点下"城市新移民"的诞生 记者:在当今社会,青年群体的力量不容忽视,而时代的多面性也让身处于这个时代的青年群体不断地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暴力与民主》是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基恩继《媒体与民主》(1991)、《反思暴力》(1996)、《公民社会:旧形象、新观察》(1998)和《全球公民社会》(2003)等著作之后,于2004年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重要成果。布赖恩·哈利特(Brien Hallett)认为,该书的许多观点"信息量大而又富有启发性"。基恩在书中对有关暴力的两种论调即"民主和平论"和"公正暴力  相似文献   

10.
该书由我院陈峰君教授独自撰写,2000年6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当代亚太学》论丛中的又一部力作(论丛包括《当代亚太政治与经济析论》、《冷战后亚太国际关系》、《亚太安全理论与实践》、《朝鲜半岛与大国关系》、《朝鲜半岛与中国》、《台湾对外关系》等)。该书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是东亚部分,其中主要内容有东亚特征、东亚崛起要因、威权主义政治体制、儒家文化作用及对西方文化的开放。中篇是印  相似文献   

11.
法国《外交世界》(Le Monde diplomatique)2010年11月号刊登了欧洲战略智囊公司研究员奥利维埃·扎然克(OlivierZajec)题为《中国如何赢得战略矿产资源大战?》的文章。文章分析了稀土行业对于中国的重要战略意义,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稀土最大产量国,与美国﹑日本或欧洲等在技  相似文献   

12.
李成教授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研究部主任,他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同时,李成教授还担任美中关系委员会常务理事、对外关系理事会成员、美国国会美中工作组学术咨询小组委员以及"百人会"理事等职。李成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政治研究,尤其是他对中国政治精英的代际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及现实影响,被海内外学术界公认为该领域的权威。他撰写和主编的主要作品包括:《重新认知中国:改革的动力与困境》(1997)、《中国新一代领导人》(2001)、《架起横跨太平洋的思想桥梁:中美的教育交流1978—2003》(2005)、《中国变迁中的  相似文献   

13.
于时语 《南风窗》2011,(4):84-85
比利时国家内部法语和荷兰语两大族群的利益冲突,在整个欧洲代表了"法国文化圈"和"荷兰文化圈"之间难以调和的文化和价值差异,而威胁到整个欧洲大一统的前途。元月25日法国《世界报》的社论《比利时的内争,欧元区的危险》,不禁令人想起曾经风行中国旧文坛的一则"无情对"(羊角对):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此对的下联,不意成为今天欧洲大一统宏图面临深刻危机的谶语。  相似文献   

14.
南方朔 《南风窗》2013,(7):97-97
美国是以战事和输出战事而立国的。但愿中国是以和平和输出和平而立国,但愿中国成为一个"温柔"的国家!10几年前,意大利哲学家博比奥(Norberto Bobbio)出了一本小书《赞美温柔》,该书的主文就是《赞美温柔》这篇论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指出人类的德行发展,都是强者的阳性道德,以征服、胜利与支配为主。这种德行观其实是错的,它应有一种对立面,那就是温柔。  相似文献   

15.
一等奖马勇 (云南省社科院 )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二等奖张文红 (中央编译局 ) :《全球化时代欧洲左翼力量的整合与重组———以“欧洲左翼党”为例》郝宇青 (华东师大 )、倪稼民 (上海财大 ) :《论苏共执政合法性资源的再认识》三等奖赵志敏 (首都经贸大 ) :《“第三条道路” :冷战后西欧民主社会主义的转型》姚嘉 (西安文理学院 )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审视苏共丧失政权的原因》唐玉琴 (聊城大学 ) :《赫鲁晓夫“三和”路线的再认识》中国国际共…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赵琛所著《少年犯罪之刑事政策》(1939年),是我国第一部少年犯罪研究专著。该书的产生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犯罪学受到重视,法律院校开设犯罪学、少年犯罪学课程,国际社会对少年犯罪问题的重视及国民党政府内忧外患等历史背景密切有关。该书对于推动中国犯罪学、刑法学的发展,推动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产生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所提出的"少年犯罪综合治理思想"等,也都均具有较高的理论、实践与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慧瑜 《南风窗》2014,(9):89-91
<正>这就是当下电视真人秀所竭力讲述的双重故事,一方面把野心勃勃的屌丝打回原形、毫无怨言,另一方面让土豪有恃无恐、无所畏惧,这恐怕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无知无畏的无意识流露。2014年初,类"梦想秀"电视节目依然是小荧屏上竞争最为激烈的战场,不只是《我是歌手》(湖南卫视)、《中国好歌曲》(央视)等音乐节目,还推出了科学类的《最强大脑》(江苏卫视)、圆梦真人秀《私人订制》(北京卫视)以及喜剧类的《笑傲江湖》(东方卫视)等。从《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到近期的《中国好歌曲》、《笑傲江湖》,籍籍无名的"圆梦人"或"追梦者"上演  相似文献   

18.
美刊《理论与社会》第31期(2002年)发表了艾丽斯·布拉德(Alice Bullard)的书评文章,对查克拉巴蒂的《边缘化欧洲》一书进行了分析,认为《边缘化欧洲》对历史研究中的欧洲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和分析,试图把后殖民国家的历史从欧洲历史的话语中解放出来。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欧洲的选择》对亚洲地区一体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十年前英文版面世以来,《欧洲的选择——社会目标和政治权力:从墨西拿到马斯特里赫特》一书在欧洲一体化和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作为自由政府间主义的发轫之作,该书也集中反映了作者安德鲁.莫劳夫奇克的主要理论贡献。本文系莫劳夫奇克为该书撰写的中文版序。在介绍该书自由政府间主义核心观点的基础上,作者打破传统思路,通过比较,对亚洲地区的一体化路径进行了独到的分析,指出亚洲一体化同欧洲一体化存在诸多相通之处,对我们思考欧洲一体化、亚洲地区主义和东亚合作的发展颇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荷兰出版的《中国信息》杂志2004年第18卷上刊登了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贝尼维克、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系副教授艾琳·唐以及伦敦经济学院教授祖德·豪厄尔三人合写的一篇题为《自治与社区》的文章,该文对中国农村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村委会)与城市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有关中国农村和城市治理的理论问题。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