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榕 《台湾研究》2006,(1):45-49
在台湾的民事诉讼立法及司法中,调解一向备受重视。根据台湾“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设于诉前,即在起诉之前由法院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而在起诉后,除非第一审中当事人合意将案件移付调解外,法院将不再调解,在诉讼的全过程,当事人双方可以合意和解。  相似文献   

2.
佘澍 《法制博览》2013,(6):98-99
民事司法调解制度微观上的行动者,即法官与当事人的行动过程,其实质是一个不完全的动态信息博弈过程。现有的调解制度下法官在调解中的行动策略存在诸多弊病,但依然会有大量的当事人进入调解程序之中。法官为达成调解的目的主义倾向和多样化的调解手段对当事人产生激励,为改变这种激励并完善动态博弈的格局,其途径在于一种法官职责的引入。  相似文献   

3.
严昕 《法制博览》2013,(1):128-129
调解作为中国独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在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解决民事纠纷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各级各地人民法院由于受传统历史因素的影响,将调解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甚至出现了将调解结案率作为考核法官工作绩效重要指标的现象,给程序正义带来了负面影响,极易在现行制度框架内出现违背当事人自愿原则的"强制合意"。本文旨在通过对调解制度以及实践中设置调解结案率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将调解结案率作为法官考核标准的现象所存在的弊端,并积极探索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法院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并因其独特优势而成为我国基层法院民事纠纷主要的解决方式。民事调解有利于迅速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但是事物皆具有两面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精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很多基层法院将调解作为审判工作的重点,并以调解数量和调解率作为考核法官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许多法官本着功利和省事的目的利用当事人的畏惧心理,在审判过程中强权干预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从而诱发了强制调解,造成一系列负面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法院调解兼具处分行为与审判行为的特质,法院调解应当遵循合法、保密以及自愿原则。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在自愿性不够、程序不规范以及缺少监督救济机制等问题。为此,需要从增强自愿性、规范程序以及健全监督救济机制角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6.
丛笑 《工会博览》2014,(31):42-42
近日,昌平区人民法院资深法官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匿入团企业工会主席和劳务专员进行了和谐劳动关系专题培训。此次培训是落实昌平区总工会与昌平区法院加强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工作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就是要发挥法院的专业特长。帮助企业提升合法用王的水平,把劳动争议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7.
胡文欣 《工会博览》2014,(19):42-42
6月5日,海淀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配合海淀区中级人民法院成功化解了一起关于经济补偿的集体争议。在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3名资深调解员以及法官4个小时背对背的调解工作后,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4名劳动者最终达成和解.分别向人民法院提出了撤销诉讼申请,这起涉众劳动争议案件得以成功化解。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在我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我国法制建设的推进,调解这项具有东方特色的制度也出现了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本文从现行调解制度存在的弊端分析,我国的调解制度中案件适用范围过于宽泛,采取调审结合的模式且调解无具体期限的限制,法官集审调权力于一身,会有滥用调解权的隐患,并且缺乏对法院民事调解的有效监督。本文是对我国民事调解制度完善提出的一些粗浅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赵弈涵 《法制博览》2013,(3):183-184
法院调解制度作为我国民事纠纷的一种解决机制,是我国民事诉讼的特色制度,调解已成为解决纠纷常用的基本手段。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健全,现行法院调解制度中部分渲染着强烈职权主义色彩的程序和步骤都难以再适用,为了能继续发挥法院调解制度在妥善处理各类民事纠纷案件,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经济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优越性,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现行的法院调解制度的缺陷及其在审判实践中显露的弊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结合我国法院调解工作的经验,尝试找出改善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调解不是无原则的调解,而是依据法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的调解,这也是调解的底线。在调解中法官在职责权限范围内,努力探索调解的新方法、新途径,从而更好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1.
金惠亮 《法制博览》2014,(1):208-209
2009年的香港民事司法制度改革提出,调解由于其自愿合意和降低诉讼成本的特征将被广泛使用,作为替代法庭诉讼的最主要争端解决方式。这次改革实质性地促进了香港调解制度的发展。本文将通过阐述香港调解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形成原因和主要特征,并探讨对于内地社会管理创新实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行政调解制度作为一种行政救济途径在现实的纠纷处理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行政调解是在行政主体的主持之下,通过合意的方式解决争议的行政行为。但现实中,行政调解在制度设计和实践运作等层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笔者将从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现状出发,提出自己的措施完善我国的行政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不少人眼中,法院判决是刚性的,是严格依法办事的。从实践看,也确实是这样。但是,人们永远不应忽视调解的效用。无论是社会上的人民调解,还是劳资纠纷中的工会调解,它们都是法院判决的有效补充。这样的调解,同样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有时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被许多人称为化解劳资纠纷的高效"催化剂"。近日,本刊记者采访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工会调解员葛磊时,其用实际案例对此进行了佐证。  相似文献   

14.
崔春晓 《法制博览》2015,(6):242+240-241
法院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原则和制度,在纠纷的解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事诉前强制调解制度为当事人创造了在调解主体的调解下解决争议的额外途径,有效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复杂多样的争议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实体权利。  相似文献   

15.
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基本原则,但是涉少民事案件却没有规定诉前强制调解,这不利于涉少民事案件的审理和肘未成年人的保护。本文通过对诉前调解程序的介绍,指出在涉少民事案件实施诉前强制调解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构缝诉前强制调解程序。  相似文献   

16.
涉少家事案件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保护,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是传统的家庭保护模式,二是法院介入家庭内部保护。前者某些情况下会侵害未成年人子女的权益,但法院介入家庭内部保护面临着信息不充分的困境。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家事程序的情况,通过社会关护员参与调解的方式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以社会参与的方式实现了国家保护与家庭保护冲突的融合,是人民司法传统在涉少家事案件中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7.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被再次关注,并不是对法律的否定和法制的倒退,而是法制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既可以减轻法院的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在维持纠纷当事人原有社会关系的基础上解决民间纠纷使双方当事人实现双赢。因此,人民调解和民间调解作为非诉讼民间纠纷解决方式被重拾也是顺应时代潮流,本文作者以影响人民调解和民间调解相互融合的因素为切入点,来分析人民调解和民间调解之间相互融合和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刘国梁 《法制博览》2024,(4):135-137
我国的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历史悠久,中国古代法制就崇尚“调处息争,无讼是求[1]”的价值追求,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代调解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民事调解制度被过度运用,这会对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负面影响。本文在概括分析我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发展过程中着重发现当前民事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以期对中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青海省总工会、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据介绍,青海在全省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劳动争议专业合议庭和调解工作室,由工会选派调解组织或调解员入驻,与法院工作人员共同负责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在全省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设立劳动争议巡回法庭,由法院选派法官开展上门服务、巡回服务,为工会协商调解劳动争议提供培训指导,推动劳动争议纠纷化解诉前过滤,端口前移。  相似文献   

20.
聂然  杨朝臣 《法制博览》2024,(6):112-114
诉前调解制度是人民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便捷、高效、经济以及调解过程当事人易接受,利于缓和双方矛盾,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等诸多好处,被法院积极运用与推广。特别是在法院受理案件数量激增的现在,如何缓和案多人少矛盾,如何快速回应当事人诉求,如何减少人民群众诉累,如何提高人民对司法工作满意度,如何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人民法院重任在肩,而诉前调解制度的广泛运用恰好满足了上述要求。但在具体实践中,诉前调解制度的实施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从诉前调解制度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具体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解决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