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耀宏 《理论月刊》2010,(10):56-59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复杂多样,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流意识形态权威的建构必须着眼于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与实践,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形成持久的理论认同。  相似文献   

2.
张娟  习裕军 《理论月刊》2006,1(6):61-63
意识形态是论证政治合法性的必不可少的工具,是政治权威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源泉。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的全面转型,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意识形态的分化、多元和冲突,主流意识形态遭受淡化弱化。如何在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与博弈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有效发挥其思想引导与整合功能,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持续的合法性源泉,是党和国家当前理论研究工作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3.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整合社会思潮和组织人民群众,是我们党重要的执政资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稳步推进、不断发展,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曾庆学 《湖湘论坛》2001,14(4):64-65
一、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功能的博弈分析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以人为工作对象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首先具有政治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来矫正人民群众、社会团体的思想意识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偏差,使之达到期望的标准。   思想政治工作政治功能的发生机理可以借用 Kaucshik Basu的博弈论来进行剖析和阐释。 1998年,经济学家 Kaucshik Basu把文化和社会规范归结为理性限定规范 (即阻止人们选择某种特定行动的规范,不论这种行动带给当事人的效用为多少 )、偏好变异规范 (…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在10年一遇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新老交替之际,在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有必要梳理十六大以来社会发展和政治思想领域的阶段性特征,总结过去10年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问题,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外来挑战、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总体来看,虽然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进展,但社会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仍需正视.十六大以来政治思想领域的新阶段性特征可以概括为:在包容多元中维护一元,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观念分歧中凝聚共识,民生政治成长为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改革之争再次上升到意识形态高度.必须予以正视的是,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某些关乎凝聚力的新动向,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中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思想文化的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社会思想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协调是构建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的基础,而要保持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就必须注重它的“内和谐”和“外适应”。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主流意识形态与支流意识形态的消极因素、反动的逆流意识形态的斗争,这使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课题。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与主流意识形态有着共同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属性,它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并且借助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推动作用增强自身的实践效果,因此,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保证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引导和规范支流意识,反对和抵制逆流意识,促进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地服务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时代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亟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提升官方舆论场统合媒体舆论场与民众舆论场的能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加强自媒体平台监管,提升国民文化道德素养,营造人民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9.
作为与社会主义存在相适应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诸多挑战。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从不同角度试图消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其实质就是否认马克思主义,否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因此,必须从学理上和现实中对各种攻击进行有理有据地回应,澄清思想理论中的错误认知和实践中的各种消极影响。新时期,巩固和夯实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地位,必须与时俱进,真懂真信,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创新治理模式,一切从人民群众出发,在情感上感化人民,在理论上信服人民,在价值上为了人民,同时尊重多样选择。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指导思想地位的有效维护和捍卫。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是思想文化交融和意识形态冲突的全新场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价值性在新媒体虚拟时空中并未被遮蔽,相反却突显了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要关注新媒体境遇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掌握传播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机制,整合传统媒介和新媒体资源,强化话语监控和制度规范,营造积极健康而又合理有序的虚拟话语空间,巩固新媒体境遇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温兆标 《长白学刊》2010,(6):133-135
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来整合社会思潮和组织人民群众,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近90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人庄严而神圣的使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可巧借文化民生这个平台,通过文化寓民,彰显大众性;通过文化娱民,彰显生动性;通过文化育民,彰显真理性;通过文化裕民,彰显实践性。因此,文化民生是一条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润物无声地融入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引领人民群众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主流意识形态从建国初期思想文化领域话语主导权的全面确立,到后来"左"倾畸变导致危机,再到1978年以来的理性化复苏的曲折过程,分析了主流意识形态在当前多元文化崛起的博弈中所面临的新挑战.目的是通过审视建国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面临的挑战,从中探索和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须遵循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弘扬主流意识形态,批判并驳斥各类消极、错误乃至反动社会思潮。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利益诉求多样化、观念交锋多维度、价值认同多元化的特征,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培育、崇尚、践行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强化其作为国内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和主导意识形态,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树常青的最可贵特质。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铸魂育人方面重塑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整体批判精神和批判路径,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4.
姜丽 《前沿》2012,(17):26-28
文化自觉自信说到底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关键,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影响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因素主要有西方社会思潮和社会经济转型期对我国高校文化的冲击,教育产业化带来的挑战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立足本土文化,加强人文教育,树立文化安全意识,以及进行网络安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可以提升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与主流意识形态形影不离、密不可分,意识形态作为价值取向指导一定的阶级、集团为自身利益制定管理制度、行为规范等。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的最高统治阶级以世界观为核心的一套思想观念,它指导决定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团、法律、道德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功能就在于传播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以便使最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刘茜 《传承》2012,(24):50-5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处于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变革与转型过程中,在这个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对于不同的社会思潮进行了有力的引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冲击、新科技革命竞争、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干扰、非主流思潮蔓延等诸多挑战。直面挑战,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就需要多部门联手,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加强思想文化领域建设,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巩固壮大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相似文献   

18.
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要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四个优先"、提升城市"四力",努力形成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精神支柱和文化条件,引导和激励全市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9.
张爱文 《群众》2014,(12):55-56
<正>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各级干部无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承担着引领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应该积极融入群众、真正关心群众、善于依靠群众、工作依托群众,自始至终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野中,国家、社会制度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全体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客观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合乎规律的正确选择。坚持这一根本制度,必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