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依法治校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坚持依法治校,高校管理者要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加强和完善高校的规章制度,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加大民主管理和监督力度,建立完善有效保障师生权利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敏 《传承》2008,(18):38-39
依法治校是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坚持依法治校,高校管理者要树立依法治校的理念,加强和完善高校的规章制度,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加大民主管理和监督力度,建立完善有效保障师生权利的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校是学校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当前中小学依法治校存在以下问题:强调依法治校的工具价值,呈现管理的“便利性”倾向;强调治校章程的形式要件,实质内容的“良善性”缺失;强调法治主体的形式参与,师生权益的“保障性”虚空的形式化偏差。法治副校长具备科学的法治思维、精深的法治知识、坚定的法治意识,能够助力管理者领悟依法治校的本质、支持治校章程的制定、增进师生对法治的亲近感。法治副校长通过对管理者进行合理的权力规制、深度参与治校章程的立改废、差异化的法治教育和权利救济等方式,可以提升学校依法治校水平,让依法治校实质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高校章程是高校办学治校的纲领性文件,是政府、社会及大学自身依法治校的重要依据,是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职能的基本准则,对增强高校依法自主办学自觉性,提高高校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简称《纲要》)明确要求:"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学治理历经变迁,新一轮的改革尚处在试点阶段。现行治理模式仍具有明显的政府管制色彩,严重制约了大学的健康发展。中国大学治理的改革与完善,既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大学的校情,也要借鉴国外大学治理的法治经验,更要牢固树立与坚决贯彻依法治校的理念,进一步厘清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建立健全大学内部的权力分立与制衡机制,坚定不移地走法治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外部法律环境,是指高等学校进行管理时所适用的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制定的规章及对高等学校实施依法治校活动所构成的外部环境。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法律体系;另一方面是指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法律监督体系。完善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的外部法制环境应从建立完善的依法治校法律体系,健全依法治校的监督机制,强化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的执法力度等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孙玉玲 《青年论坛》2007,2(3):87-88
要在高校创建民主文明的教育环境,保证高校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实行依法领导、依法治校。高校要想快速健康协调发展,首先要依法健全校内管理体制,即依法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接受党委领导。依法治校是党领导高校事务的一种方式,党委领导是实行依法治校的政治保证。高校党委领导和依法治校是有机统一的、互相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等院校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应切实加强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紧密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和现实状况,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这种体制改革必须在依法治校的法治理念下才能顺利推进,有了法治的保障,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模式和高效率的办学理念才能逐步形成和确立,从而有力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9.
李先广 《人民论坛》2011,(8):134-135
依法治校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高校实施依法治校,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制度规定,正确把握学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深化对依法治校内涵的理解,不断加强法制意识,切实把办学活动纳入法制轨道,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进程。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校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受教育体制和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依法治校的形势不太乐观,无论是在实体正义或者正当程序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培养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规章制度,并且重视程序的保障作用,才能真正推进依法治校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