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关于刑事诉讼中设立庭前听证程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修改后的刑诉法颁布实施以来,庭审方式的改革一直是刑事审判实践面临的最大课题。但从审判实践的现状看,庭审方式的改革却不尽如人意,所谓控辩式庭审有其名而无其实,除了庭审中宣读、出示证据的角色从审判员转换为公诉人外,其余同改革前并无二致。主要原因在于控辩...  相似文献   

2.
我国立法机关于1996年在吸收了对抗式刑事审判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创设了"控辩式审判"方式,以解决庭审走过场的弊端和实现控辩审职能的分化。从司法实践来看,改革者的目标并没有得到实现。我国的刑事审判在实际运作上是一种缺乏对抗的"被告人说话式"审判,具体表现在:庭审上趋于消极但不中立的法官,公诉人对审判的单方面主导,被告人是法庭上的"主角","说话权"受限的量刑辩护人,法庭调查的书面化等。由此导致我国刑事审判制度的双高现象:高效率和高定罪率。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审判过程中,法院的判决书在一些特殊案件中经常被作为证据使用,那么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书在证据种类中应当怎样定位,以及证据的效力如何,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试对此予以解析。一、法院刑事判决书可否作为证据使用有人认为,法院的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制作的法律文书,如果开庭时作为证据当庭展示,并由控辩双方当庭质证,这种对法院判决书的质疑是属于司法监督权和当事人的申诉权,作为控方的公诉人在这一场合行使监督权属程序违法,作为辩护人也无权行使这一权能,而且如果庭审中对此出现争议,作为合议庭的审判人员也无权对法院…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我国刑事审判方式变革为控辩式诉讼。庭审中核对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由原来的审判人员“审问”改为公诉人“讯问”。针对这一做法,司法实践中褒贬不一。笔者拟就公诉人讯问被告人程序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刑事审判制度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5.
张华 《河北法学》2001,19(3):150-151
一、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重要意义新刑事诉讼法对人民法院庭审方式作了重要修改 ,使之进一步完善。新审判方式的重要特点是 ,由控辩双方向法庭出示证据 ,对证人证言质证 ,展开法庭辩论 ,法官从中查清起诉事实 ,核实并认定证据 ,进而依法做出公正的判决。证人在新审判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 ,尽管原刑事诉讼法也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辨护人双方讯问 ,质证 ,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经过查实以后 ,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但在审判实践中 ,按原审判方式 ,审判人员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 ,经过审查 ,认为犯…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承担着审查起诉、提起公诉、不起诉和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等具体工作任务,还发挥着侦查监督、刑事审判监督的职能作用。当前我国当事人主义的刑事审判方式下,审判人员以居中裁判为主,公诉人承担着当庭举证的责任,办案质量和举证效果直接影响能否被告人定罪判刑。由此可见出席法庭支持公诉成为公诉工作的重要环节,而公诉人的举证又成为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工作的核心。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正确认识和重视公诉人举证活动的重大意义和“胜诉”的技巧。  相似文献   

7.
新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新的刑事审判方式,实现了控、审分离,增强了控辩双方的对抗性。根据新刑事诉讼法规定,在庭审中,要由公诉人、辩护人出示证据、宣读书面证据,进行质证、对证和对案件情况发表意见,进行辨论和互相辩论。也就是说,在刑事诉讼中,大多数案件需要辩护人参加_实践中,辩护人参与刑事诉讼的现状如何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某市法院1997年审理的220件刑事公诉案件进行了调查。一、刑事辩护的现状1、律师参与刑事诉讼较少。被调查的220件刑事公诉案件,对305人判处了刑罚,其中只有52人聘请了律师或法院为其指定了辩护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全国各地法院都在进行刑事审判方式改革,但确有实效的却为数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审判方式模式缺乏正确认识。笔者谨就基层法院刑事审判方式改革模式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各位同仁商榷。一、刑事审判方式要达到的模式一般而言,审判方式通常指诉讼结构模式,即指法院在诉讼中发生的与诉讼参加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亦指诉讼中法院与控辩双方权限分配方式。正确合理的刑事审判方式要达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公正。现在所说的公正既要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还要为当事人所接受,为社会上的一般人所接受。正确的审判方式的任务就是…  相似文献   

9.
对抗式刑事审判至少包括以下四种不同的内涵:字面意义上的竞技式司法、比较法意义上的普通法系审判、技术意义上的对审式审判和控辩主导式审判、理想类型意义上的纠纷解决式审判。对抗式刑事审判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下往往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是又有各自的不足之处。参酌最后两种定义的合理部分。对抗式刑事审判应界定为由控辩双方当事人及其律师主导且在严格规则规范下的审判,裁判者在该程序中通过理性的方法判断指控的犯罪事实是否成立。  相似文献   

10.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以公正审判为核心,以诉讼中的人权保障为主题对刑事审判方式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在审判程序上较多地吸收借鉴了英美等国控辩双方对证据核查的交叉询问规则,加强了庭审中控辩双方的对抗性,相对削弱了法官在庭审中的主导地位,使法官处于居中裁判的地位,以保障刑事审判能在民主、公正、高效的运行机制下进行。然而修正后的刑事庭审方式并非走向完全的对抗制,而有自己的特点,这集中体现在法官在庭审中的地位和权力上. 一、法官在庭审中的地位 在典型的英美对抗式诉讼程序中,法官充当着非常重要的法律裁判者的角色,他…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完善刑事判决书的思考□薛振作为审判的静态表现形式,判决书如何准确适应审判实践中贯彻修正后刑诉法的特点和需要,客观地反映庭审动态,成为亟需研究的课题之一。笔者试从如何概述控辩双方意见、认证和说理裁决三方面,对刑事判决书的完善谈一些看法。概述控辩双方...  相似文献   

12.
在探索提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效率和刑事案件办案质量途径时,有些司法实际工作者提出改进刑事诉讼法规中规定的由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开庭审理(一审程序,下同)时出示证据的做法的意见,认为由国家公诉人出示证据更为有利。现就刑事公诉案件开庭审理阶段由公诉人承担举证责任的可行性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关键问题不是制度 ,而是审判人员庭审理念的转变。要树立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权并重的庭审理念、控辩平等的庭审理念、法庭居中审判的理念和以庭审为中心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诉人和刑事审判人员庭审地位浅析戴玉忠,高峰公诉人代表国家对罪犯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并对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履行监督职责;审判人员依法审理案件,行使审判权;二者的法律地位、职责,性质是由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定的。但...  相似文献   

15.
刑事法庭的设置因其直观形象地反映了控、辩、审三方诉讼主体在审判中所处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而成为刑事审判构造的重要表征。由于我国古代以“审讯”为核心的审判模式的影响、被告人沉默权的缺失以及刑事审判方式改革不够彻底等原因,导致我国现行刑事法庭设置呈现出“伞型”特征。重塑我国刑事审判构造,应当去除目前庭审方式的“审讯”色彩,加强庭审的“听证”性,建立审判中立、控辩平等、当事人主导的“正等腰三角形”的审判构造。  相似文献   

16.
郭信 《内蒙古检察》2004,(2):27-27,41
在过去的刑事案件审判方式中,经常是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截然分开,控辩双方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法庭辩论上,其对抗性和积极性都不明显。在现行的审判方式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法庭举证后及时质证,并且举证和质证由控辩双方交叉进行,在质证中允许辩论,将一部分辩论内容前移,融进了法庭调查质证中,增强了控辩双方的对抗性。这对于支持公诉的控方,公诉人在法庭上及时质证,就变得非常重要,成为公诉案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如果控方在举证中质证不及时或者失误,就会导致控诉的失败。为此笔者仅就在第一审刑事案件法庭审判中的质证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刑事审判的基本任务在于解决控辩双方关于被告人定罪量刑方面的争议。但在现代刑事诉讼中,这种争议不是南审判机关一次性处理,而是通过初审程序、上诉审程序分阶段、重复审理加以解决。这种做法既可能造成诉讼的拖延.又无法保障多次审判一定更有利于确保案件质量,促进控辩双方纠纷解决。现代各国之所以设置刑事审级制度,不仅在于案件经过一次审理就产生法律效力本身具有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而且在于刑事审级制度在刑事诉讼中具有不可或缺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8.
“控辩式”的刑事审判方式,决定了法官居中裁判,控辩双方诉讼对抗的庭审局面,形成了审、控、辩三方诉讼地位相对独立的格局。作为一名组织指挥庭审活动的审判长,在控辩双方激烈对抗中驾驭好庭审活动的全过程,保证法庭秩序井然,庭审有条不紊,查清案件事实,显得尤为...  相似文献   

19.
对抗制模式中的公诉人角色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抗制模式中的公诉人角色的重塑欧卫安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确立了对抗审判模式,标志着刑事审判程序结构的重新分化和各自独立,是角色分派体系的重新组合。公诉人不能停留也不能被允许停留在原来的角色位置上。反思审问式模式下公诉人角色的萎缩或消极无为,根据对抗制模式...  相似文献   

20.
陈晖 《中国检察官》2008,(12):69-69
新修订的《律师法》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律师法》强化了律师的诉讼主体地位,通过扩大和完善律师的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和法庭言论豁免权等权利,有效地解决了刑事诉讼中律师执业存在的会见难、阅卷难、取证难等难题,使控辩双方趋于平等,控辩式庭审方式日趋巩固。在日趋激烈的控辩平等对抗的条件下,公诉人要加强公诉逻辑的研究和训练,有效应对律师法修订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