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因才 《廉政瞭望》2011,(11):64-65
随着“恐怖大亨”本·拉登的毙命,这个缠绕美国人心头多年的梦魇最终消散。美军也渐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因为无论奥巴马政府还是美国民众,都越来越不愿意再以“反恐”为业,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无底”战争埋单。  相似文献   

2.
奥巴马政策对阿富汗“新战略”是在特殊背景下推出的。“新战略”把巴基斯坦纳入其框架,在继续向阿富汗增兵的同时寻求国际社会支持,把民政建设摆在更重要位置,通过积极与阿富汗地方政府接触以争取支持。“新战略”有利于阿富汗国内秩序的维护和边境地区的稳定,有利于美国对中亚地区发挥更大的影响,是推行所谓美国“巧实力”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2009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领取了诺贝尔和平奖的同时,宣布增兵阿富汗。经长达数月的“思索之旅”后出炉的这一新战略,不仅在国际社会引起非议,美国国内也是批评声音不断,有的甚至直陈阿富汗战争将会重蹈越南战争覆辙。这位因张扬“和平”大旗而当上美国总统的人,却也将政治前途赌博似的押在了战争一边。  相似文献   

4.
近来,阿富汗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塔利班和美国纷纷重新布局,进一步加剧了阿富汗安全形势的不稳定性。中国是阿富汗邻国,阿富汗的安全形势和中国息息相关,关系到中国西部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中国一直希望有一个安宁的周边环境,一直积极主动参与其重建,发挥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阿富汗战略”不再是一个准确的概念,在华盛顿,人们谈论更多的是“阿富巴基”战略——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一并考虑的战略。奥巴马的“阿富巴基”战略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在这一地区派遣更多士兵、提供更多资金、建设更多学校、运送更多炸弹、控制更多街道,再加上同“温和派”谈判。奥巴马认为,在“阿富巴基”战略中,美国必须获胜,如果西方撤退,阿富汗就会重新落入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之手,甚至拥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都有可能被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掌控,那对美国来说将是末日来临般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曾提出过以“新丝绸之路”命名的地缘发展战略,但着眼点各异。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中亚国家也表达了区域合作、开放发展的意愿。中亚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毗邻中、俄两大国,加之对阿富汗有着重要影响的美国,中亚地区以地缘为基础形成了中、美、俄三国博弈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7.
中亚:美俄争夺之地中亚地区,一般指在前苏联的原中亚加盟共和国基础上建立的5个独立国家所处的地理区域。这5国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它们的总面积约为400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5600万。中亚地区北部毗邻俄罗斯,南接伊朗和阿富汗,西与阿塞拜疆隔里海相望,东则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与中国的新疆地区接壤。在“二战”后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中亚构成苏联疆域的一部分,美国等西方大国难以染指这一地区,更谈不上对其内部事务进行干预。随着冷战的终结,中亚五…  相似文献   

8.
袁夕  冯庆华 《世纪桥》2013,(1):153-154
9·11事件发生后,德国不仅在北约框架内支持美国反恐,打击塔利班政权,而且特别关注和支持阿富汗的重建,为阿富汗的自主发展出人——在阿富汗驻军,派200名德国警察教官培训阿富汗警察,出钱——德国从2002年起每年都在阿富汗投入大量资金,完成对阿富汗的资金承诺。  相似文献   

9.
聚焦塔利班     
2001年9月11日,是美国人民的灾难日,也是世界人民的恐慌日。“双仔塔”的轰然倒塌已成世纪绝响,带给人民的心灵震撼却难以迅速平复。美国认定阿富汗的塔利班政府包庇该事件的头号嫌疑人恐怖大亨本·拉登,并于10月8日起对阿富汗进行代号为“持久自由行动”的军事打击。那么,已成为世人关注焦点的塔利班究竟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0.
因庇护美国指认的“9·11”恐怖袭击事件“首要嫌疑人”本·拉登而正遭受美英联合军事打击的西亚国家阿富汗,自1838年以来经历了三次英军入侵,十年抗苏战争以及无以数计的内战,几乎是200年硝烟不散、战火常燃。那么,这个贫穷的内陆山国为什么如此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个中原因值得世人探析。 一、部族争战留下动荡的种子 阿富汗这个国名,据说是由传说中全体阿富汗人的祖先的名字“阿富汗纳”(Mfghana)和波斯语“图象”(stan)组合而成。历史上最早提到阿富汗地区,是在公元前6世纪伊朗的嗣契美尼德王朝统治时期。阿契美尼德王朝在阿富汗的统治,  相似文献   

11.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后,美国以反恐为名取得了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军事基地和领空使用权。在打赢阿富汗反恐战争后,美军并没有撤回,以打击恐怖主义残余分子及维护阿富汗的稳定为借口,继续留驻阿富汗及塔、乌、吉等国,并与中亚五国签署了政府间的协议,获得了在中亚长期驻扎军队的权利。美军进驻中亚已对该地区原有的战略平衡构成了几近于直接的冲击,打破了苏联解体以来形成的地区大国影响格局,使中亚地区政府、安全、外交和地缘战略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杨文彬 《党课》2013,(23):81-84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涌人战争领域,现代战争形态产生了质的飞跃。近年来,美国频繁使用无人机对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境内的反美武装实施军事打击,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也在积极研发无人机。可以说,人类已经迎来了“无人机战争”时代。那么,到底什么是“无人机战争”,“无人机战争”又将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3.
海兰 《党建文汇》2002,(14):17-17
自从去年美国与拉登为首的恐怖势力“算账”以来,虽说将阿富汗塔利班武装打了个落荒而逃,拉登的大部分有生力量也消灭殆尽,但有关拉登手下的传闻还是不时传来,一些恶性的恐怖案件也不断发生。6月16日,美国《纽约时报》披露,来自拉登“基地”组织的7名中层干将目前正在蠢蠢欲动.计划对美国目标进行新一轮打击。《华盛顿邮报》也报道,摩洛哥政府从当地逮捕的3名“基地”组织成员中得到情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其国际战略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分别制定和实施了“超越遏制”战略、“参与和扩展”战略以及“单边主义”战略这三大国际战略。这三大国际战略的提出是美国国内外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冷战后的大国关系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时,美国的这三大国际战略也对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领导视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9月12日在答记者问时说,安理会正式将“东突”列入其颁布的恐怖主义组织名单,是国际反恐合作的积极成果。据报道,安理会于今年9月11日正式将“东突伊斯兰运动”列入安理会颁布的恐怖主义组织和个人名单。孔泉对此评论说,9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正式将“东突伊斯兰运动”列入安理会颁布的恐怖主义组织和个人名单。此前,中国、美国、阿富汗、吉尔吉斯坦四国就此共同向安理会提出了这一要求并提交了相关材料。这也是中国与美国等有关国家进行反恐合作取得的一项积极成果。孔泉强调,“东突伊斯兰运动”是国际…  相似文献   

16.
王淑梅 《新视野》2005,(6):78-80
冷战后,美国先后发动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凭借绝对的军事优势,美国接二连三地动用军事力量,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国家利益。用武力征服世界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是美国进行军事战略变革的根本动因。欲征服世界,终须征服中国。随着实力的加强,美国的军事战略目标从“遮掩”到“凸现”——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的竞争对象和遏制对象。从“北约东扩”到“亚洲小北约西扩”,美国新军事战略全方位围堵中国的态势已经显现;从“军售”到支持台独,美国包围中国的最后一环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国际局势正在继续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仍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大国关系:深刻调整,总体趋缓当前,国际关系处于深刻调整期。美国的反恐战略已由初期主导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转变为为构建由美国支配的单极世界长远战略需要服务,这是当前国际形势变化的一个重大动向。各大国和地区集团…  相似文献   

18.
中国足球队闯入世界杯决赛圈10月7日,中国队以1∶0战胜阿曼队,提前两轮从B组中出线,中国足球经过44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冲出亚洲,闯入世界杯决赛圈,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美军打击阿富汗美国和英国部队于当地时间10月7日20点57分开始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美国总统布什称,军事打击是针对恐怖分子的,目的是摧毁阿富汗塔利班的军事力量。江泽民会见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0月8日下午,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见了前来中国进行工作访问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小泉再次就侵略历史表示道歉。江泽民强调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及美国对阿富汗实施军事打击 ,给国际形势和格局造成重大影响 ,也使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趋于复杂化。从总体上看 ,目前我国面临的的国际环境依然是机遇大于挑战。一、“9·11”事件为我国国际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难得机遇1、“9·11”事件为中美关系的缓和和稳定提供了良好契机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 ,在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看来 ,中国已成为对它们构成严重挑战和威胁的国家。 1999年 ,在美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的战略报告中 ,中国取代了俄罗斯成为对美国“威胁度”最大的…  相似文献   

20.
田文林 《学习月刊》2009,(23):23-25
大国是国际政治中的主角。一个大国如何看待和安排与其他大国的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国际体系的形态和走向.更对该国的长治久安产生关键性影响。最近两年.针对中美关系这对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美国学者先后提出了“中美国”(Chimerica)、“G2”、“中美共治”等充满想象力和潜台词的提法.由于这些说法满足了部分国人“大国梦”的幻象.因此在国内很快流传开来.并被一些人认可和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