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籍(约公元763-830),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他是中唐时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尤其在乐府诗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赢得了当代及后世的称颂。白居易赞他是“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读张籍古乐府》)。王安石赞他是“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题张司业诗》)。他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又对稍后于他的白居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在唐代诗坛上虽没有杜甫和白  相似文献   

2.
程庸 《学习导报》2010,(10):57-58
长沙窑地位特殊 唐代诗人刘言史咏茶诗中有一句:“湘瓷泛轻花”,“湘瓷”指的是湖南陶瓷,其中自然也包括长沙铜官镇的长沙窑。唐朝诗歌描绘陶瓷的不多,这一句“湘瓷泛轻花”却宇字珠玑。  相似文献   

3.
程庸 《新湘评论》2010,(10):57-58
长沙窑地位特殊 唐代诗人刘言史咏茶诗中有一句:“湘瓷泛轻花”,“湘瓷”指的是湖南陶瓷,其中自然也包括长沙铜官镇的长沙窑。唐朝诗歌描绘陶瓷的不多,这一句“湘瓷泛轻花”却宇字珠玑。  相似文献   

4.
范凌霞  童娣 《理论学刊》2006,3(10):120-122
宫志峰的诗歌创作坚守以艾青为代表的中国诗歌的现实关怀精神与浪漫主义抒情传统,在20世纪90年代诗坛的“寂寞空旷”中坚守着生命的高贵与尊严。艾青的诗是真、善、美的完美统一,同样,阅读宫志峰的诗,我们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诗人体验的历史与现实的真实,灵魂与情感的真实;感受到诗人纯正的道德感与人格,感受到他的不事雕琢与纯朴。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的奠基者。本文试图从郭沫若浪漫主义创作的以感情为诗本体、以自由诗为诗体的诗歌,分析中国早期诗人及郭沫若浪漫主义诗歌对诗歌形式、本体的言说方式下的历史功绩和艺术过失。  相似文献   

6.
受西方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中国现代诗人提倡诗歌的“思想知觉化”、“身体思想”,追求理智与情感的融合,创作出了具有理性思辨色彩的诗歌作品,形成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智性芙风格的诗歌潮流.  相似文献   

7.
古人有“一字师”之说,意思就是别人在一个字上指点了你,在这个字的意义上,他就是你的老师。其中,唐代郑谷改齐己《早梅》诗一例,流传甚广。《诗人玉屑》的记述是:齐己听说住在袁州的郑谷很有才学,便携带自己的诗作去拜访他。郑谷读到齐己的《早梅》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一句时,指点他说:“数枝开”还不算早,不如改成“一枝开”。郑谷因此被后人称为“一字师”。  相似文献   

8.
是艺术,都离不开创造性;而诗人,尤其要发挥创造力。诗是创造。从捕捉意象,到营造意境,诗美都是需要发现的。创作的本领离不开发现的才能,而发现扎根于悟性,乃是一种独创性极强的精神活动。在诗的艺术里,想象力、创造力、生命力本就不可分,而诗的超越性便立足于创造性,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是由于人类自我不断的再创造,从而超越了自身的存在。诗歌引导人们去追求自己的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9.
廖华玲 《党课》2020,(5):104-105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个著名的文艺观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就是指文艺应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战“疫”,诗歌不能缺席!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5):73-73
中国古代廉吏,无不注重诫妻教子,共守清白。其中,以诗为体以言志的,不在少数。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职任左拾遗。诗人新婚不久,即写下《赠内》一诗与妻共勉:“蔬菜足充饥,何必膏梁珍。缯絮足御寒,何必锦绣文。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元代进士吕思诚,官至中书左丞,家中一贫如洗。  相似文献   

11.
唐代是中华民族诗歌发展史上一座难以跨越的高峰,在诗歌万千意象中,酒与诗的结合形成了那个时代独特的诗酒文化。诗酒文化表露了唐时各阶层诗人的精神状况、情感世界,也以另外一种方式揭露了社会的不同现象。  相似文献   

12.
长征诗歌略论李安葆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长征,不仅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奇迹,而且创作了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是一座堆金叠玉的诗歌宝矿,值得我们认真发掘整理,研究学习。我国向有“诗之国”的美誉。自古以来,人们在生活劳动、社会实践中常用诗歌来表...  相似文献   

13.
诗人“自救”,加强个人文化修养固然重要,而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则更为重要。自古至今,中国抒情诗多为意境诗,即多为写景触情构境以言志的诗作。本文从主题确立、形象捕捉和意境创造三个方面议论意境诗艺术构思。  相似文献   

14.
将已有的诗改动一下,使之成为另有含义的一首诗,叫做"剥皮诗". 剥皮诗,表面看去,是制作者借助原诗以表达己意,似乎有点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的意味,实则也可以说是创作,是很灵动、机智的一种创作.如将剥皮诗与所剥原诗对照品读,会别添一番诗趣.  相似文献   

15.
绥阳县不仅有着源远流长的文人诗歌创作传统,而且群众性诗歌创作蔚成风气。这既是“诗乡”得名的由来,同时也说明了绥阳诗歌创作的特点。首届“诗歌艺术节”的诞生,是天时地利使然,并结出了《诗乡诗选》这样丰硕的成果。该书是绥阳第三本全县性的诗歌集子,也是从众多诗人,作者发表的大量诗作中精选出来的。无疑地,她比前两本诗集具有更长足的进步,就思想内容的深  相似文献   

16.
旧体诗词能否有所突破、“新体诗歌”能否得以确立,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新的时代内涵同旧的艺术形式之间如何实现协调一致.毛泽东诗词虽是旧体,但它把美景、深情、大事、哲理融为一体,其内容使诗情、诗思、诗意、诗味都达到了新时代才有的高度,让人看到的是现代中国的活的姿影,体悟的是中华民族千锤百炼不朽的精魂.毛泽东诗词给我们的另一个启示是,旧体诗词要想有所突破, “新体诗歌”若能建立,还需要有艺术形式上的改进,铸造出一种源于旧体又异于旧体的新体式来.毛泽东寄希望于自由诗、格律诗、民歌能“取长补短,发展成为中国式的真正的新诗”.这种“新体诗歌”,实质上是推动诗歌保持与民族文化传统之间的血脉联系,外国诗歌只作参照,写诗少用古典,多造新词,也就是要汲取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特性和风尚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他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大量思想精深、学术谨严的传世著述,而且还创作了许多诗风雄放的旷世诗作。他的诗歌彰显“贵创、博证、致用”的学术范式,全面准确勾勒出十七世纪中后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真实面貌,具有“诗史”的文学价值。他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要为时代立言、为百姓呼唤。顾炎武的诗歌蕴含着经典诗歌代代相传的优秀基因,是教化人心、激励后人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诗歌创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弘扬顾炎武诗歌彰显的杰出的爱国情怀、浓厚的忧民情怀、强烈的创新情怀、鲜明的守正情怀等时代价值,“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凝聚全体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18.
赵健 《廉政瞭望》2004,(9):21-21
在咱们这个最讲“客气”的国度里,历来就有劝酒的习俗:何以见得?有唐代诗人王维写下的《渭城曲》为证:“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据称,此诗当时即被乐府谱为乐曲传唱,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这首《渭城曲》先写景,后抒情,情由景生,景添离情,具有“以乐衬哀,倍增其哀”的艺术感染力作为送别诗.它是动人的;作为劝酒词,它也是动人的。  相似文献   

19.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他是一位早熟的作家,九岁就能属文赋诗。同时他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绘画、书法、音乐,无所不通。王维的诗作保存下来的有四百多首,诗风颇具特色,这与诗人的思想有关。王维的思想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20.
绥阳,有辉煌的诗歌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诗乡”。东汉大儒尹珍,曾在这里设馆教学10余载。自宋以来,绥阳涌现出数量可观的诗人,其中13人有诗文集传世。解放以来,又涌现出廖公弘、李发模等诗人,杜兴成等著名艺术家,还涌现出7岁、10岁、16岁出版个人作品集的优秀新生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