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刑罚体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罚体系的设置能够鲜明地反映出一个国家刑罚的轻重程度,也是刑法人道性的主要标志之一。我国刑罚体系存在以下弊端:从总体上来说,是一个重刑结构;现行刑罚在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之间,存在着刑罚轻重不协调的现象;监禁刑过多,社区矫正刑欠缺。应当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并重原则、轻轻重重原则重构我国的刑罚体系。初步设想是:保留死刑,但减少、限制死刑的适用范围;废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制度,设置不得减刑和假释的终身监禁刑;废除无期徒刑,延长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废除管制刑,设立社区服务刑;适应社区矫正需要,增加非监禁刑,提高非监禁刑的适用率;完善、增设资格刑。  相似文献   

2.
社区刑罚,是对罪犯不予关押,而将其留在社区内接受教育矫正的各种刑事处遇措施的总称。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关于社区刑罚制度的规定不够完善。为此,应改革管制刑,完善缓刑制度,健全假释制度,增设社区服务刑,创设刑罚易科制度。  相似文献   

3.
刑罚配置的具体要素包括刑罚量、刑罚种类和刑罚幅度,其配置应符合相关的立法原理。我国贪污贿赂犯罪在刑量、刑种、刑度配置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应予以完善。在刑量配置依据上,应全面确立概括数额加情节标准;合理考察受贿罪刑量,单独配置法定刑;全面配置罚金刑,完善配置方式;对国家工作人员犯贪污贿赂犯罪的,单独增设剥夺政治权利的资格刑;优化刑罚幅度设计,确保量刑档次之间梯度衔接的顺畅;条件成熟时废除死刑的配置。  相似文献   

4.
管制刑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管制刑是我国所独创的一种刑罚 ,在历史上曾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今天 ,管制刑的执行面临诸多问题 ,难于实现刑罚的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功能。因此 ,必须对管制刑作出必要的改革 ,完善立法 ,改革执行机构和执行方式 ,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之要求 ,确保管制刑刑罚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单位犯罪的刑罚制度刑种单一 ,罚金刑规定亦存在缺陷建议增加刑罚种类 ,对单位犯罪进行综合矫治 ;充实罚金刑 ,增强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论经济犯罪的刑罚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经济犯罪的刑罚调整郭立新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刑法典,已经走过了近17年的历程,时逢修改完善之机,笔者针对市场经济犯罪的新特点,主张应重点对经济犯罪的刑罚进行调整,从总体而论,管制刑应在经济犯罪中消除,扩大罚金刑的适用,同时减少死刑的适用增加资格刑的适...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罚结构是以死刑、自由刑为中心,属于重刑结构。刑法修正案(八)彻底贯彻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重在完善刑事处罚体系,对刑罚进一步轻缓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此次修法也给我国刑罚体系结构带来一些新问题,因此,还应在刑法修正案(八)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地削减死刑罪名,调整死刑与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之间的结构关系,提高罚金刑的地位和增设轻刑刑种等,对刑罚的设置进行结构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以“依法从严打击经济犯罪”为指导,我国对经济犯罪的刑事立法取向上采取了重刑主义,但是“厉而不严”的刑罚体系以其超量的刑罚投入却无法达到预定的理想效果,昭示出了现行刑罚体系的无能为力。应采取民事、行政、刑事制裁相协调,编织一张严密的法网,废除死刑,慎用自由刑,扩大经济刑的适用,完善罚金刑的执行方式,增设限禁或剥夺业务活动的资格刑等方式,重构我国经济犯罪刑罚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立法机关和刑法学界都广泛关注着我国《刑法》的修改与完善。笔者针对现行刑罚制度的修改与完善提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一、管制管制,是指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管制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刑罚。解放初期,管制只适于罪恶程度较小,不需要逮捕的历史反革命分子,由公安机关实施,从根本上讲它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此后,管制逐步适用于其它犯罪分子。1952年4月我国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已将管制定为刑罚的一种,195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10.
以“依法从严打击经济犯罪”为指导,我国对经济犯罪的刑事立法取向上采取了重刑主义,但是“厉而不严”的刑罚体系以其超量的刑罚投入却无法达到预定的理想效果,昭示出了现行刑罚体系的无能为力。应采取民事、行政、刑事制裁相协调,编织一张严密的法网,废除死刑,慎用自由刑,扩大经济刑的适用,完善罚金刑的执行方式,增设限禁或剥夺业务活动的资格刑等方式,重构我国经济犯罪刑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