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1,(10):49-51
在无数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垃圾己成为困扰政府和百姓的难题。 黄小山是一位律师。这位居住在北京市阿苏卫周边的居民,决心探索出一条解决垃圾围城的出路。从2009年到2011年,这3年中他的以下经历与他的律师职业似乎没有关联:  相似文献   

2.
正生活垃圾衍生燃料(RDF)的发展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本文就北京市阿苏卫综合处理厂制备RDF试验示范生产线进行设计,确定了生产工艺及具体参数,并根据生产RDF工艺要求与设备相关特点设计示范生产线的关键设备,包括破碎机、成型机及其他辅助设备,并结合生产工艺与设备参数进行生产线的工艺布置,最后分别对该生产线的生产产能、运行效果及成本进行分析,论证了本示范生产线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一、工程概况北京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位于北京小汤山阿苏卫卫生填埋场内,  相似文献   

3.
从2009年到2011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连续三年保持下降态势,全市居住小区垃圾分类系统建设达标率达到45%,覆盖18个区县。2012年,全市新增的600个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已有137个试点小区完成了系统建设。而从2010年春天开始的"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正如春风一样,把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意识吹遍了京城,吹进了人心。有一组数据记录下了"周四垃圾减量日"的足迹,2010年开展宣传活动40余场,2011年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县开展宣传活动100多场,2012年1月至9月市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宣传活动13场,各区县开展活动80余场;  相似文献   

4.
2011年,北京市东城区在巩固45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在63个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工作,108个小区将达到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居住小区标准,涉及居民近6万户,占全区小区总数的39%。2010年,东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5.05万吨,比2009年  相似文献   

5.
房山区位于北京西南,2008年通过北京市检查团对村庄环境整治的检查验收,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区。自2009年4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以来,房山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连续三年被评为北京市垃圾分类先进区县。截止2012年底,  相似文献   

6.
李远 《北京观察》2019,(7):34-34
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在上海,当地的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起施行,舆论称迎来了垃圾分类'史上最严'时期。在北京,垃圾分类立法也提上了日程,新法将不光对单位,也将对个人明确垃圾分类责任。从全国来看,已有134家中央单位、27家驻京部队和各省直机关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7.
一、广州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概况我国经济增长和城市人口增加使得垃圾产量正逐年上升,垃圾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已成为急需解决的四大环境问题。2011年4月1日,广州开始执行国内首部垃圾分类条例《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规定》。一石激起千层浪,生活垃圾要怎么分才算环保,如何引导市民进行分类,力争分类率达标等,一时成为民间热议的话题。早在民国,广州环卫事业便走在全国前头,设有卫生局管理城市垃圾,并根据每个商户、家庭使用的垃圾桶数量来收取清洁费。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笔者随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垃圾分类回收技术团赴瑞典、丹麦考察。我们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的一家餐馆考察餐厨垃圾分类处理情况,这家餐馆的地下室里安装着一套叫做隔油器的设备,它在餐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每天,它将餐馆里所产生的餐厨垃圾“吞”进“肚”里,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将其中所含的油脂与残渣分离,当其积累到一定量时,油脂由专用罐车抽出,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学界就垃圾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当前,我国对垃圾及其治理的研究主要聚焦垃圾的概念界定、垃圾带来的影响、垃圾的分类以及垃圾治理实践等方面。今后关于垃圾的研究,应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垃圾治理模式;持续推动多学科、跨学科的互补合作研究;采取更为新颖的视角拓展垃圾研究,从而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回顾刚刚过去的2019年,"垃圾分类"应该是一个"热词"。2019年7月上海开始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9年11月26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也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北京的"垃圾分类"即将进入新时代。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最早提出垃圾分类说起垃圾分类,目前国际上普遍公认为,做得最好的国家应是日本、德国。中国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认为,事实上中国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的国家,这也是世界公认的。1957年7月12日的《北京日报》头版头条曾发表《垃圾要分类收集》一文,那时的北京人就已经开始把牙膏皮、橘子皮、碎玻璃、旧报纸等  相似文献   

12.
正六里屯街道位于朝阳区中部,属于城乡结合部地区,具有流动人口多、老旧小区多的特点。区域面积4.4平方公里,共有居民121044人。辖区内有朝阳区环卫中心所属的垃圾楼4个,已全部进行分类改造。街道自2009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已有77个小区通过了市级验收,垃圾分类小区基本实现地区百分之百全覆盖。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特大城市的北京,常住人口已突破2200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8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来运输这些生活垃圾,那么这些卡车连成一串,能够整整排满三环路一圈令人担忧的是,生活垃圾的数量仍在不断增长。2009年以前,北京市90%以上的生活垃圾通过卫生填埋方式进行处理每年要消耗掉500亩土地。北京的垃圾填埋场也在超负荷运转。如果不采用  相似文献   

14.
2000年7月菲律宾一场暴雨导致垃圾山倒塌活埋了数百人,印度的圣河早已沦落为"垃圾河",即便在欧美的大城市,也不乏居民区与垃圾场为邻的景象。国家建设部2006年调查表明,全国600多座城市,有1/3以上被垃圾包围,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据统计,截至2010年中国97%的城市垃圾无法处理,只能堆放或填埋,中国城市因垃圾造成的损失每年在250亿到300亿元,而若回收利用,则可以创造出2500亿元以上的产值。由此可见,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全球性  相似文献   

15.
岁末年初,恰逢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岁末,各种"热词"点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如果要说起2010年北京市城市管理"热词"的话,那么,"垃圾分类"一定是高居榜首。经过近一年的"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宣传活动,首都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参与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这个从2010年春天发起的活动,如春风吹遍京城大地,也如春雨润物一般滋养着北京市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16.
正平谷区是北京市主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境内山区、半山区占七分之四,平原占七分之三。农村垃圾成分主要以灰渣、厨余为主。2008年起率先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到2010年已实现农村垃圾分类乡镇全覆盖,实现全区生活无害化处理率100%。其中熊儿寨乡效果尤为显著,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以镇包村、党员包户的形式,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宣传挂历、宣传电话簿,1户设置3个不同颜色与材质的垃圾筒,发放垃圾分类袋,每100户安排1个保洁员等措施,制定并实施每月公示并广播各户垃圾分类情况、保洁员工资与分类成果挂钩、乡镇干部提拔与垃圾分类成效挂钩等制度,实现了生活垃圾减量化在95%以上、垃圾资源化率达93%以上。这些成绩都表明了平谷区要打造生态绿谷的决心,也为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了一个表率。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自2010年起开始推行居住小区垃圾分类达标试点,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共投入垃圾分类系统建设资金约6.2亿元(其中市财政资金近2.1亿元),在全市2400个居住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工作,涉及16个区县、近200万户,全市向居民家庭发放户用垃圾分类桶200余万套,建设了4万余个垃圾分类投放站,配置各类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车辆780余辆,建设改造完成密闭式垃圾分类清洁站750余座。  相似文献   

18.
正1994年,北京第一座垃圾卫生填埋场——阿苏卫填埋场建成运行,这通常被视为这座城市现代垃圾处理的开端。20年之后的今天,北京的城市垃圾处理走到了新阶段,也就是卫生填埋、焚烧发电到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活垃圾处理工作视为"惠民生"政策的重要内容,提出了"增能力、调结构、促减量"工作目标,明确了优先安排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和优先采用垃圾焚烧、综合处理和餐  相似文献   

19.
正说起垃圾减量垃圾分类,大家一般会想到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及其他垃圾,或是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发电厂等,甚至是散发着异味的垃圾堆。而很少有人会立刻联想到与垃圾分类密不可分的一个物件——垃圾桶(箱)。这种装载着各种垃圾的容器,遍布人们需要它的地方,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起着基础且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内生产塑料移动垃圾箱最早的专业厂家,北京兰诺克移动垃圾箱有限公司凭借德国工艺与欧洲标准,以质量为本,积极研制环保绿色产品,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代社会,在追求消费最大化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垃圾及其对环境的破坏,从而保持经济增长和自然环境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目标。通过将垃圾分门别类地投放并回收处理使之重新变成资源,从而实现垃圾减量化与合理的资源化,对资源的再生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澳大利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成效显著。一、澳大利亚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澳大利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在环境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