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段时间以来,问题电梯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电梯究竟有多少安全隐患,谁来保障我们人身安全?类似问题,考问着在电梯里穿行的都市人。庞大市场隐匿的危机2011年9月9日凌晨,广东东莞一部某品牌双门电梯突然失控,从19楼高  相似文献   

2.
詹奕嘉 《中国减灾》2013,(6X):42-43
<正>2013年5月中旬,广东深圳、湖北宜昌、陕西西安、云南玉溪等地3天内发生4起电梯事故,导致4人死亡,频频发生的电梯惨案触动着公众的神经,为人们敲响了电梯安全隐患的警钟。那么,事故频出的电梯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安全隐患呢?如今,电梯已成为城市"水泥森林"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许多每天依靠电梯上下楼的人们不禁要问:物业公司、小区业主、维修公司等电梯管理者、使用者,谁是维护电梯安全的责任主体?电梯维保不到位、老旧不"下岗"等现象,背后折射出城市管理存在怎样的问题?加强电梯监管、弥补法律缺陷,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协商论坛》2011,(12):63-63
据新华社报道,今年4月25日,杭州市萧山区电梯维修工祖江在维修一台电梯时被电梯夹住后死亡,调查发现,事故电梯竟然是一台拼装电梯,其控制系统、制动器、门系统都存在安全隐患。记者还发现,在萧山地区,违法翻新、贩卖报废电梯已经形成一个地下产业链,有一批人在非法“拼装电梯”并将其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4.
子荷 《中国减灾》2011,(8):25-25
电梯事故的发生是难以预料的,譬如突然停电、承载电梯的运转电机损坏、缆绳断裂,这些都会导致电梯的运转不良。我们很难保证在发生这些事故时我们一定不在电梯内,可是,当电梯事故发生时,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补救和应急措施,却是我们可以掌控的。  相似文献   

5.
7月31日晚8时53分,网友在微博上登载北京地铁10号线双井站电梯梯级翘起的照片,很快被转发1万余次。双井站站长事后承认,该站电梯出现故障,同时表示"故障原因不便透露"。近年来,全国各地电梯事故不断,造成多人伤亡。国家质检总局的数据显示,从2005年开始,我国平均每年发生电梯  相似文献   

6.
周琼 《人民公安》2013,(7):14-17
李小姐最严重的一次地铁恐惧后遗症,缘于2011年7月5日北京动物园地铁站的那场电梯事故——因为电梯突然失控,一名12岁男孩被压在一米多高的人堆下,就此身亡。“大概有小半个月吧,不敢在地铁站里坐电梯,连离跟鞋都特意换成了平底鞋。”  相似文献   

7.
《天津政报》2012,(3):2-6
<正>津政令第47号《天津市电梯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11年12月19日经市人民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市长黄兴国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第一条为了保证电梯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电梯的制  相似文献   

8.
《半月谈》2004,(8):12-15
4月15日至16日。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天原化工总厂相继发生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截至记者发稿时。已有9人在事故中失踪死亡。3人受伤。这场灾难给人们带来的阴影至今挥之难去。不知道我们身边还潜伏着多少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近来,公众的视线似乎都被各地频发的电梯事故所吸引。不论这些事故是由于机械故障还是人为原因,给公众的第一感觉就是乘坐电梯也越来越"不安全"了,而由电梯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又该如何处理,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被人们关注的话题。在这些事故中,电梯事故的发生主要集中于地铁和商务楼的配载设施中,而这两类地点的主要使用对象,大部分为公司白领或者以白领为主的上班族,故由电梯事故而引起的受伤是否属于"工伤",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的一天天“长高”,作为垂直运输交通工具的电梯也越来越为人们所依赖。然而,在人们享受电梯带来方便的同时,居民“上上下下”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乘电梯乘出“一身冷汗” 一提到小区电梯,家住浦东华夏路一居民小区的张先生就气不打一处来。最近这一年里,住宅楼里的电梯频频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11.
2011年的盛夏无疑是一个“多事之夏”,一连串突如其来的安全事故纷沓而至:7月11日,北京地铁电梯事故佘波未平,深圳地铁再曝电梯事故,4名乘客摔伤。  相似文献   

12.
我们要"传承"什么?一路走来,多少次激烈争论,多少次探求论证,我们心目中的杂志渐行渐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光辉思想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寻找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电梯已不仅是社会生产环节中的重要设备,更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必需设备,电梯同汽车一样,已经是人民频繁乘用的重要交通运输设备。本文通过对电扶梯设备事故原因的分析,找出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电扶梯事故的发生,对保证电扶梯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将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一、两起地铁电梯事故概述2013年5月14日上午,某小区发生一起电梯坠亡事故,一名55岁姓杜  相似文献   

14.
文玉 《中国减灾》2006,(6):46-47
电梯是高楼大厦中最不可缺少的行动工具,是一个能将人或物捎上带下的小房间,是现代科技带来的“神奇”之物,同时它也是威胁我们生命安全的“隐形杀手”。由于各种原因,“电梯困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人们遭遇意外被困电梯,该如何自救呢?  相似文献   

15.
《人民公安》2012,(18):5-5
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嘉兴市等地发生多起电梯事故,9月13日,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风景区“东湖景园”在建住宅楼建筑工地上的一台施工升降机在升至100米处时发生坠落,造成19人遇难。 随着城市高楼的接踵而起,电梯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的乘用3-具、,每一起惨烈的电梯事故的发生,都能引发人们感同身受的恐惧——如果坐这部电梯的是我。会是怎样?  相似文献   

16.
正"电梯的安全关键在于日常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与社区的沟通衔接,在电梯安全监管上互通信息。同时,要对现有电梯安全隐患开展大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在涟水县政协近日召开的首次界别协商会上,委员们对电梯安全纷纷发表意见。近年来,随着涟水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的运行、维护、检测、管理特  相似文献   

17.
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居民小区,一般都没有安装电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居民们上下楼十分吃力。近两年,在居民的热切期盼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呼吁下,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扶持老旧居民楼加装电梯的相关政策,包括简化申报审批流程和给予财政资金补贴等。面对诸多政策利好,您的愿望能否顺利实现?有了电梯上下楼不再难,“现在,我们这个小区的单元楼都加装了电梯,上下楼再也不费力了。”家住长沙晚报报业小区的赵嫔馳兴奋地说。  相似文献   

18.
<正>湖北省荆州市"电梯吞人"事件调查有了新进展,当地已认定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7月26日下午,一年轻母亲带孩子乘商场手扶电梯上楼时,电梯盖板突然翻转,她在坠入间隙瞬间奋力将孩子托出,后本人抢救无效死亡。斯人已逝,痛定思痛,我们必须时刻敲响安全监管的警钟,托住更多生命。"夺命电梯"已非个例,近年来类似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群众的人身安全。事前较真,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于浩 《中国人大》2013,(13):17-1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广日集团电梯生产车间调研时告诉我们,特种设备安全关乎人的生命,产品质量关乎企业的生命。"来自电梯制造企业的代表,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东生在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组织的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评估时,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及时传达给每一位参会人。曾东生说,委员长的重要讲话对特  相似文献   

20.
《浙江人大》2012,(Z1):77
据《新京报》报道,2012年1月15日上午,吴守伦、高扬和吕清等3位人大代表约见北京市住建委负责同志,为选区一停运电梯"求解"。两个小时的约见交流后,3位代表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停运两年半的电梯"下周应该就能开起来"。代表约见官员解决的是一电梯停运的小事,可是,这一"小事"的社会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