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这是一首农村群众针对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顺口溜。辽中县针对广大群众对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负面反映,开展了"干部住镇,三进三联"活动,让乡镇干部往下"走",往群众身边"走",使之成为乡镇干部的工作新常态。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全县170多名乡镇县管干部,在辽中县委的统筹安排下,每名乡镇干部每周住镇不少于2天,每镇保证每天住镇领导不少于2人,要求住镇干部充分利用晚上住镇的时间,进  相似文献   

2.
乡镇领导干部"走读"是指一些乡镇干部工作岗位在乡镇,家却在县城或异地,上下班跑通勤、车接车送的问题.这是多年形成并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目前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从我市解决乡镇领导干部"走读"的实践看,要解决这个问题,并尽可能避免挫伤干部的积极性,在工作中至少要抓好四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农村工作形势的发展,在一些地方出现了白天到乡镇上班、晚上回城的乡镇干部和干部群体,群众形象地称之为“走读”干部。基层干部群众对“走读”这种工作作风飘浮、脱离群众的不良现象极为不满,强烈要求狠刹这股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4.
党刊文摘     
《支部生活》2007,(8):44-45
甘肃省玉门市治理乡镇干部"走读"现象出实招随着干部交流下派,玉门市曾一度出现了严重的乡镇干部"走读"问题。今年以来,玉门市结合干部作风教育整顿活动,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治理整顿。在治理整顿中,各乡镇不仅普遍建立了干部的住宿、值班、考勤、学习以及公车管理等制度,还大力改善文化娱乐硬件设施,建立起了阅览室、活动室,使乡镇干部在业务时间有了活动场地;完善食堂设施,改  相似文献   

5.
“乡镇干部像候鸟,晚上全都选城了”。近年来,随着干部交流力度的加大和城乡居住条件的改善,一些乡镇干部工作在乡镇、家住在城里,成了名副其实的“走读”干部。这一现象影响了干群关系,制约了乡镇工作的开展。为此,各地纷纷出台乡镇干部“住读”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公仆意识,密切了干群关系,方便了服务群众。  相似文献   

6.
“干部都住在乡里,办事人好找、速魔陕;有事没事还来家里串门、摆龙门阵,干部跟我们这么近,我们的生产生活更安心!”苍溪县山区群众对乡镇干部不再“走读”的新变化交口称赞。今年以来,苍溪县致力推行环境留人、制度拴心、政策鼓劲等举措,乡镇干部“走读”现象渐渐消失。  相似文献   

7.
治理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干部管理,转变干部作风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治理好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我认为应注意抓住三个环节:一是建章立制环节。乡镇之所以出现严重的“走读”问题,根本原因就是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和管理制度不全面、不切实际造成的,所以必须抓住建章立制环节。在制定、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时必须注意要将干部个人、家庭的实际和农村工作的实际相结合。因为乡镇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农村和农民,工作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乡镇单位的多数干部家居农村或夫妻异地工作,有繁重的家务劳…  相似文献   

8.
正色达县:正风肃纪紧盯四种"问题干部"今年以来,色达县在正风肃纪工作中聚焦整治四种"问题干部",以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一是经商干部,严禁党员干部从事经商活动,从源头上防止党员干部利益冲突,着力解决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的问题,推进源头治腐;二是"溜号"干部,强化干部管理,狠刹缺勤脱岗歪风,对迟到早退,无故缺勤脱岗,乡镇干部"走读",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逛街购物等行为,予以严肃处理,纪检干部在基层检查干部作风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9.
最近,枣强县纪委组织人员对乡镇干部“走读”问题进行了突击检查。通过检查及座谈调研发现,部分乡镇仍存在“走读”现象,干部“走读”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有:  相似文献   

10.
乡镇干部身处农村基层,最贴近农民群众,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领导者和实践者。乡镇干部工作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基层贯彻执行,关系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海南省现有乡镇干部7925人,家庭不在所在乡镇的干部有2355人,占总数的29.7%;绝大部分乡镇的主要领导家不在乡镇。  相似文献   

11.
“走读”是群众对时下一些乡镇干部工作在乡下,而家住在城里的现象的形象比喻。这些干部每天早晨八、九点钟匆匆赶往乡镇,到了下午四、五点又急急忙忙返身回城,群众对他们有这样的形容“上午珊珊来迟,下午归心似箭”。这样的干部每天在乡镇工作的时间还不到六个小时,长此以往他们上班成了例行公事,心挂两头,没心思深入农村搞调查,对民情、民意了解不透,  相似文献   

12.
天水市麦积区现辖12个镇、5个乡,共有乡镇干部1638名,其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1036名,占乡镇干部总数的63%.大多数乡镇干部工作在农村,家在城区或其他地方,经常是单位家庭两头跑,特别是年轻干部虽然学历高、思想活跃、干事有激情,但普遍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服务群众意识差,沉不到村组一线安心工作,存在“走读”的现象和问题.针对这一现状,麦积区立足农村基层实际,坚持四措并举,促使乡镇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沉下去为民服务,让年轻干部在服务基层群众中历练本领,增长才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资中县有33个乡镇,乡镇党政干部911人。其中,党政一把手65人,家住县城或其他乡镇的48人,占党政一把手总数的73.8%;一般干部567人,家住县城或其他乡镇的141人,占一般干部总数的24.9%。一段时间以来,乡镇干部“走读风”严重损害了党风、政风,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阻碍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4.
一是关口前移,教育干部"不想走读".县委组建由县直部门领导和县委党校骨干教师共31人的政治宣讲团,依托县、乡党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巡回讲座、培训班,及时对乡镇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我为农村发展做贡献"大讨论、"十看十比"和学习郭秀明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激发乡镇干部立足基层、扎根山区、发展农村的热情,先后有78名县直单位干部到乡、村任职.  相似文献   

15.
高希华 《实践》2008,(7):24-24
克什克腾旗公开选任苏木乡镇干部的做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广泛宣传,确保群众认知度。为了使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充分了解公开选拔的目的、要求和具体选拔办法,旗委组织部通过有关新闻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各苏木乡镇召开动员大会.号召符合条件的嘎查村干部积极参与竞争,各嘎查村也召开村民大会.把旗委关于公开选拔的精神传达到每一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中组部和四川省委组织部、成都市委组织部的部署,彭州市从去年2月开始,在小鱼洞、军乐和升平3个镇开展乡镇十部服务群众责任制试点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建立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群众满意为基本取向的乡镇干部服务群众责任制,  相似文献   

17.
<正>为官不易,当乡镇干部更难。近年来,乐山市坚持从源头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畅通乡镇干部选任渠道、强化乡镇干部培育、鲜明干部使用导向、突出群众考评地位,努力把组织的关爱、社会的尊重传递给这群与乡土最亲近的"地板干部"。新时尚干部主动选择"下乡"作为"老大难"问题,"优秀干部人才‘下不去、不下去’"长期困扰乡镇,截至2012年底,乐山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一些本应以服务农民为本职的县乡干部没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以致一些农民觉得他们"越来越不像农村干部了".比如,有的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仍很严重,虽然工作在乡镇,但"筑巢"在县城,常常点个卯就没影了,遇到突发事件或紧急的事情,农民往往求助无门,许多处置矛盾的最佳时机被错过了;有的县乡干部为了脸上有光,宁可把有限的资金"锦上添花"地用来修建乡镇的休闲设施,也不愿"雪中送炭"地把钱投向农村,农民眼看着许多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迟迟得不到改善干着急;有的干部把在乡镇或村里工作当做是"镀金",还没等熟悉情况、进入角色就急着往上级机关调.  相似文献   

19.
要发挥好"三个代表"的作用,必须不断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力.然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习惯于旧的思维方式,缺乏改革创新的精神;少数干部精神不振,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缺乏带领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的乡镇干部不体察民情,不关心农民疾苦,不为群众办事.因此,提高农村干部素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一些家住城里的基层干部,不深入群众、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而是常常往家跑,被称为"走读干部"。这首以前流传甚广的顺口溜,是群众对基层干部"走读"现象的生动描述。在一些地方,干部"走读"现象曾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白天上班蜻蜓点水,刚到单位就盘算"开溜";有的脱离工作岗位,遇事远程指挥,原本需要当面解决的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