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仰吟月 《山西青年》2022,(7):109-111
现代社会,在与他人交往方面,微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平台,将自己的生活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并在朋友圈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已成为很多青年群体进行自我呈现的重要途径.微信的许多实用的功能使其成为人际交往,与他人互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微信具有一定的私密性、转换性和可能性等.本文将微信定义成表演的前台,研究微信朋友圈部分青年群体过度...  相似文献   

2.
《实践》2020,(3)
正微信朋友圈里转发文章也会受处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公开发表的方式主要表现为通过网络、广播等,或者利用讲座、论坛等方式公开发表。微信朋友圈属于网络的范畴,党员如果在微信朋友圈公开传播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反对党的改  相似文献   

3.
《实践》2020,(6)
正当下,使用手机发送微信,在"朋友圈"转发各类文章、信息,是人们交流、沟通、联络、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然而,一些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苗头在微信上出现。妄议中央。一些党员干部在微信群、"朋友圈"忘了自己的身份,随意发表观点。东部某市公安局副局长吴某,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并发表评论公然否定"一  相似文献   

4.
正和老百姓喜欢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各类信息相比,官员的微信朋友圈很"单一",除了工作,多是转载文字、图片,很少表露个人观点、情感,职级越高,转发的东西越少。朋友圈为何被他们"敬而远之"?官员不同于普通百姓,他们对上网交友和微信发声的小心谨慎态度可以理解。但这种"敬而远之"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通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微信,微信朋友圈中商品买卖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本文通过spss分析微信用户对于朋友圈微商及屏蔽行为的态度,并通过访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微商和屏蔽行为之间的关联。笔者发现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和了解微信商品买卖,但是并没有很多的人选择微商;微信朋友圈广告宣传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屏蔽本身并未对微信好友的沟通造成双方介意的负面影响;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产生屏蔽行为;年长者对于微商的广告行为态度更加包容。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9,(12)
<正>案例小故事:柳琳和刘洋是微信好友。一天,刘洋发了一条朋友圈称柳琳破坏了别人家庭,同时配了柳琳的照片。柳琳看到后,要求其删除朋友圈,并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但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柳琳于是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认为,刘洋的行为构成名誉侵权,判决其立即删除微信朋友圈中针对柳琳的不当言论,并赔偿柳琳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同时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道歉声明。  相似文献   

7.
<正>如今,微信成为最受欢迎的社交工具之一,不少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微信,他们下载了用户的头像更换在自己的账号上,并修改了和用户一样的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微信里的另一个你。微信团队称:目前社交聊天诈骗中针对财务人员的"画皮"诈骗方式成为主流,隐蔽性大,涉案金额高,危害程度大。财务人员被骗金额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当心微信里的"画皮"一天,刘女士像往常一样打开手机里的朋友圈浏览内容,突然发现一个老同学王先生竟然在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条带有色情内容的信息。她十分诧异,她与  相似文献   

8.
正最近,从媒体上读到关于微信朋友圈的二则新闻。其一,据报载,资深网民、江西省上饶市委书记陈俊卿被民众亲切地称为"微信书记",其创建千人规模的微信群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二,据资料显示,某报的中央商圈调查显示,出于信任和工作方面的原因,有90%的白领赞成在朋友圈里屏蔽或拉黑领导,"领导"和"陌生人"成为微信朋友圈被屏蔽最多的两大群体。笔者认为,在全民皆"微"的信息时代,领导干部如何认识和对待新  相似文献   

9.
姜宝君 《党课》2014,(8):46-49
2013年是微信突然发力的一年。谁也没想到,微信会突然间成为人们最依赖的即时通讯工具,甚至将功勋卓著的微博都挤到了二线。除了微信的公众号,令人们生活习惯发生变化的就是“朋友圈”。其实,关于“朋友圈”,你我身边都有值得回味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2月26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的一篇文章称,微信"朋友圈"是一个汇集圈内朋友状态、各类信息,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平台,显然属于圈内人的"公共场所"。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如果随心所欲地在微信"朋友圈"内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妄加评论,不但严重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而且会损害党和政府形象,必然受到党纪处分。网络时代,精彩无限。近年来,随着即时通信工具的异军突起,刷公  相似文献   

11.
正在你的微信朋友圈,有没有每天晒走路步数的朋友?走到朋友圈第一就代表着走向了健康吗?在微信运动页面,可以看到很多人每日步行数量是超过1万步的,其实,这1万步往往只是生活步数,不是运动步数。生活步数是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步行运动,比如早晨起身去洗  相似文献   

12.
正如今,微信几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平台。有数据显示,微信覆盖90%以上的智能手机,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30次,55.2%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其中最让人关注的莫如朋友圈,有同学群、战友群、同事群、  相似文献   

13.
正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本课目的: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持坚强政治定力"要求的解读,提醒党员干部在政治上忠贞不渝、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2015年12月1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刊发了一条"引爆"网络的报道——《党员能在微信朋友圈妄议中央大政方针吗?》文中提到这样一个典型事例——吴某,东部某市公安局副局长,中共党员,一天在家休息时打开微信浏览朋友圈信息。其间,看到一篇关于"一国两制"的文章,觉得"甚好",  相似文献   

14.
正"社会越来越开放,观点当然也会越来越多元。但在微信朋友圈里,我们似乎越来越感到孤单。""一条牛仔裤=3480升水,一边在浪费,一边在污染。""成本价4.3欧的牛仔裤,承载着消费者的妄想和订货商的贪婪。"这几天,九零后创业者杨欢的微信朋友圈被这篇《你穿的每一条牛仔裤,都在毁灭我们的未来》刷爆了。信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杨欢强烈地感到,自己的朋友圈有种"分裂感"。  相似文献   

15.
正吴某,东部某市公安局副局长、中共党员。一个周六的午后,在家休息的吴某闲来无事,便打开微信浏览朋友圈。其间,他看到一篇关于"一国两制"的文章,觉得"甚好",便轻点手机屏幕进行分享,并罔顾"一国两制"政策出台的背景与实际,发表评论大肆抨击、公然否定。由于吴某社会关系广、朋友杂,其观点被广泛转发,造成恶劣影响。吴某只是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并配发评论,殊不知,看似不经意的举动,其实违反了政治纪律。山东省纪委案件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亲们,请帮×××投上一票!今天是最后一天,胜败在此一举……""考验友情的时候到了,投×××号一票"……最近,在微信朋友圈,各式各样的评比投票越来越火。特别是很多家长喜欢在朋友圈发自家孩子参加的评比活动,希望朋友帮忙投票。(《海峡都市报》)说实话,这样的情形我也遇到过,甚至前不久还帮孩子在微信圈里拉过票——孩子参加了一项活动,主办方要求在评委评分的基础上进行微信评分。虽然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7月下旬,我随家人到都江堰公休,沿途拍了不少美妙的景致。为不给人留下上班时间玩微信朋友圈的口实,我发照片的时间特意选在回蓬溪的周末,以致遭受朋友诘问":你到底是啥子时间去的哟?"成为微信的第N个用户我第一次接触微信,是在2012年12月15日的一个偶然场合,一位相交多年的朋友帮助我:"你好土哟!现在啥时代了,还打电话?有啥事情直接在微信上聊就是了!"于  相似文献   

18.
柳青 《学习导报》2014,(24):27-27
据报道,微软的研究人员通过统计1.8亿人之间的300亿个电子信息后宣布,“六度分离”理论是成立的。所谓“六度分离”理论,就是说地球上60多亿人之间的任意两个人,最多通过6个人就能建立起联系。“六度分离”理论让人联想到当下的微信“朋友圈”。一个简单的微信软件,将你的朋友,以及朋友之外的盘根错节、五花八门的人“圈”到了一起,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在“朋友圈”里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虽然丰富多彩,却不免鱼龙混杂。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的微信头像还没换,就out了。当你打开微信的时候,朋友们超萌的头像会令你惊讶不已,这是怎么制作的呢?近日,一款叫作"脸萌"的手机APP,犹如病毒传播一般,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人人网等社交网站迅速走红。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6,(6)
正据统计,目前我国的微信用户已超过7亿,刷微信"朋友圈"早已不是小部分人的行为。"朋友圈"里海量的信息巧妙地迎合着受众生活需求,与他人互动的乐趣更是切合现代生活方式。然而有报道称,某市公安局副局长吴某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恣意转发含有不当言论的文章,并发表评论大肆抨击、公然否定国家的大政方针,造成了恶劣影响。最终,吴某因"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受到党纪严肃处理。近年来,中央反复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