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小品二则     
《法制博览》2010,(8):11-11
德国诗人歌德(1749-1832年)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仅能让一个人通行的小路上和二位批评家相遇了。  相似文献   

2.
喜子 《法制博览》2010,(13):70-71
元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生于唐大历十四年,死于大和五年(779年-831年)。长庆元年(821)迁中书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为同州刺史、浙东观察使。大和三年(829)为尚书左丞。大和五年(831)七月二十二日,元稹暴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终年53岁,疑是服食丹药中毒身亡,还有人说他死于心脏病或脑病突发,民间更有传说他死于雷击。人们对才子元稹的小觑,全是因为他在感情上的波折所致。那么,唐朝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元稹,到底有几个女人?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11,(1):1-1
“王子安就是王勃(650-676),唐代诗人。子安是其字。绎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亦称“初唐四杰”。  相似文献   

4.
试论丘逢甲抗日保台军事思想及实践李灿东丘逢甲(1864-1912年),字仙根,号蛰仙、仲瘀、仓海,出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的一个塾师家庭,他“幼负大志”,“为秀才时,毅然以天下为己任。”①他不仅是一个爱国诗人、教育活动家,而且当日本侵略的铁蹄踏上台湾时...  相似文献   

5.
耿天福 《法制博览》2011,(17):37-38
唐代诗人李贺(790-816)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其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李贺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但这也只能算作“初考”,只是“小荷才露尖尖头”而已。  相似文献   

6.
注释体例     
《台湾研究》2012,(3):64-64
一、中文注释采用尾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于标点之后。注码号为[]二、注释例(一)著作类(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31页。(2)姜殿铭等编:《当代台湾大事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55页。(二)论文类(台港澳及海外刊物要注明刊号和出版年月)(1)郑岩:《台湾当局借“宪政改造”推进“法理台独”评析》,《台湾研究)}2005年第5期。(2)耿曙等:《全球化背景下的两岸关系与台商角色》,台湾《中国大陆研究》第48卷第1期,2005年3月。(三)文集类  相似文献   

7.
宝岛乡土诗两岸同根史——介绍《台湾竹枝词》刘劳我国素有诗国之称。竹枝词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它是起源于古代巴蜀(今四川省东部)一带的民歌,唐代诗人刘禹锡以此创作新词,从此即广泛流传于后世,并以清代最为盛行。新中国成立之后,先后出版了《清代北京竹...  相似文献   

8.
注释体例     
《台湾研究》2013,(1):64-64
一、中文注释采用尾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号为[]二、注释例(一)著作类(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31页。(2)姜殿铭等编:《当代台湾大事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55页。  相似文献   

9.
日据时期台湾新诗的抗议和隐忍朱双一(一)林载爵在比较杨逵和钟理和时,曾概括出他们各自代表台湾新文学的两种主要精神──“抗议”和“隐忍”①。这一概括是颇为精到的,它也可以在日据时期台湾新诗创作得到印证。台湾诗人的抗议,有时发为对殖民者的直接痛斥,或以昂...  相似文献   

10.
宋徽宗赵估(1082-1135),宋神宗第十一子,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后被押往北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伶黑龙江依兰)。其治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书法称“瘦金体”,传世画作有《荚蓉锦鸡》、《池塘晚秋》等,并能诗词。  相似文献   

11.
郭璞是河东闻喜人(今山西省西南部的闻喜县)。晋武帝(司马炎(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出生于一个士族官宦之家。公元290年晋武帝死,儿子晋惠帝(司马衷)继位,20多年后为匈奴族所建的汉国灭掉,中原大乱。  相似文献   

12.
1957年,作家徐光耀因受“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冤案的牵连,被错划成“右派”,下放到地方劳动改造。他强忍着痛苦、委屈,在1958年,  相似文献   

13.
郭灿金 《法制博览》2009,(21):42-44
来俊臣(651-697),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武周时期最著名的酷吏。历任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喜酷刑,擅逼供。在任期间,前后所破千余家,冤死者众。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迁升洛阳令、司农少卿。万岁通天二年,因得罪武氏诸王及太平公主被诛。  相似文献   

14.
僧格林沁,姓博尔济吉特氏,嘉庆十六年(1811)生,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四日(1865年5月18日)卒,蒙古亲王。  相似文献   

15.
清代台湾班兵制研究季云飞康熙22年(1683年),施琅率军收取台湾,完成了清政府统一中国的大业。翌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和台湾(今台南)、凤山(今高雄)、请罗(今嘉义)三县,隶属福建省管辖。与此同时,清政府在台湾地区驻军万人,以固海疆。清政府戍台军...  相似文献   

16.
《台湾研究》2009,(5):64-64
一、中文注释采用尾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于标点之后,注码号为[]、注释例(一)著作类(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31页。(2)姜殿铭等编:《当代台湾大事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55页。  相似文献   

17.
华浊水 《法制博览》2008,(15):46-48
王莽(前45~23年),字巨君,是新王朝的建立者。西汉末年,王莽封新都侯,禄始元年(公元8年)称帝,改同号为新。其在位期间,企图以改革来扭转国家经济的颓势,反而造成了国内矛盾激化:更始元年(公元23年),新王朝在赤眉、绿林等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覆灭,其亦死于战乱。  相似文献   

18.
季平 《当代世界》2011,(3):56-58
2010年10月,佛教诞生地印度比哈尔邦完成了五年一度的邦议会选举。人民党(团结派)(JD-U)与印人党(BJP)的组合取得压倒性胜利,国大党败北。  相似文献   

19.
孙皓(242-283年)三国吴国皇帝。公元264-280年在位。一名彭祖、字元宗,又字皓宗。孙权孙。专横残暴。天纪四年(280年),晋武帝六面出兵攻吴,大将吴浚先到建业,他归降称臣,封归命侯。  相似文献   

20.
一凡 《工会博览》2008,(20):46-46
我与诗人李凤吉结识并交往,已有小十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