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子 《奋斗》2001,(7):71-71
朱莲香,优秀客运值班员。1975年参加工作,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哈尔滨站军人候车室主任。20多年来,朱莲香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以雷锋为榜样,视旅客为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相似文献   

2.
雷锋视点     
《先锋队》2002,(3)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原沈阳军区工程兵第10团运输班班长,1962年8月15日不幸因公牺牲。雷锋生前努力实践自己的誓言,坚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本刊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特刊发三代领导人为雷锋的题词。雷锋视点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11,(7):54-54
雷锋原名雷正兴,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960年1月,雷锋应征入伍,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始终以“螺丝钉”精神,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迹。连队分配他当汽车兵,他努力钻研驾驶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担任班长后,他事事模范带头,带领全班成为部队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4.
齐霁 《党史文汇》2003,(4):20-21
毛泽东为雷锋同志题词经过毛泽东一生中曾为两位普通战士题过词,一位是战争年代的刘胡兰,一位是和平时期的雷锋。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无惧色,不愧为“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而雷锋却没有那样的惊天动地之举,只是做了些平凡的小事。然而,毛泽东从雷锋这些平凡之举中,看到了伟大的内涵,看到了一种时代需要的精神,于是他欣然命笔,向各族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雷锋生前把毛泽东著作看成“粮食”、“武器”、“方向盘”,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工作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刻苦钻研业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艰苦…  相似文献   

5.
导读     
《湘潮》2003,(2)
三月的春雨,诉说着英模的先进事迹;三月的春风,追赶着英模的永恒步伐;三月的春光,展现着英模的风采与魅力……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0周年;3月11日,是为民书记郑培民去世一周年。雷锋、郑培民,他们是千千万万共和国英雄模范中的典型。我们感怀英模的风范,我们敬仰英模的崇高。这一期的本刊策划就是聚焦英模。在沈阳军区政治部第一干休所,有一群“活雷锋”。他们是雷锋的战友,与雷锋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他们写雷锋、演雷锋、说雷锋、唱雷锋、舞雷锋……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宣传雷锋。…  相似文献   

6.
马明 《新长征》2015,(5):39-41
今年48岁的王长春是一名长春市个体出租车司机。他是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共产党员,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不平凡的篇章。王长春是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出租车驾驶员、五星级驾驶员;省“最美吉林交通人”;市服务标兵和助残模范。他还被十几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创立了全国第一支雷锋车队和助残车队,“雷锋车队”被命名为省“青年文明号”。王长春现为“中华雷锋文化促进会”理事,长春市东盛街道亚泰社区志愿者、“理论宣讲团”宣讲员。自1990年从国营单位下岗、1992年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3,(9):8
陈瑛在《党建》2013年第3期撰文指出,雷锋之所以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迅速成为一名先进的共产主义战士、光辉的道德模范,是因为他迫切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利用一切时间拼命学习。除了重视学习,雷锋还善于学习,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雷锋用全部生命和实践做出了一个学习的榜样。我们的学习,尤其是理论学习,不应是为了装点门面、炫耀自我,更不应当成捞取个人名利的  相似文献   

8.
陈兆祥 《党课》2009,(5):64-67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这是雷锋的一句名言,它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着爱心和生命。全国文明出租车驾驶员、天津惠生出租汽车公司的陈兆祥就是其中一员。  相似文献   

9.
《求是》2012,(5):25-28
雷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他的英雄行为感动和影响了亿万中国人。辽宁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在辽宁的抚顺、营口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雷锋工作、生活的足迹,雷锋精神从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2009,(23):F0004-F0004
“默默的耕耘,献出殷实的业绩:无私的奉献,换得百倍的信任。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实现了高质量的工作;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取得了高效率的业绩。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在普通的岗位上,赢得了社会的好评。”这是区直工委给现年51岁的姜波同志“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奖的颁奖词。  相似文献   

11.
程虹 《世纪桥》2009,(6):9-13
3月5日,是毛泽东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纪念日。46年前,雷锋,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为亿万人民学习的楷模;雷锋精神,这个作为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显示出了极其旺盛的生命力。40多年来,学雷锋,由一句响亮的口号,已经化作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生动实践。与时俱进学雷锋,身体力行做雷锋。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0,(6):88-88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刘少奇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周恩来的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相似文献   

13.
三月,吹给我们第一缕春风。 三月,乍暖还寒中让人情愉心悦。 三月是春的开始,三月是希望的寄托,三月是彩色的季节。 我们赞美三月,我们情钟三月,固然因为三月带来了春意,更因为一个伟大的名字——雷锋。三月属于雷锋! “向雷锋同志学习”!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导读     
《先锋队》2003,(3)
阳春三月,春光无限。伴着缕缕春风,《“两会”落幕新一届国家领导产生》,一幅更加绚丽的蓝图已经展开。在三月的春风里,我们又一次怀念起了雷锋。《雷锋:革命事业的螺丝钉》,尽管岁月流逝,但雷锋精神却愈加闪光。《鹜远行思反哺》,刘源将军等北京知青情系白坊的故事,奏响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民之歌;《桃李无言铸辉煌》,一位优秀党务工作者,在大学校园里默默耕耘,谱写了一曲无怨无悔的奉献之歌……啊,歌声弥漫的三月,歌声远播的三月。本期导读  相似文献   

15.
《新湘评论》2013,(6):16-17
当年,雷锋以一双打满补丁的袜子和好事做了一辈子的事迹影响了整个中国。1962年,雷锋在其服役的连队因公殉职。雷锋是平凡的,但是我们提到雷锋,无不颂其伟大。因为共产党的几代领袖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江泽民都先后为他题词,号召人民向他学习;更因为他把平凡的事情做得连贯、如一,做得长久、自然。伟大固然需要英雄壮举,需要惊天动地,伟大同样出自普通。出自平凡。  相似文献   

16.
<正>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讴歌了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毫不利己、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近月上演的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1962年8月15日,汽车兵雷锋在执行运输任务时不幸殉职,年仅23岁。雷锋对党、对人民、对祖国无限忠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功绩,体现了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为了弘扬雷锋精神,1963年1月7日,国防部将雷锋生前所在班命名为"雷锋班"。同年2月9日,总政治部向全军发出开  相似文献   

17.
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纪念日。曾有相声段子说:“雷锋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现在回味,这话其实不准,至少“于国平们”的事迹说明了这一点。于国平的事迹告诉我们,学雷锋不只是“过去时”,更是“进行时”——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8.
感悟平凡     
齐蒙 《党建》2005,(Z1)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又到了3月5日,不禁想起雷锋;想起雷锋,就想起这段话;想起这段话,就对“平凡”二字又有了一番新的感悟。假如这个世界什么都缺,但是就不缺人;假如这个世界什么人都缺,但是就不缺凡人。凡人就是平凡的人,不起眼的人。在封建社会,人们向来认为“命由天定”,富贵是天给的,贫贱也是命里注定的。如今科学发达了,社会进步了,人们也都不再迷信神灵宿命了。凡…  相似文献   

19.
实与虚在现代汉语中是一对反义词。打开字典,“实”有“充满”、“真”的注释;“虚”有“空”、“不真实”的注释。在实际工作中,务实与务虚所产生的结果更是天壤之别。务“实”者,立足本职岗位,作风扎实,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敬业精神。象近几年涌现出来的徐虎、李素丽、济南交警、张家港人等先进典型,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创下了不平凡的业绩。堪称是务实的楷模与典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务“实”,是一种境界:一种不屑凡世浮华而从容地砥砺出建功立业丰碑的境界,一种涵养或哺育人类文明的境界。历史证明,任何一个时代的强音或主…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特大型企业内蒙古一机厂里,有一位普普通通的职工,他26年来立足本职岗位坚持学雷锋做好事,从铁道两旁刨检废旧钢铁;从废旧的油桶里往出控积油;从回收入库的麻袋里科碱面;采用比价选购采购劳保用品,累计为工厂节约资金二百多万余元,成为闻名全厂的“节约大王”。他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坚持提前一小时进厂学雷锋做好事,治理环境、清扫厕所、绿化美化,26年风雨无阻,累计义务献L近IO000个小时,他用全部的情和爱写下了自己平凡而又辉煌的人生篇章,被人们誉为“地球绕一圈,他上两个班”的当代活雷锋。翻开董世俊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