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看过电视剧《潜伏》的观众们应该还记得:当蒋介石政权兵败大陆时,国民党特务组织保密局也随之土崩瓦解。然而,不甘失败的国民党在逃往台湾前,在大陆留下了大批特务,随后还不断向大陆派遣特务。这些特务分子组织反动机构,  相似文献   

2.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初版序言中引用的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一句名言。1948年10月上旬,即《资本论》问世81年后,经我地下工作者的积极策动,一位曾于40年代初熟读过《资本论》全卷的国民党将领,在人民革命的大势下毅然率部弃暗投明。1948年10月初,在"首战攻锦"的炮声响起前,为配合人民解放军攻打锦州,潜伏于国民党守军滇系93军内的中共地下组织积极活动起来。根据东北局敌工部的指示,敌93军内的地下工作由公开身份为滇系守军第六兵团司令部政工处宣传科上校科长的杨守洙负责。大战在即,  相似文献   

3.
正他被称为"多才、多艺、多灾、多难、多福、多寿"的"六多"将军。对敌斗争中,为打入国民党内部,毛泽东亲自为他改名;潜伏后,他直接受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保持秘密的单线联系;在国民党军队内部,他策动了国民党正规军的首次整编制起义;在统战工作中,他将隐居多年的十世班禅迎回日喀则;他撰写了历史剧《司马迁》等著作,甚至在医学上也颇有建树……他就是"郝克勇",一位唯一受毛泽东直接领导的中共高级特工。  相似文献   

4.
《潜伏》是一部反腐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风 《廉政瞭望》2009,(5):64-65
最近《潜伏》特火,我也跟着凑热闹。看着看着,居然就把这片子看成一部反腐片了。片中余则成潜伏之所以成功,将军统天津站变成了共产党的情报站,除却信仰的力量、个人的智勇,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就是国民党的腐败。  相似文献   

5.
王仕琪 《世纪桥》2010,(8):56-57
<正>电视连续剧《潜伏》热播后,一位真正的潜伏英雄——廖运周走进了人们的记忆。他的经历和《敌营十八年》里的江波很相似,从1930年加入国民党军队,到1948年率部起义参加解放军,正好18年!1948年11月,淮海大战进入了关键时期。在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政治、军事攻势下,国民党军队掀起了起义、投诚的高潮。正在这时,原国民党第2兵团85军110师师长廖运  相似文献   

6.
蛛丝马迹 1950年初,毛泽东准备访问苏联,与斯大林举行两国首脑会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毛泽东临行前,国民党保密局北平潜伏台向台北发了密码电报,急报了这一情报。  相似文献   

7.
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当局不允许《新华日报》报道事实真相,《新华日报》用开天窗的办法刊登周恩来的题词。1938年《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后,深得广大后方军民的喜爱,争相订阅,发行量急剧上升。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经指令性派订和免费赠阅,发行仅为万份左右。印刷条件落后、经费来源相对极少的新华日报竟很快发行到3万份,最高达5万份。面对这种冷酷的现实,国民党当局使出浑易解数来暗算《新华日报》,但他们费尽心机,仍无法战胜这份人民热爱的小小报纸。(一)1938年《新华日报》创刊,1939年5月蒋介石就…  相似文献   

8.
淮海战役后,南京国民党集团知道大势已去,各特务组织按照蒋介石的部署在南京安排了大量潜伏敌特,妄图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后来查明,国民党撤离南京时,潜伏的特务达3300人之多.  相似文献   

9.
“民主堡垒”《华西晚报》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利用自己创办的和控制或影响的进步报刊,揭露和抨击蒋介石国民党的独裁专制和内战政策,为全国人民的民主运动和反内战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蒋介石国民党只允许中共在重庆发行一份《新华日报》。民盟是国民党承  相似文献   

10.
王勇 《党史纵览》2005,(10):37-40
1959年4月16日,哈尔滨市法院对"乙号案件"--哈尔滨国民党潜伏特务组织案件开庭审判并做出判决:判处反革命犯邵玉魁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判处国民党军统局合江特别组特务李子和死刑,立即执行;判处从事特务活动的杀人犯邵莲魁死刑,立即执行.  相似文献   

11.
在《湖南党史月刊》的10万读者中,耒阳市印刷厂离休老工人李选桃老人颇值得一写。今年83岁高龄的李选桃老人,1987年开始订阅《月刊》,连续4年自费订阅120份。今年,又拿出400多元钱订刊40份。李选桃老人早年参加革命,1928年,担任了当时的县苏维埃政府的总工会委员。湘南起义失败后,他遭国民党清乡委员会通缉,被迫潜伏到广东坪石继续从事地下工作。解放后,他被安排到县印刷厂,从来不唱功摆资格,不向上级组织提要求,始终保持普遍一兵的本色。从县印刷厂离休后,他看到自己住地附近一些待业青年思想消沉,无所事事,整天东游西荡,甚至四处惹是生非,心里很是不安,便不顾年  相似文献   

12.
《红岩春秋》2015,(2):9-10
"狱中八条"每一条的背后都对应着惨痛的教训。谁能想到,1948年初,在国统区的重庆地下党组织遭遇了历史上一次重大破坏,导致133名地下党员被捕,近100名党员牺牲,就是由于当时两位最高领导的叛变造成的。而最初的导火索,竟然是一份报纸。据当年唯一躲过抓捕的原重庆地下党市委常委李维嘉回忆,1948年3月的一天,国民党四星上将、西南地区军政最高长官朱绍良大发雷霆。在他的办公桌上,赫然摆着一份寄给他本人的重庆地下党秘密发行的《挺进报》。里面除了有解放军在各大战场的捷报外,还有对国民党官兵的直接警告。之前,《挺进报》一直在中共地下党内部进行传看。1948年  相似文献   

13.
1931年11月7日,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在江西瑞金成立,《参考消息》于同一天创刊。当时的《参考消息》主要抄收国民党中央社的电讯以及少量外文电讯,每期油印四五十份,  相似文献   

14.
正背景介绍1932年12月25日,《革命与战争》第4期画报第2版刊登漫画《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揭露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的新阴谋。画面上国民党捏着"三民主义"的鱼竿钓"七分政治"的鱼,身后是放在案板上"三分军事"的鱼。钓鱼的国民党人嘀咕:"这样的钩  相似文献   

15.
一份绝秘文件泄露,蒋介石极其震惊。他是《资本论》最早的中文译者之一,张学良深感潜伏在自己身边的潘文郁人才难得,想保住他的性命,蒋介石却不为所  相似文献   

16.
正背景介绍1932年9月22日,《青年实话》第一卷第二十六期,推出一组表现苏区反击国民党第四次"围剿"的连环画。连环画共4幅,第二幅题为《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漫画表现藏在蒋介石背后的帝国主义,教唆几只国民党军的走狗,打起四次"围剿"的白旗,在帝国主义提供的飞机军舰帮助下,进攻苏区。  相似文献   

17.
贺捷生 《学习导报》2010,(16):43-44
理想、信仰,今天突然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摆在全社会的面前。 社会发展了进步了,信仰何以成为问题被提到人们的精神生活,确实很值得研究。不久前,我看电视剧《潜伏》,国民党天津情报部门的李涯讽刺用情报换美元的谢若林"没有信仰"。  相似文献   

18.
王建国 《党的文献》2018,(4):107-116
为了反击国民党右派的进攻,毛泽东写作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以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的身份,选择国民党一大宣言作为文献基础,借用孙中山的话语系统,强化了《分析》的针对性与战斗力,同时也使得《分析》早期文本中的"阶级"与列宁的阶级定义有所区别。为适应中共党内同志阅读,毛泽东对《分析》进行了认真修改,形成了《中国青年》文本。由于毛泽东当时正大力倡导"工农小资产阶级联盟",《分析》才没有重点论述工农联盟问题。收入《毛泽东选集》时,作者又在《中国青年》文本基础上进一步修改。正因为如此,《毛泽东选集》第一版对《分析》写作时间的标注和题解的写作都是以《中国青年》文本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贺捷生 《新湘评论》2010,(16):43-44
理想、信仰,今天突然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摆在全社会的面前。 社会发展了进步了,信仰何以成为问题被提到人们的精神生活,确实很值得研究。不久前,我看电视剧《潜伏》,国民党天津情报部门的李涯讽刺用情报换美元的谢若林"没有信仰"。  相似文献   

20.
闽北是山区,山峦重叠森林茂密,容易为土匪窝藏,历史上这里就曾是匪患不绝的地区.1949年,国民党军在溃逃前有计划地潜伏下大批特务武装,他们勾结地主恶霸、地痞流氓、地方土匪,进行各种破坏活动,严重者还袭抢我支前运输物资,骚扰攻打我地方政府,妄图配合国民党"反攻大陆"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