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2,(15):63
日前,安徽省淮南市减灾救灾委结合实际,建立了"淮南市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淮南市自然灾害应急专家库"由淮南市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专项设立,其主要职责是受委托对全市发生的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分析,研判灾害趋势,查核和科学评估灾情,对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提供决策建议、意见、专业咨询以及技术支持。根据灾情从专家库抽列人员组成专家组,对灾情进行会商。  相似文献   

2.
杨旭升 《中国减灾》2013,(11):32-33
准确掌握灾情信息是做好灾害救助工作基础性的工作,是各级领导分析灾区需求,掌握灾区救灾工作动态,了解救灾实际效果,及时进行政策指导和救灾投入的重要决策依据。救灾资金是政府用于灾区困难群众生活救助的专项资金,是受灾群众的"救急钱、救命钱",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和关怀。准确掌握灾情,管好救灾资金,是及时、高效、有序做好救灾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近年来,河南省各级民政部  相似文献   

3.
王振生 《中国减灾》2006,(10):22-23
灾情信息管理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政部门对此项工作都非常重视,不仅注意做好社会宣传,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抓好业务培训,而且国家民政部还为灾情信息的管理与上报专门设定了软件,应该说此项工作的管理是比较规范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仍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灾情信息反映滞后,灾情数据不够准确等。结症何在,根据平时工作的了解和掌握,主要体会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科技不断助力灾情管理工作的创新升级,多终端多网络的自然灾害灾情管理平台、覆盖全国的灾害信息员数据库、全天候全天时北斗综合减灾信息平台、空地一体化灾害现场信息获取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等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灾情之网"灾情信息获取能力事关防灾减灾救灾决策的科学性,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灾情之网"十分重要。"灾情之网"就是紧紧围绕灾情获取、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我国灾情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发展迅速,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灾情管理制度不断得到完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灾情应急值守制度、灾情会商核定制度、灾情报送通报评估制度等为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提供了支撑;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发展,分级培训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这支队伍力量逐步发展壮大、能力不断提升,为解决灾害预警、灾情报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供了保障;灾情管理技术也取得了新突破,多网络多终端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平台、全国灾害信息员数据库、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信息化建设的逐步完善,给救灾救济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救灾救济工作要求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问要将灾情第一时间逐级上报,这就凸现了灾情信息员建设的重要性,为此,洛阳市对当地的灾情信息员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前,救灾工作普遍存在虚报、瞒报、谎报灾情、荒情.报灾、核灾、救灾工作很不规范,救灾统计很不严肃,救灾补助也没有一定标准。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从基层抓起,层层建立灾情台帐。为了严格报灾制度.切实做好灾情管理工作,今后报灾必须做到村级有完备的灾情记录和受灾人员及需政府救济人员情况登记表;乡镇必须建立灾情台帐(包括历次灾情记录、全倒房户花名册、绝收户花名册、需救  相似文献   

8.
准确掌握灾情信息是做好灾害救助工作基础性的工作,是各级领导分析灾区需求,掌握灾区救灾工作动态,了解救灾实际效果,及时进行政策指导和救灾投入的重要决策依据。救灾资金是政府用于灾区困难群众生活救助的专项资金,是受灾群众的“救急钱、救命钱”,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和关怀。准确掌握灾情,管好救灾资金,是及时、高效、有序做好救灾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9.
<正>灾情是救灾工作的基础,是救灾决策的前提,若没有相对准确的灾情数据,势必影响救灾工作的开展。本文从七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灾情统计的准确率。一、建立背景资料数据库一是建立基本数据库。按照灾情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万州区于今年起实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救灾预案》共分六个部分,它明确了区各级政府的救灾职责,确定了预案启动的条件,建立了救灾应急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对紧急救援队伍、救灾物资、救灾经费的准备及救灾通讯和交通指挥作出了具体规定,对灾情的搜集上报、灾民紧急转移安置、有关部门紧急支援和救灾捐赠及灾情报道提出了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11.
工作动态     
敦煌市五措并举全面展开汛期救灾工作甘肃省敦煌市近期发生严重的洪灾,市政府采取强力措施,全面开展了防灾救灾工作。一是切实加强对汛期救灾工作组织领导,高度重视汛期救灾工作,提前做好抗大灾的准备;二是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到达受灾区域,全面准确进行调查、核实灾情,及时上报,为市委、市政府作出救灾工作决策提供重要依  相似文献   

12.
<正>灾情管理是减灾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的重要信息支撑,做好灾情管理工作对于灾害多发频发的江西省意义重大。机构改革以来,江西省应急管理部门坚持抓基层、建机制、抓统筹,通过着力打造基层信息员队伍、完善灾情调度报送统计机制、构建"大应急"灾情会商格局,不断提升灾情管理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11月20至23日,民政部救灾司、国家减灾中心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2012年全国民政系统自然灾害灾情核定会"。来自民政部救灾司、国家减灾中心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国家减灾中心党委书记庞陈敏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湖北省民政厅副厅长刘树  相似文献   

14.
张鹏 《中国减灾》2014,(7):32-32
当一次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达到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条件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将会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查看灾情并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救灾工作。有时专家组也会赶赴灾区协助开展救灾和灾情核查评估工作。本刊特邀几位今年参加了救灾应急响应的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一起分享他们在救灾一线的见闻、感受以及思考。  相似文献   

15.
袁艺 《中国减灾》2005,(8):8-10
备灾、抗灾、救灾工作的提升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民政救灾系统作为我国灾害管理部门,特别是灾情和救灾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门,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全系统的推广、应用。目前,已经构建了以83559999为龙头的全国民政救灾应急电话联络系统,在全国范围正在推广使用新的灾情上报系统,正  相似文献   

16.
灾情是救灾工作的基础,是救灾决策的前提,若没有相对准确的灾情数据,势必影响救灾工作的开展。本文从七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灾情统计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正>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防灾减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提出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的改革任务。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结合湖北省情灾情实际,我们对"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问题作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正>6月6日,为全面增强提高救灾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水平,使其快速适应新岗位、胜任应对新灾情,抚顺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市、县、乡三级105名灾害信息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培训班围绕救灾相关政策文件和工作中的疑难点、灾情统计报送管理等业务知识进行了系统全面地授课  相似文献   

19.
聚焦     
正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广东省严重暴雨洪涝灾情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9月2日11时,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广东省严重暴雨洪涝灾情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立即派出由救灾司、消防局、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国家减灾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指导支持地方做好抢险救灾和人员搜救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文字来源:应急管理部网站)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云南省严重洪涝泥石流灾情紧急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20.
正当一次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达到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条件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将会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查看灾情并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救灾工作。有时专家组也会赶赴灾区协助开展救灾和灾情核查评估工作。本刊特邀几位今年参加了救灾应急响应的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一起分享他们在救灾一线的见闻、感受以及思考。应急响应条件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将会启动国家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