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城市灾害管理的现状2003年"SARS"事件之后,我国政府加强了对灾害管理机制的建设:制定并颁布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形成了包括灾害在内的各类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框架;建立责任政府,加强政府部门的责任和透明;加强灾害管理的国际合作等。这对于提高城市应对灾害的救助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供了很好的解决依据。  相似文献   

2.
“管理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特别报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发布的"管理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促进气候变化适应特别报告决策者摘要(SREX)"从"极端气候事件+脆弱性+暴露程度"的角度剖析了灾害风险的根源,综合考虑了气候、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提出了管理灾害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种政策选项,对于我国把风险管理纳入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整体框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基于特别报告的主要结论,结合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系统重构、发挥政策协同效应是今后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祝明  徐富海 《中国减灾》2012,(19):54-56
今年8月以来,台风"苏拉"、"达维"和"海葵"先后在我国沿海登陆,带来强风暴雨以及风雹、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各地迅速响应,通力协作,措施有力,成功应对了台风灾害,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灾害频发,我国"十一五"期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明显上升,与"十五"期间相比,受灾人数增加14%、死亡失踪人数增加9.5倍,倒塌房屋数量增加80%,损坏房屋数量增加59%,直接经济损失数量增加1.7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灾害的社会影响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如何快速有效地开展灾害的社会影响评估,成为摆在各级灾害管理部门面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灾害评估"一词由来已久。过去,灾害评估主要服务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多是对于灾情及其损失的评估。如今,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评估逐渐贯穿灾害管理全过程,对综合减灾、救灾救助、恢复重建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发挥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提高其支撑应急管理决策和灾害风险防范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一套自然灾害情况统计的指标体系和调查制度,明确了灾害损失评估的指标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在灾害应对过程中,法律凭借"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实现各种目标——公正与效率,秩序与自由之间的平衡。但是,非常规性灾害(巨灾)的冲击,使这一切重新面临考验。  相似文献   

7.
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公众参与尤为重要。而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实现灾害管理工作的"关口前移",由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风险评估工作是提升防灾减灾工作成效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8.
数字     
粮食总产首次连续4年增产今年,我国粮食生产在基数较高、灾害偏重、政策效应递减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粮食总产有望超过1万亿斤,实现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4年增产,扭转了粮食生产多年来"两增一减"或"两增一平"的发展局面,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从恢复发展跨入稳定发展的新阶段。这是记者从农业部日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我国加快气象、洪涝、地震、地质等灾害监测站网建设,着力提高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目前,已初步形成灾害遥感监测业务体系、气象预报预警体系、水文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地震监测预警体系、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等。此外,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基层灾害信息员、地质灾害群策群防监测员在灾害隐患监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发展日新月异,灾害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升。地面气象观测站、高空气象探测站、天气雷达站、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我国已经形成"海-陆-  相似文献   

10.
正十八大以来,我国灾害治理和应急管理的理念不断完善与成熟,尤其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建设韧性城市"纳入我国"十四五"规划,同时,赋予了"韧性城市"以中华文化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理念,也是今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遵循。"在灾害治理过程中,除了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外,还要在领悟"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全面导入"韧性管理"理念,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防抗救"的能力,更能够提高社会灾害治理的总效率,更好地树立现代社会风险治理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1.
灾害紧急救助,是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为挽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而对发生突发性灾害地区快速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援助过程.实施灾害紧急救助的目的就是要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减少继续发生的灾害和次生灾害的危害的损失.随着"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的树立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我国救灾工作的重点将由灾后救济为主转向以灾害紧急救助为主,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建立一整套应对灾害的紧急救援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徐璨  苑迪 《中国减灾》2014,(5):40-43
正每年的3月1日是国际民防组织确定的"国际民防日",在我国,民防部门正逐渐成为实施灾害救援行动、防范和减轻灾害风险的重要力量。民政与民防都带一个"民"字,都具有抗灾救灾的职能,天然具有共同的"为民"目标。笔者  相似文献   

13.
北京"7·21"暴雨灾害暴露出政府在灾害应急管理及预警机制方面的不完善:政出多门,信息不畅,缺乏统一指挥协调的管理机构,预案操作性、可行性不强,导致抢险救灾不力。我国应制定《灾害应急管理法》,依法防灾治灾;建立统一协调的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加强灾害预警与危机处置管理;建立城市居民避险自救、防灾减灾知识技能学习演练机制;建立社会化的抢险救灾联动机制,以应对灾难危机。  相似文献   

14.
正回顾今年夏汛,我国沿海省份,尤其是广东省遭遇了比往年同期更多的台风灾害。目前为止,登陆我国的7个台风中有5个在广东登陆,其中包括一次台风"三连击"。令人欣慰的是,广东省凭借出色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效减轻了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5.
正"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五年,同时也是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灾害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各地区、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国也与国际社会一起,共同携手应对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为推动建立更加安全和谐的世界做出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6.
<正>霾虽然自古有之,但是,因为其由"脏"到"毒"的转变而成为气象灾害的新成员。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以及各类灾害的发生规律、时空特征、损失程度和影响深度广度出现了新特点和新变化,突发性、异常性、难以预见性会日显突出,灾害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霾虽然自古有之,但是,因为其由"脏"到"毒"的转变而成为气象灾害的新成员。由于霾出现时的"雾蒙蒙",和其中有毒有害物质对健康的影响,一时间成为了"大气污染"的代名词。所以当"霾"的预报与  相似文献   

17.
正2008年是值得记忆的一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神七"飞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然而,更加令人难以忘记的是,我国在经历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之后,5月12日14时28分,突然发生里氏8.0级的汶川地震,灾害强度之大、破坏程度之重、伤亡人数之多、经济损失之巨、波及范围之广、社会影响之深、应急救灾之难均为历史罕见。科学做好灾区恢复重建规划,将重建美好家园与实现灾区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灾害损失评估结果是重要的依据之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民政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  相似文献   

18.
北京山区面积10416平方公里,其中40%为山洪泥石流易发区。2012年"7.21"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给山区居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给公众和政府敲响了警钟。要进一步加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工作,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台风"温比亚"、台风"山竹"、云南墨江县5.9级地震、川藏交界金沙江滑坡堰塞湖灾害……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我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灾害总是不期而至。2018年我国依然灾害多发,灾区农田被淹,道路被毁,受灾群众的房屋或被洪水冲毁或被地震震裂……为让受灾群众温暖过冬,2018年12月17日,应急管理部、财政部联合召开2018—2019年度全国冬春救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分析研究当前防灾减灾救灾形势,部署安排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每一次灾害的发生,都是对当前已有减灾技术成色的检验和创新的推动。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准确掌握灾害损失,对于应急救援、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十年中,灾害损失统计评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迅速。2014年8月,鲁甸地震发生后,我国第一时间启动灾害损失统计评估工作,通过"地方报""现场核""天上看""模型算"等技术手段,综合得到科学、合理、可信的结果。其中,"地方报"指依据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等规定自下而上报送灾害损失情况,"现场核"即深入灾区开展现场调查,"天上看"指综合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技术手段开展遥感监测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