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锡钊 《黄埔》2008,(1):36-36
我第二军原在怒江东岸守备。1944年5月,总部命我军强渡怒江,配合驻印部队打通滇缅公路,我远征军动用了第二、第六、第八、第七十一共4个军打响了对盘踞在腾冲、龙陵、芒市之敌的歼灭战。  相似文献   

2.
正我今年94岁,江苏宜兴人,黄埔军校本校18期辎重科毕业,陆军机械化学校乙级学员队第3期,驻印远征军坦克教练,战车第7营的少尉排副。我小学毕业那年,日寇疯狂侵略我国,我随父逃难。武汉失守,我们全家在公安县遭敌机低飞轰炸扫射,侥幸不死。西逃四川重庆,经常遇到敌机疯狂轰炸,一次较场口防空洞倒塌,  相似文献   

3.
<正>我的父亲叫罗光辉,河南唐河县人,一生参与了三次大的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我的父亲是远征军第66军司令长官部直辖36师一个通讯兵。1942年随中国远征军西征,途中,驻守云南省龙陵县平嘎(现平达)重镇担任当地驻军电台台长,远征军缅甸战役失利。5月3日至5日,日寇进逼,随军接应挫辱而归的远征军将士紧  相似文献   

4.
王权裕 《黄埔》2013,(1):35-37
1942年3月,日军开始进攻缅甸,企图截断我对外交通线滇缅公路。中国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组成以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的中国远征军,以罗卓英为司令长官,第五军军长杜聿明为副长官,受中国战区参谋长美国史迪威将军的节制,浩浩荡荡,入缅参战。当时,我在第五军所辖新编第二十二师炮兵营第二连当排长。部队由云南的楚雄运入缅甸,  相似文献   

5.
李家荣     
《黄埔》2012,(5):19
李家荣,男,1921年1月出生,91岁,安徽肥西县人,中共党员1941年5月考入中央陆军官校第十八期学员班二总队炮兵一队。毕业后参加中国远征军驻印军,在新一军直属团战车四营、五营、六营均服过役,1945年5月打通密支那后经滇缅公路回国。后在西南昆明至成都、重庆、贵阳一线为抗战  相似文献   

6.
抗战亲历记     
《黄埔》2016,(3)
正撤出北平之后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我东北军不抵抗即退入关中,致我东北大好河山沦入敌手。我就立志投军抗日。1933年春,日军又进犯长城,驻北平的我第17军开赴古北口拒敌。我的同乡廖慷升任该军第2师4旅7团团长.在出发前写绝命书给他的母亲,我和同学袁莹辉知道了此事,被廖慷的爱国决心感动,按捺不  相似文献   

7.
尤广才 《黄埔》2012,(3):36-37
在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时,我收到了黄埔四期同学、中国远征军第五十师师长潘裕昆的外孙晏欢发来的一份中国驻印军缅甸西保战役有功官兵勋绩表附表复印件。表中有时任上尉连长的我、中尉排长丘新江、上士班长陈满奎,因西保战役作战有功予以表彰。  相似文献   

8.
王忍 《黄埔》2015,(2):57-58
在纪念戴安澜将军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会长罗文山将军动情地说:"戴安澜将军是我父亲的袍泽战友,也是我们远征军的骄傲,更是我们黄埔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其实,罗文山先生的父亲罗友伦将军也是一位抗日名将,曾参与了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作战,并先后担任第5军代理参谋长、第49师师长、第200师师长,经历了同古保卫战、腊戌保卫战、穿越野人山、光复腾冲等多场重大战役,为远征军最后成功解放滇西,完成战略大反攻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1943年8月,我和朱键、陈立成同学军校(工校)毕业后,奉命派往第八军。当时,部队驻滇南文山的古木整训,我三人同去参谋处见习,历时半年。1944年春,盘踞滇西松山之敌,扼滇缅公路咽  相似文献   

10.
血洒中缅路     
张牧舟 《黄埔》2007,(3):31-31
1940年5月,我从军政部第二补训总处渝南警备司令部通信营被调铜梁虎峰场军校军官班十一期学习。期间,正逢组建中国远征军,补训总处改编为六十六军。  相似文献   

11.
抗战亲历记     
何淳斌 《黄埔》2013,(1):27-29
受辱撤出北平1933年春,日军又进犯长城,驻北平的我第十七军开赴古北口拒敌。我同乡廖慷升任该军第二师四旅七团团长,在出发前致绝命书给他的母亲,事为我和同学袁莹辉所知,深受廖慷的爱国决心感动,按捺不住胸中对敌人的怒火,一同瞒过父母,北上投军杀敌。我们到了北平时,古北口战事已结束,我被接纳在该团  相似文献   

12.
1949年12月12日,渠县解放。我父亲奉命参加新生政权临时机构——"渠县解放委员会"的组建工作,并被任命为副主任委员。当晚10时许,驻县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50军一部通知我父亲速到司令部。已经等候有  相似文献   

13.
周德蓉 《黄埔》2011,(3):42-43
"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是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华藏山社、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国远征军总指挥卫立煌将军的孙女卫修宁、远征军一一六师师长赵镇藩之小女儿赵晋君、远征军驻印军暂汽一团辎重兵杨毓骧的小儿子杨奇威等参加了重走活动。我们于2010年5月20日上午9点在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举行出征仪式,途经大理漾濞、怒江知子罗,至片马驼峰纪念馆,赶往保山的腾冲国殇墓园、龙陵松山,考察了  相似文献   

14.
我记得那是在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了解放军采用国际通用的军衔体制。我军遵照军委指示于8月份开始了军衔评定工作。当时二十六军军部驻烟台地区莱阳市南五华里的东西赵疃村。在党委书记李耀文同志主持下,召开了军党委常委会议,以  相似文献   

15.
张修忠 《黄埔》2008,(3):74-75
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为阻击日军于国门之外,1942年春,中国组建远征军,由罗卓英、杜聿明分别担任正副总司令,率领精锐部队3个军(第五军、第六军、第六十六军)共8个师兵力达10万人,由盟军中、印、缅战区美籍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全权指挥,协同英军阻击日军,血战近半年。由于指挥不当,部队士气虽然旺盛,前仆后继,但兵力、装备均处于劣势,且缺少空防力量,信息不灵,情报不准,部队分散使用,牺牲颇重,致使击败歼灭日军挽救缅甸战局的希望化为泡影,不得已以突围撤退而告终。  相似文献   

16.
费异常 《黄埔》2009,(2):35-36
1944年宪兵十八团驻湖南。我由军二分校区队长职调该团三营任中尉排长。全团兵力部署为:第一营驻长沙担任宪兵勤务,第二营在岳麓山整训老兵,第三营两个连在衡阳任宪兵队工作。那时日寇的铁蹄已踏入岳阳与我军长期对峙于新墙河。长沙属九战区,是紧靠前线的后方,  相似文献   

17.
李震亚 《黄埔》2010,(1):40-40
1944年春,我国抗战进入非常艰苦时期,由于我东南沿海的港口全部被日寇占领,国际支援的物资不能进入,当时仅靠“驼峰航线”空运部分物资,不能解决战争急需。为此,重庆统帅部决心调集20万大军组成远征军,打通滇缅公路这条国际通道。我所在的第五军炮兵团,亦属远征军序列。  相似文献   

18.
王治熙 《黄埔》2012,(3):24-26
抗日战争时期,陆军七十一军新二十八师属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战斗部队序列。当时我任新二十八师少将副师长代理师长,亲自指挥和参加了攻击松山、反攻龙陵抗日大战。此次战役自1944年3月拉开序幕,于同年8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一切都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9.
冯国真 《黄埔》2007,(4):36-37
日寇在畹町边境最后的一个大据点是回龙山。中国远征军集中兵力形成三面包围,日寇仍作垂死挣扎。我连奉十一集团军司令黄杰面示,深入敌人侧后,以炮火控制通往回龙山的咽喉要道。回龙山之敌已成瓮中之鳖。中国驻印远征军已越八莫,迫近芒友,即将切断九谷日寇的退路,因而九谷之敌心急如火,倾巢出动,想解回龙山之围,  相似文献   

20.
松山战役     
《黄埔》2016,(3)
正我当大队长那时,大概是1944年,每个省要组建远征军一个团。军区调我去当远征军第1营的营长,到潮州去征兵。每个县负责征一个连的兵。我们是广东省远征军第7团,四川的是第5团。征好兵后,就到了曲江军区司令部。从军区司令部坐汽车去衡阳,在衡阳等车等了很久,那时候日本人天天来炸铁路,交通很不方便。然后,来到昆明,在昆明住了10多天后,一团人就坐大飞机去印度。一到印度,部队马上换军装,每人领便装一套,军装两套,同美国军队一样,也分成一等兵、二等兵、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