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一个多身份的香港永久居民,祖籍福建省惠安县,出生在缅甸。12岁从缅甸到英国读书,大学毕业后又到美国留学,青少年时代在英美两国学习  相似文献   

2.
天下     
《人民公安》2007,(15):4-4
3少女自愿去缅甸坐台埋怨民警解救8月初,3名欲到缅甸"坐台"挣大钱的十四五岁的少女被重庆九龙坡区公安分局石坪桥派出所民警解  相似文献   

3.
《黄埔》2016,(3)
正毕业以后,军校准备安排100个男同学、100个女同学到新疆,那时候我想,到了新疆以后就在新疆结婚,一辈子不回广东了。当我到了新疆甘肃交界地的时候,突然通知说杜聿明在缅甸同日本人打仗,需要100个广东的学生到缅甸支援。因此我没有到新疆,而是从西安坐车到四川,经重庆到昆明再到缅甸。当时杜聿明部已经退到野人山了,我们到师部报到,接见我们的是戴安澜师长。他说:"你们是学生,没有打过仗,我们部队已经撤退了,总部也撤退到野人山了,  相似文献   

4.
《今日广西》2010,(3):39-39
中国公民进入缅甸,持外交、公务护照可免办签证。凡持因公普通护照和因私护照来缅甸都需办理有效签证。缅甸驻北京大使馆和驻云南昆明的总领馆及驻香港总领馆受理办理签证的业务。目前中国云南省已经与缅甸在旅游方面实现了互免签证,旅游者可以到当地的旅行社办理通行证。目前缅甸较常用的签证种类为旅游签证和商务签证。  相似文献   

5.
一、商贸文化的兴盛 (一)古代南方丝绸之路 有关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最早记载见于公元7世纪前,当时在史书中略微记载了中国西南地区通向国外的第一条陆上商道:它起于四川成都,途经云南大理、保山、腾冲及缅甸北部,由印度的阿萨姆、孟加拉、北印度以及西亚地区,最后到达大秦(即古罗马帝国).从云南大理到缅甸与印度的道路及里程,在《新唐书·地理志》中都有详细记载.其中,陆上通道主道是从成都出发,南经云南大理后,经永昌到达缅甸,进入缅甸后则分南路和北路两条主道,南路最后到达位于印度东北地区的曼尼普尔;而北路则经腾冲到缅甸密支那,最后进入阿萨姆.  相似文献   

6.
乘飞机从空中俯瞰缅甸古都曼德勒时,远远地,我就望见了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的座座佛塔。 事实上,我们的近邻缅甸在历史上曾是中南半岛上称霸一时的强国,有着辉煌的历史。在雍籍牙王朝孟云王统治时期 (公元1782-1819年),缅甸的封建社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疆域西起当  相似文献   

7.
<正>不知道为什么,至今不见翻译出版奥威尔的文集。所以只好陆续地零星购买散装的奥威尔了。新近买到的是小说《缅甸岁月》,它来自奥威尔到缅甸当5年警察的经历。  相似文献   

8.
寸雪涛 《前沿》2013,(6):117-120
本文从自然环境、经济行业、价值观念、性别差异及战争的常见性等多个角度对缅甸俗语进行了分析,发现缅甸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赋予缅甸俗语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认识和了解这些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缅甸俗语及其生活的土壤——缅甸文化、缅甸社会以及缅甸人民的生活。从另一方面来说,缅甸俗语是缅甸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精粹,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了缅甸文化的深层意蕴和本质特征,是缅甸文化同其他文化进行自我区分及自我识别的符号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缅甸俗语中的文化内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缅甸被称为“万塔佛国”缅甸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全国有80%以上的人信仰佛教。男青年到一定年龄都必须出家为僧,短则三个月,长则超过一年,还有的终生当和尚。因此修建寺庙、佛塔是缅甸人  相似文献   

10.
许利平 《小康》2012,(5):96-97
缅甸民主改革计划和措施让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无论缅甸新政府采取何种民主改革措施,缅甸与西方国家关系如何改善,根本一条在于这些是否有利于缅甸改善民生,是否有利于缅甸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过去许多关于克伦人的起源和早期历史的说法都是西方传教士杜撰出来的.克伦人实际上是从中国古代的氐羌族群中分化出来并迁徙到缅甸后形成的一个民族.早在骠人时期,他们的先民就已经生活在缅甸,并且已经有了克伦这个族称.到了缅人统治时期,今天克伦族的各个主要支系都已经形成,并且已经分布在他们的后人今天分布的地区了.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07,(6)
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和缅甸联邦商务部主办的中国(云南)-缅甸贸易投资洽谈会,3月29日在缅甸最大城市仰光举行.云南省代表团团长、省长秦光荣,缅甸商务部部长丁乃登、缅甸工商联合会主席吴温敏,云南省代表团副团长、副省长刘平,中国驻缅甸大使管木、商务参赞唐海以及滇缅近400家企业代表约800人出席洽谈会.  相似文献   

13.
到滇西旅游,腾冲也是颇有韵味的。腾冲与缅甸接壤,是中印古道上的商贸重镇。这里有高黎贡山原始的丛林,有著名的热海火山以及保留完好的人文风景。到腾冲,旅游过火山热海,逛过珠宝市场,看过国殇墓园,不能不会和顺乡。和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南距腾冲县城四公里。由于历史上道通缅甸,对外交通方便,农业土地有限,因而自明代以来,和顺人就开始到缅甸经商,并在后来的年代里出现了许多雄商大贾和实业家。和顺历来就有中国重教兴文的儒家传统,从前,致富的和顺人往往都会投入资金,选择风景秀丽的地方建佛寺、道观、宗们、图书馆、公…  相似文献   

14.
陈建山 《前沿》2014,(1):207-209
缅甸为了保存自己国家的资源,如国家关系资源等,会主动与美国改善关系,希望美国能够放松对自己的经济制裁,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减少障碍。美国以向缅甸输出民主、自由、平等为幌子,实际上是为了能够在缅甸建立一个亲美政权,对不听话的缅甸进行孤立打压和经济制裁,引起了缅甸政府和公众的强烈愤怒,长期游离于美国为主导的世界体系之外。缅甸的吴登盛组建文官民选政府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执政美国的奥巴马政府看到这些信号之后,放松了对缅甸的经济制裁,调整了对缅政策。这受到了缅甸公众的欢迎,同时也对中国产生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华文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时刻受到居住国政治政策影响。缅甸华文教育一直在历史夹缝中生存发展。缅甸华文教育主存于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近现代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有的特点。本文将对缅甸中小学华文教育的各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进行梳理,总结当前阶段缅甸华文教育发展的主要困难,以期为缅甸华文教育研究者提供必要的研究材料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缅沿边地带历史发展呈现出的波动性和中缅藩属关系的特点,使缅甸崩龙族在历史的大部分阶段与中国王朝国家保持着比缅甸更为密切的联系。这一方面使他们很难建立起稳定的与缅甸历史的关联性和历史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也为他们重新建构自己与缅甸的历史留出了空间。随着中缅边界的变迁,从历史和现实的需要出发,缅甸崩龙族开始逐步建构起与现代统属关系相适应的历史表述,以彰显和缅甸国家的历史联系,在缅甸的历史中找到归属感。这形成了建构崩龙族历史的背景。这种历史的建构,是其重塑国家认同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7.
短讯四则     
泰国逮捕6名缅甸间谍短讯四则据《曼谷邮报》1999年1月匕日报道,在缅甸部队准备展开旱季攻势,围剿泰缅边境少数民族游击队基地之前,却有6名缅甸间谍被泰国边境部队逮捕。泰国军警搜缴了他们携带的3支步枪、l支手枪和众多的子弹。被捕的6人是杨竹的手下,杨竹是缅甸情报工作的一个队长。仰光当局派遣他们到泰国境内是为了搜集泰缅边境少数民族游击队基地及其活动情报,以利缅军旱季军事围剿行动。以色列又欲刺杀萨达姆短讯四则1999年1月17日的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说,去年12月以色列曾精心策划了一项暗杀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行动。…  相似文献   

18.
江仕敏 《创造》2016,(7):20-22
翻开世界地图,寻找中国到印度洋最便捷的通道,目光锁定的必然是西南边陲的云南省,它与越南、缅甸、老挝山水相连,离印度洋近在咫尺,沿边开发开放势必绕不开云南. 云南的沿边开发开放,一直都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从大通道到桥头堡再到辐射中心,沿边永远是前沿、是窗口、是标杆.漫长的边境线和众多的口岸使云南省在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与老挝、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云南大学东南亚文化暨华文文学研究室,成立于1991年11月.该研究室利用云南与东南亚各国接壤和毗邻的有利条件,在广泛研究世界华文文学的同时,着重研究东南亚文化及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室成立以来,先后派出研究人员出访缅甸、泰国和新加圾,搜集有关国家作家的作品和资料.又派出研究人员到泰国讲授汉语,研究泰国的文化艺术.还派人学习缅甸语、泰国语.与此同时.该研究室还先后多次与泰国、新加坡、缅甸、老挝等国作家进行学术交流和资料交换.这些活动,不但加强了与东南亚各国作家的联系.而且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研究室分设东南亚文化、东南亚华文文学、东南亚新闻事业三个研究组.共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1人.研究室成立虽然只三年,但已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到目前为止.已编印了内部资料集17集,翻译了《缅甸诗歌选》、《缅甸小说选》、《缅甸文学论文集》各一本,出版了《东南亚文化论》和《东南亚华文文学论》两部论文集.其中,《东南亚华文文学论》一书,为国家级课题.此外.该研究室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还在国外及省内外报刊上发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07,(6)
3月29日,云南省代表团结束了在缅甸首都内比都的访问,抵达缅甸经济文化中心仰光.当天,云南代表团团长、省长秦光荣分别拜会了缅甸商务部部长丁乃登准将和仰光市市长昂登林准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