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2008,(9):23-24
武汉新港是长江中游的第一深水良港.是我省宝贵的港口资源。将武汉新港建成“内河航运的国际大港口”,对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促进湖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它是发挥武汉综合交通优势、建设武汉交通枢纽中心、增强武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散功能.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及长江流域东、中、西部地区经济互动,构筑武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基础框架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湖北、武汉外向型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优化武汉港口结构、增强武汉港口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湖北目前正在实施的"一主两副"战略中,武汉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使命。这一战略是对湖北"金三角"战略的完善和发展,确立了湖北区域发展和城市带动的总体思路。武汉要努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不仅要带动湖北发展,还要代表中部参与全国竞争,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这是武汉肩负的"中部责任"和"国家责任"。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时期的湖北和武汉工人运动,曾谱写过壮丽的篇章。特别是在大革命高潮时期,武汉成为全国革命中心以后,更是建树过伟大的功勋。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认真研究这段工人运动的历史,找出它的发展规律,总结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汤浅现象"揭示了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同时也有助于分析我国历代文教中心的转移。从历史上看,中国政治经济中心逐步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文教中心也随之逐步南移。文教中心的转移既有政治、经济、文化作用使然,同样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清末,晚清重臣张之洞督鄂18年,推动了湖北武汉的政治经济军事近代化,也促成了文教近代化,构建了领先全国的文教体系,使湖北武汉一度成为全国的文教中心,并反过来推动了他的政治经济军事近代化事业,促成近代武汉崛起以及当前四大文教中心的地位。当前,继承张之洞的历史遗产,进一步夯实武汉当今全国四大文教中心之一的地位,并为湖北武汉乃至国家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仍是今日后继者们念兹在兹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5.
江汉平原是武汉的直接经济腹地,是我省经济发展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江汉平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武汉乃至湖北的发展,江汉平原近几十年发展的滞后,是湖北塌陷的缩影和重要原因。当前,江汉平原面临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机遇,抓住这一机遇,建设江汉平原综合运输体系,构筑江汉平原长江、汉江沿线产业带,构建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城市群,实现江汉平原的振兴,是湖北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心城市作用问题的研究,在武汉起始于80年代初期。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群,发挥城市群的作用,实质上是如何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发挥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群作用,这是更好地加快湖北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这个问题,结合专家们的  相似文献   

7.
仲志余 《世纪行》2010,(2):22-22
<正>(一)尽快制定出台湖北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二)处理好"一个中心"与"一串珍珠"的关系1、继续增强武汉区域城市龙头带动功能。武汉是整个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也是全国沿长江经济带的一类节点城市。就湖北省而言,武汉似乎  相似文献   

8.
唐风 《政策》2000,(Z1)
湖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北招标公司)前身武汉机电设备措标公司(武汉机电设备招标局、湖北省招标中心)是根据国务院国发[985]13号文的精神,由原国家经委经进[1985]586号文批准组建的全国最早的8个专职招标机构之一,具体负责湖北、湖南、河南、江西等省的招标工作。行政关系设在当时作为中心城市的武汉市。后依据国务院[1987]52号文件及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国家经贸委有关文件,武汉机电设备招标公司由企  相似文献   

9.
<正>7月7日,为期7天的2019年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小学生"行读三国"夏令营在武汉开营,来自武汉、台湾两岸各38名中小学生走进三国遗址遗迹,了解三国历史文化。湖北曾是三国激烈争夺之地。据统计,《三国演义》120回中,有70多回发生在湖北或与湖北密切相关,古  相似文献   

10.
正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的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研究所。湖北经济学院成立后,更名为湖北经济学院金融改革与发展研究所,2003年10月改为现名。中心主任为吴少新教授。研究中心以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为依托,集中研究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领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湖北金融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中心设有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制度、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三个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含兼职)39名,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5人。近年来,研究中心紧密联系湖北实际,组织编纂《湖北金融发展报告》、举办"湖北金融发展论坛"、出版《湖北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研究中心重点课题研究报告》等,为湖北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金融决策参考。该中心已  相似文献   

11.
6月的武汉,江城人民以满腔的热情迎接前来参加“湖北武汉台湾周·欧美台商武汉考察周”的150多名台商。6月27日上午,笔者在武汉东湖科技会展中心向蒋孝严先生赠送了著名书画家张善平先生书写的“和为贵”条幅,蒋孝严伉俪当即在媒体面前展示这幅字画。两年前,全国各地台商协会  相似文献   

12.
《政策》2008,(10):1-1
最近.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湖北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标志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我省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活动.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加快湖北富民强省步伐的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3.
提升各城市间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关联程度,对于实现该区域的协同创新和经济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选取湖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4—2016年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关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的空间关联特征明显,网络密度呈现下降的趋势,网络等级、网络效率呈现上升的趋势;(2)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网络结构由"一核(武汉)多次(襄阳、宜昌、荆州、鄂州)"逐渐向"一主(武汉)两副(襄阳、宜昌)"的特征发展,武汉、宜昌、襄阳、鄂州、荆州的点度中心度、中介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值处于上游水平;(3)板块一(仙桃、神农架、潜江、荆门、襄阳、十堰)属于"净溢出"板块,板块二(天门、宜昌、荆州、恩施)属于"经纪人"板块,板块三(咸宁、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属于"双向溢出"板块,板块四(孝感、随州)属于"净受益"板块。应从多途径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空间关联"通道"、增强"一主两副"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和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合作平台的构建等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引导,提升湖北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能力空间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14.
肖安民 《政策》2012,(2):37-40
武汉城市圈是湖北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的龙头和引领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是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核心区域。自2007年12月获批"两型"试验区以来,武汉城市圈加快推进各项改革试验,圈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体制机制创新明显加快,"两型"引领功能进一步释放。  相似文献   

15.
正3月1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飞赴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在武汉期间,总书记考察了医院、走访了社区,主持召开电视电话会,发表重要讲话,给前方将士、给武汉人民、给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进一步指明方向。"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白衣战士是"最大的功臣"在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中,总书记一再强调,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湖北和武汉是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  相似文献   

16.
曾祥林是湖北佳元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和武汉新闻148律师专家团成员,曾获武汉市“十佳律师”提名奖,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是市级文明律师事务所。在一般人眼里,律师就是帮别人打官司赚钱。但曾祥林却不这样认为,他说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才是律师执业活动的  相似文献   

17.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必须以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为突破口,加快建设长江中游交通运输枢纽和物流快速大通道。武汉建设航运中心条件良好,但相比其他竞争城市,既有一定的优势,也面临严峻挑战。武汉航运发展相对滞后,主要原因包括基础设施落后、现代化程度低、航道通行不畅、船舶结构不合理、信息化建设滞后等。呼应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应从整合港口资源,加快基础设施、航道、船舶、信息化等建设,发展临港经济,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加快武汉航运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8.
《政策》2009,(2):F0002-F0002
2003年11月8日,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打造武汉城市固.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天门、潜江等9市构成的“1+8”区域经济联合体,是湖北省产业和生产要素最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9.
借助“两型社会”综改区落户武汉城市圈.曾经与“大上海”齐名的“大武汉”卷土重来,但其范围远超过曾以汉口为中心的商业辐射区域,拓展到被寄予改革厚望的“8+1”武汉城市圈。  相似文献   

20.
1、最近,省委、省政府提出“以武汉为龙头,开放开发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以武汉为龙头,开放开发湖北长江经济带,带动湖北在中部崛起,这一战略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点—线—面”推进的客观规律。这一规律对于江河沿线或铁路沿线,特别是两线交叉点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其效应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