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体要求。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以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战略平台为目标,以国际化、信息化、生态化、人性化和功能复合化为发展方向,立足于服务辐射西部地区,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坚持产城融合、区域联动、高端发展、先行先试,促进金融集聚、总部集聚、商务集聚、商贸集聚、要素市场集聚和人才集聚,推动现代服务业、低碳经济、商务智能和"智慧CBD"发展,努力把重庆中央商务区建设成为要素资源高度聚集、经济高度发达、内陆影响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的现代化中央商务区,建成重庆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目标定位。一是空间布局。重庆中央商务区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由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三大板块构成,呈"一区三核"格局,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二是功能定位。着眼于打造区域性、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突出城市中心区的高端综合功能,以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为基础,以金融、商贸、商务、总部经济、文化创意、旅游服务、信息服务、教育培训以及咨询、会计、法律等专业服务为支柱,着力打造中国西部地区的总部经济集聚区、金融集聚区、高端商业承载区、国际商务交流区、文化创意示范区、高尚生活服务功能区和国际化都市风貌展示区。三是发展目标,到2017年,中央商务区GDP达到1600亿元,其中金融业GDP达到8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00亿元;世界500强企业入驻150家以上,汇聚全球时尚商品品牌2/3以上,年税收亿元大楼50栋以上。到2020年,中央商务区GDP达到2200亿元,其中金融业GDP占到6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00亿元;建成西部地区购物中心、金融中心、商务中心和国际奢侈品消费中心。  相似文献   

2.
渝中区是历史形成的重庆商业中心。区内商贸设施完善,交通通讯发达,产业基础雄厚,产业结构优良,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财力优势,在重庆发展的历史上发挥了不可取代的商业中心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周边城区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商贸设施的逐步完善,渝中区的商业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商业中心地位正面临着挑战。面对竞争加剧的压力,渝中区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危机意识,克服惯性思维,勇于开拓创新,对渝中区的发展思路适时作调整。本文拟就调整渝中发展思路、构建重庆中央商务区间题,谈谈个人的粗浅思考。一、确立渝中区的战略定位,构建重庆中央商务区。构建重庆  相似文献   

3.
重庆北部新区于2001年4月25日挂牌成立,将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都市发达经济圈心增长极和都市风貌展示区,到2010年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即实现年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2000年重庆市工业的规模。设立北部新区是重庆加快推进富民兴渝、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北部新区首批通过了国家验收,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开发建设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4.
重庆北部新区于2001年4月25日挂牌成立,将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增长极和都市风貌展示区,到2010年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即实现年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相当于2000年重庆市工业的规模。设立北部新区是重庆加快推进富民兴渝、努力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北部新区首批通过了国家验收,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开发建设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5.
开创全市发展的新阶段,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我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建设三大经济区”。今后5-10年,三大经济区的核心就是建设都市发达经济圈。如何以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经济增长带和新的经济增长极来支撑这一核心区域,我们认为,经过10年努力,到2010年,要在北部新区、高新区、经开区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即在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750亿元的基础上,完成3500亿元的GDP经济规模。一、创新思路,三区联动,三点辐射,支撑核心经济区重庆作为一个市却相当于一个  相似文献   

6.
渝中区是重庆"母城",重庆政治、金融、商贸、信息和文化中心。区委、区政府坚持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和总部经济基地"两大战略地位,全区3.14万残疾人享受着党和政府的关爱阳光。2011年,渝中区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称号。区残联理事长王力军对记者说,其中一大亮点就是:创新机构运  相似文献   

7.
2004年,江汉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9.39亿元,区级财政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和25%以上。江汉都市特色经济亮点频现,得益于坚持发展商贸金融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和发展高科技和民营企业为主导的现代都市工业。  相似文献   

8.
渝中区朝天门街道地处重庆解放碑中央商务区核缘地带,辖区内有西部最大的综合交易市场,是渝中区乃至重庆市的百货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水陆交通枢纽和旅游观光地区,也是最大流动人口聚集地之一。在这里活跃着一支依法履职,关注民生先进人大代表组。  相似文献   

9.
曾信祥 《重庆行政》2014,15(5):80-82
正重庆直辖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四次大的变化。2000年,构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三大经济发展区"。2005年将这一战略微调为主城、渝西、三峡库区和渝东南"四大工作版块"。翌年,在三大经济发展区和四大工作版块基础上提出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2013年,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继承和创造性地提出了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  相似文献   

10.
人文之城     
渝中作为全域都市功能核心区,如何找准自己的功能定位,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功能价值?市人大代表、渝中区区长、原市规划局局长扈万泰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描绘出一幅幅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崭新画面,令人神往. 核心竞争力 “要深化都市功能核心区建设,必须统筹全区整体功能布局,重视其发展载体.”扈万泰谈到,对渝中区来说,就是要突出解放碑中央商务区的功能和活力,发挥朝天门和化龙桥商务中心的集聚性和影响力,加快大坪商圈发展,增强产城融合和中心区活力,不断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九龙坡区位于重庆主城区西部,是长江和嘉陵江环抱的渝中半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区之一。全区幅员面积432平方公里,辖7个街道、11个镇。2004年度常住人口92.22万人,户籍人口76.15万人。面对西部大开发、重庆直辖等重大发展机遇,九龙坡区将高新技术、城市化、都市农业"三大战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举措,强力推进并取得了显著成绩。2004年,地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重庆市促进中医发展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通报(渝府发[2002]42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02]43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庆特大城市、都市发达经济圈、城市规划区、主城等名称及相关范围界定的通知(渝府发[2002]44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02年安全生产整治工作的意见(渝府发[2002]45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发明协会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国重庆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的通知(渝府发[2002]46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重庆市"九五"期间人口与计  相似文献   

13.
渝中区作为全市商贸、信息、金融、文化中心和水陆客运交通枢纽,教育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一大批开创重庆乃至西南地区先河的教育机构在渝中创办,渝中百年名校林立、积淀厚重,一大批思想开明、影响巨大的名校长、名教师、名人名家在渝中教育化人;一大批栋梁之才从渝中校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天下事     
经济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9万亿元 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比去年增长7.3%。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57亿元,增长8.1%。税收大幅度增长,全国财政收入达到16371亿元,按可比口径增加2400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0  相似文献   

15.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2005年,有关区(市)人民政府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都市工业园(楼宇)建设的意见》(渝府发〔2005〕20号),积极推进都市工业园(楼宇)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促进都市型工业园快速发展,根据渝府发〔2005〕20号文件要求和标准,市人民政府认定以下12个都市工业园为市级都市工业园:重庆凰佳都市工业园重庆上桥都市工业园重庆梨树湾都市工业园重庆大堰都市工业园  相似文献   

16.
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打造渝东北区域性商贸中心,是构建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开县的历史性跨越。本文试从宏观角度,对全速打造渝东北区域性商贸中心提出以下建议。一、以科学的功能定位为前提。提供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支点要把开县建成渝东北区域性商贸中心,必须从开县实际出发,对渝东北区域性商贸中心进行科学的功能定位,为实现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提供战略支点。一是从开县商贸业发展水平看,开县常年集贸成交额6.23亿元,商贸从业人员5.8万人,占全县非农从业人员比重的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在此背景下,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 作为重庆母城,渝中区在2021年年底入选了"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渝中区提出,要把握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都市的发展方向,打造"四区"(现代...  相似文献   

18.
成华区是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中心城区,经过建区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区域经济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到2001年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60022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在成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月11日,雾锁寒江,飞虹氤氲,由澳门、重庆共同投资9亿元人民币建筑的重庆第10座大桥——渝澳大桥正式通车。 渝澳大桥不仅架通了重庆南北的交通,也连结了澳渝两地的经贸往来。以特首何厚铧为代表的138人组成的澳门经贸代表团,在重庆同重庆的企业家亲密接触,叩启了澳门工商界进军西部开发的大门。  相似文献   

20.
渝中区下半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一块含金量很高的宝地。建成下半城传统风貌区,将与上半城解放碑的中央商务区交相辉映,成为重庆两张风格各异的名片,并构成上下半城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