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时期,武汉市各区高举发展大旗,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区级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1999年,全市各区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的42.8%、完成的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全市的27.6%,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武汉市明确提出实现强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全市各区依托优势,把握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区级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各区的负责同志要充分认识到,实路“三个代表”,最终落脚点是强区富民。  相似文献   

3.
区级经济,一般是指大中城市所辖行政区的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中功能和产业门类健全的基础层次。生机勃勃的区级经济是大中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近些年来,武汉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区级经济的活力和实力的不断增强。区级经济的冲击渡,正在武汉凸现,并释放着越来越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4.
一、武汉市区级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改革开放以前,由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武汉市区级经济实力显得还很弱小。就几个老城区而言,1979年,除江岸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1亿元外,其余城区均不足1亿元,汉阳区还只有2354万元,而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各老城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头。1979年各老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江岸区73.8%、硚口区88.3%、汉阳区63.2%、武昌区84.8%、青山区78.2%;同时在13个区,工业增加值都还很小,除蔡甸区达到5773万元外,其余区均在此数以下,江岸区工业增加值为4031万元、黄陂区3402万元、新洲区2148万元、东西…  相似文献   

5.
武汉市的城区经济如何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抓住三大机遇,调整工作思路,给区级经济科学定位。区级经济发展应把握知识经济、加入 WTO 及西部大开发三大难得机遇,解放思想,发挥优势,给区级经济科学定位,以统筹规划、整合和调控好区级经济的发展。每个城区都有自身的优势和  相似文献   

6.
郑勇 《政策》2006,(1):F0002-F0002
近几年来,宜都市努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湖北宜化、华新水泥、深圳东阳光、海南欣龙、国投原宜等5家上市公司和唐山惠达等共16家国内外知名大集团纷纷落户宜都,累计总投资达30亿元,提供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七成以上。2005年,全市GDP达到 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收入5.3亿元,增长46%。 2005年4月,宜都市被授予“2003-2004年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称号。  相似文献   

7.
如何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江岸作为中心城区,就要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把区级经济搞上去。——坚持区级经济跨越式发展不动摇。实现区级经济跨越式发展,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一是从经济的宏观环境看,虽然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趋冷,但中国经济在扩大内需的拉动下仍是一枝独秀,加之,我国即将加入 WTO,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我国西  相似文献   

8.
广州白云区、杭州萧山区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后劲强大。拿萧山区来说,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35亿元,财政收入33.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28亿元)。对比分析,武汉市区级经济的差距主要是工业化水平低。武汉市区级经济要实现飞跃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拉长工业发展这条“短腿”走工业强区之路,唱响工业兴区之歌。  相似文献   

9.
张贵元 《前进》2005,(12):30-31
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经成为摆在太原市各级统战部门和工商联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发展新跨越改革开放以来,太原市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底,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的总户数达9万多户,生产总值达232.43亿元,占全市G D P的36.8%;上缴税金34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28.…  相似文献   

10.
<正>海府〔2014〕9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有关企业:2013年,全市工业战线干部职工以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克服困难,充分挖潜,安全生产,确保了我市工业经济平稳发展,完成工业增加值144.72亿元,同比增长6.0%;全市工业环节入库税收累计完成52.71亿元,同比增长8.8%,占全市入库税收21.7%。工业企业对财政的贡献稳步提升,对推动全市经济平稳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表彰相关企业所作的突出贡献,鼓励企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推动我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区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把民营经济作为区级经济的主体来培植,快了区级经济民营化进程.1999年,全区民营户、民营企业发展到4万多家,从业人员19万多人,年创产值180.56亿元,增加值43亿多元,利润10多亿元,实纳税金6261.5万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54%,上交税收占全区工商税收1/2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塑了新的发展机制,增强了新的发展优势,为加速建设经济强区奠定了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期,我们通过实地走访、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等方式,对全市区级发展区的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近几年来,区级发展区发展特点鲜明、成效显著。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必须尽快解除。 一、基本情况 1992年以来,全市各区在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精神鼓舞下,借我市被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的东风,纷纷建立了各自的经济发展区。经过几年艰苦创业、大胆试验和积极探索,发展区已从创业投入期进入效益产出期。目前,全市已建成区级发展区 16个,规划面积235平方公里,入区企业1587家,2000年实现…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各区全面加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推动了区级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针对结构调整中显现出来的特征和问题,本文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心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统战部门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一)既要注重企业发展规模,又要注重企业自身信誉。到2002年底,通辽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0万多户,私营企业1400多家,从业人员22.7万人,年实现产值97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8%,实现利税3.3亿元,接近全市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优胜劣汰,此伏彼起。一些弱小企业,经不起市场经济浪潮的冲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青州市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入手,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逐步形成了集体、个体、联合体各种成份并存,商业流通、文化旅游、城乡服务等各业并举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199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10.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2%。第三产业的振兴,促进了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93年,全市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3%和74.5%;完成工商税收3.43亿元,财政收入1.79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和48.8%。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浏阳市的个体工商户与日俱增 ,私营企业迅速发展。目前 ,全市共有私营企业 2 16 5家 ,个体工商户 1 9万户 ,从业人员2 4 6万人 ,注册资本 2 0亿元。去年全市非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 6 2 73亿元 ,占全市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的 76 5 % ,创税 7 2亿元 ,占全市财政总额的 80 %。在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如何做好新经济组织中的党建工作 ,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党的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浏阳市作为湖南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他们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不断开辟党…  相似文献   

17.
一、呼市民营经济总体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在中共呼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呼市的非公有制经济始终保持着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态势。据统计,2004年全市私营企业总户数达到11285户,注册资金突破120亿元;个体工商户增加至46575户,注册资金5.9亿元。全市共有23万劳动力在各类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去年,私营企业纳税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9.47%;GDP占全市总量的50%;商贸流通占全市的62%;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55.7%。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市做大经济总量的一支重要力量,吸纳城乡就业的…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江汉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19.39亿元,区级财政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8%和25%以上。江汉都市特色经济亮点频现,得益于坚持发展商贸金融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和发展高科技和民营企业为主导的现代都市工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湖北省老河口市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2011年达到300亿元。全省县域经济排名由49位上升到25位,经济发展达到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水平。老河口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更离不开统一战线作用的发挥。在全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全市通过统一战线这个大舞台,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团结调动一切有利因素.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随着集宁市委、市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高度重视,加之政策上的扶持和倾斜,经过20多年的时间,集宁市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2000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1580户,私营企业264户,注册资金1亿多元;2000年产值23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年上缴税金近3000万元,从业人员约4.3万人,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全市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根据集宁市总体经济战略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今后一段时间内,集宁市非公有制经济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和特点。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