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委内瑞拉是拉丁美洲伟大的解放者、反对殖民主义的先驱——西蒙·博利瓦尔的故乡。今天它又以石油大国而闻名于世,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之一,石油产量居世界第六位,在拉美仅次于墨西哥。自一九一四年壳牌石油公司在这里打成第一口商业性油井以来,石油就逐步成为委内瑞拉的经济支柱,近二十多年来,石油出口收入始终占委内瑞拉外汇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五,占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五。但是,在一九七六年一月一日委政府宣布石油工业国有化之前,这里丰富的石油资源一直受跨国公司的控制,巨额财富为外国资本家所掠夺。  相似文献   

2.
近几个月石油大幅度跌价,对黑非洲石油出口国和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和政治,产生利害迥异的影响。 七十年代石油大幅度涨价以后,黑非洲兴起一股强大的寻找石油热。十多年来,这一地区石油的勘探和开发,从少到多,发展很快。虽然目前黑非洲的石油年产量只有一亿二千万吨左右,仅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大约百分之四,但是,几个发现石油的国家,倾注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开发石油,并一度赚回大量石油美元,使有些国家着了迷,农业遭到遗弃,经济畸形发展,财政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出口。这次油价暴跌,主要石油出口国首当其冲,财政经济受到严重的打击。它们的财政收入急剧减小,发展计划被打乱,经济生活陷入八十年代以来未曾有过的严重困难。尼日利亚、安哥拉、加蓬和刚果四个主要产油国的石油收  相似文献   

3.
王涛 《瞭望》2004,(44)
目前国际油价不断飙升,纽约的石油期货市场已突破每桶55美元。这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油价的第二次飙升,达到了一个高峰。如果油价长期处于高位势必对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对世界所有的国家及全球经济都是一个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南美石油大国委内瑞拉于去年12月2日爆发的全国无限期大罢工目前已进入了第8周。委内瑞拉石油工业危机对国际市场油价及其供求格局的变化所产生的强大冲击波为市场专家所始料未及。 委内瑞拉是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国和第八大生产国,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惟一的拉美成员国。委内瑞拉正常时期的石油日产量达310万桶,日均出口270万桶,其出口配额占欧佩克石油开采限额的11.5%,因此在世界石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委内瑞拉的全国大罢工使其石油工业遭到了灾难性的打击,生产出口一落千丈,燃油加工基本停顿,不仅大量出口合同被迫中止执行,就连国内日均25万桶的燃料汽油供应也无法保证。目前,经过政  相似文献   

5.
新年伊始,人们都在惊呼100美元的油价,但似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此并不担心。 美国表示,高达7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不会用来平抑油价。欧盟也认为,100美元的油价不会成为一场灾难。日本更是没有大的恐慌。回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油价上涨曾导致了西方国家长期的经济危机,欧美甚至联合抵制油价上涨。而如今,类似的油价上涨,却没有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构成明显的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2月11日,纽约油价一度跌至每桶26.21美元,如今,油价已逼近50美元。在三个多月的时间内,国际油价反弹了百分之七八十,这样的"V"型反弹出乎大家的意料。美国减产是重要信号本轮国际油价反弹起始于产油国提出的限产协议。今年伊始国际油价持续深跌,到2月一度跌至12年低点。面对深跌不止的油价,沙特、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集体发声托市,提出限产倡议,提振市场信心。  相似文献   

7.
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三月十四日决定把原油基准价格从每桶三十四美元降到二十九美元,是它在黑云压城的油价战中采取的重大决策。它的成员国将为降价承受巨大的损失,但是,它在艰难困苦的处境中维护了组织内部的团结,避免分裂以至瓦解。降价决定有助于油价的暂时稳定,防止油价暴跌,以免给石油生产国带来更大的损害,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华盛顿专电 今年8月2日爆发的海湾危机,对于本来就已很疲软的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一是加剧了通货膨胀,二是增大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 海湾危机使国际市场油价飞涨,曾一度突破每桶40美元大关(8月2日前的油价为每桶17美元),目前仍在每桶30美元至35美元之间徘徊。这对于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引起美国负责经济的官员和经济学家们的关注,成为美国经济界的热门话题。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中央银行)主席艾伦  相似文献   

9.
2005年国际油价一路蹿升,从年初的40美元左右一桶,猛涨到年末的60美元左右一桶,2005年8月29日,甚至突破了每桶70美元的“天价”。2005年,我国的石油进口将达到1.4亿吨左右,对海外石油的依存度将继续上升,达到42%以上。这意味着我国面临着日益增加的能源风险:如果油价按平均每桶上升18 美元计算,2005年我国将多支付大约180亿美元的费用。我国的运输成本和所有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成本将因此而上升。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人们都在惊呼100美元的油价,但似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此并不担心。美国表示,高达7亿桶的战略石油储备不会用来平抑油价。欧  相似文献   

11.
江红 《瞭望》1984,(30)
石油输出国组织七月中旬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第七十届部长级会议决定:继续执行该组织去年三月伦敦会议关于产量和油价的决议,即石油最高日产量为一千七百五十万桶,标准油价每桶二十九美元。  相似文献   

12.
江红 《瞭望》1987,(14)
今年第一季度,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保卫石油宫价的斗争旗开得胜。世界石油市场已开始从捉摸不定走向基本稳定,欧佩克的官价已被广泛承认。除2月中旬到3月初油价一度下浮外,第一季度大部分时间,世界主要现货油价在每桶18美元以上。美国石油垄断公司的股票价格普遍上涨。  相似文献   

13.
两次重要的世界石油大会此伏彼起之际,国际市场油价已轻松突破140美元 6月29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的第十九届世界石油大会(WPC)有  相似文献   

14.
德黑兰专电 伊朗不愿意在波斯湾开辟第二战场,美国为科威特油轮护航之前是这样,护航之后也是这样。 这是有原因的。它每天出口200万桶左右石油,全部通过波斯湾水路。这个国家又是单一的石油经济,平常年景石油美元占其外汇收入的95%以上。去年油价暴跌,拚命增加非石油产品出口,石油收入仍占外汇收入的86%。根据今年精打细算的采购计划,粮食、糖、茶、油之类基本物资的进口就要花22亿美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5,(35)
关于油价上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陈凤英认为: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油价如果上升到80美元/桶,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是GDP减少0.6个百分点,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GDP减少0.8个百分点,世界经济不会发生衰退。IMF预测,如果今年油价保持在46.5美元/桶,世界经济将增长4.3%。最近,IMF在其秋  相似文献   

16.
油价大起大落过山车,折射出世界经济宏观形势正变得日益复杂、不确定和不均衡 7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一改凌厉升势,开始掉头下跌。纽约商品交易所基准原油期货价格近日一度跌至每桶110美元的水平,与今年7月11日创下的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纪录相比,跌幅近1/4。与此同时,伦敦市场油价和欧佩克油价也持续回落。  相似文献   

17.
60美元-70美元的高油价,考验着我们这样一个正在急速工业化的发展中大国。亚洲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显示,如果油价上涨10美元,并持续一年以上时间,将使中国当年GDP减少0.8个百分点;如果上涨20美元且持续一年,对GDP的影响将是1.5个百分点。而事实上,正如中国经济冷热之辩一样,油价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也从来是见仁见智:有人基于目前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现实,认为油价高企对中国经济影响甚巨;有人则认为国际油市的短期期货波动,不会形成长期高油价现实;有人甚至从另一角度,认为高油价恰巧能激发国内节能潜力,推动替代技术进步。基于此,本刊组织了本期专题报道,以期通过对宏观经济、行业经济、油价形成机制及国内应对策略的探讨,给读者搭建一个了解油价与中国经济关系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日内瓦专电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87届部长级会议经过两天的磋商,7月27日在日内瓦重申了限产促价战略,并决定在今后5个月里提高石油官价,调整产油限额。 进入80年代以来,欧佩克有过两次重大战略改变。80年代初,欧佩克奉行的是限产保价战略,油价接近甚至超过每桶30美元的水平。1985年,欧佩克为夺回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份额,改为推行增产保额战略,结果引起油价暴跌。1986年,欧佩克再次改变战略,恢复限产保价。14年来,尽管国际石油市场上油价时有起伏,但总的来说形势是不错的。今年年初,欧佩克确定的原油参考价格(即官价)每桶18美元得到顺利实现,油价最高时一度达到每桶21美元。  相似文献   

19.
油价走高对世界经济主体——西方经济的影响远小于对依赖石油进口的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20.
新闻回放 2004年,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攀升、暴涨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3月2日油价升至每桶32.48美元后,到10月22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一度上升到每桶55.17美元,国际油价创下了20年来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