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不同温度的加温方法,为探求猪水泡病病毒的热致死点,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材料 1.第一次试验:将猪水泡病病毒株湘3号F_(4~6)鼠毒(系第四代、第五代和第六代鼠毒之混合物,每代取死鼠2~3只)做成1:10的无菌浸出液,接种乳鼠。 2.第二次试验:以湘3号毒株F_(5~7)鼠毒(系第五代、第六代和第七代鼠毒之混合物,每代取死鼠2~3只)做成1:20的无菌浸出液,接种乳鼠。  相似文献   

2.
猪口蹄疫和水泡病在某些地区同时流行,影响生猪生产和出口援外。为了研究解决预防这两种病的联合疫苗,我们用我所培育的口蹄疫A型鸡胚弱毒和水泡病上海龙华系鼠化弱毒作成联合疫苗,进行了初步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甲、安全效力试验 一、试验材料 (一)疫苗: 1.口蹄疫A型疫苗:用我所培育的A型鸡胚化弱毒104和107代,制成含毒10%、含  相似文献   

3.
材料与方法 (一)毒株: 1.口岸毒(简称“C”),采自江苏省口岸镇生猪转运站病猪水泡皮,在猪体传13代,将13代发病猪的肌肉毒通过乳鼠,取第四代乳鼠的肌肉、肝、脾磨碎作种毒。 2.安徽毒(简称“A”),系安徽省送检的病猪水泡液及水泡皮,通过乳鼠1代,取死亡乳鼠肌肉、肝、脾作种毒。 3.吉林毒(简称“J”),系吉林省送检的病猪水泡皮。 4.口岸乳鼠毒,取口岸系乳鼠17代的肌肉、肝、脾磨碎作种毒。  相似文献   

4.
一、猪水泡病乳鼠保护诊断试验 乳鼠保护试验是当前我国诊断本病较准确简便的方法。利用已知水泡病标准乳鼠毒或水泡病标准血清,与自然流行水泡病病猪恢复血清或水泡皮病毒做乳鼠保护诊断试验,方法是选择1~2日龄乳鼠,注射原血清或稀释10倍的血清,每只背部皮下注射0.1毫升,经24小时后连同对照乳鼠每只背部皮下攻击10倍稀释的乳鼠毒0.1毫升,凡注射原血清的乳鼠全保护,对照全死,初步诊断为猪水泡病。  相似文献   

5.
一、试验方法和结果 (一)愈后猪感染性试验:1972年8月10日以五倍稀释的青岛二代鼠毒接种于两头健康猪的后肢肌肉,剂量为每头5毫升。接种后3日(8月13日)两头猪同时发病(蹄部发生水泡、跛行),病后20日(9月3日)跛行消失,破溃面愈合。在9月26日(发病后第43日),将这两头痊愈猪,用2%的福尔马林对其体表进行喷雾消毒,移入另一未污染圈,分别和两批健康猪同圈饲养。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猪水泡病病猪的散毒途径,遵照毛主席“认识从实践始”的教导,我们进行了水泡病猪大小便和血液带毒情况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归纳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材料 1.大便——从人工接种猪水泡病强毒而感染发病的猪群中挑选6只。分别于接种之后5日、11日和18日各宰杀2只。宰杀后剖腹取出内脏。随即从直肠内先挤出一部分大便弃去,然后才挤出一部分大便盛于洁净的塑料袋内。将两只猪的大便并在一起,并且冷冻贮藏。作为检验材料。  相似文献   

7.
一、长深系毒株的选择过程 (一)种毒来源:这个毒株是从湖南长沙起运的猪只,抵达广东深圳后从发病猪中采集的水泡皮,由广东省农业局诊断室定型为猪水泡病病毒,是长沙来的猪,深圳采的毒,因此我们简称之为“长深”系毒株。 (二)种毒适应的鼠龄:将水泡皮作1:10稀释,加抗菌素处理后,分别接种1~3天龄,5天龄和8天龄乳鼠各一窝(每只颈背皮下注射0.1毫升),1~3天龄及5天龄两窝乳鼠  相似文献   

8.
(一)攻毒方法 第一次试验用济南系(Z51代)猪气喘病枝原体冻干强毒。由上海畜牧兽医研究所供给,攻毒剂量为1:250稀释,每头猪5毫升滴鼻感染。第二次试验用济南系(Z52代)强毒,攻毒剂量为1:200稀释,每头猪10毫升滴鼻感染。 (二)药物与用法 1.蟾酥注射液:为0.5%的水溶性蟾酥提取液加30%的甘油制成的针剂,每次按10市斤体重1毫升剂量颈部肌肉注射,每天一次,连续3天为蟾酥三针组,连续4天和6天,分别为  相似文献   

9.
一、种毒 制造猪水泡病血清抗原的种毒对血清质量有很大关系,种毒毒力强,才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性能。我们所使用的种毒系我厂猪水泡病爆发高潮中,采取数头典型病状猪之水泡皮材料,经过乳鼠继代培育而成。通过近几年来实践证明,种毒毒力强(毒价在10~(-9)~10~(-10)),抗原性能好,乳鼠反应规律而稳定,完全合乎制造血清抗原的种毒要求和标准。  相似文献   

10.
1974年7月,我们从陕西某肉联厂分离出一株猪水泡病野毒,经适应乳鼠继代和理化性能测定,证明该毒株性能较好,并定名为陕西Ⅱ系毒。之后。我们用其制作了三批全鼠灭能苗。并以新鲜苗及在4℃环境下经2个月的保存苗接种猪,进行了安全性和免疫性能的观察试验。 (一)疫苗种毒:种毒系猪水泡病陕西Ⅱ系毒ME_5,用两日龄乳鼠测得毒价为10~(-8)。 (二)疫苗制造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得出A、O型牛源强毒对牛、猪、实验动物(乳鼠)的病毒滴度如何?给以后攻强毒时打下稀释基础。 一、O型阿克苏系F_(30)牛源强毒对牛、猪、乳鼠之毒力测定:  相似文献   

12.
(一)被检病毒液的制备:将送检病料洗净、称重、研磨,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作1:5~1:10的悬浮液,在4℃浸出一日夜,或在室温浸出1~2小时,振(氵易皿),以3000转/分离心10分钟,其上清液即为被检的病毒液。 (二)乳鼠血清注射:用五窝2~3日龄的乳鼠,每窝10只,以一只母鼠哺乳,分别注射已知的猪水泡病及口蹄疫A、O、C、ZB型五个血清。每窝注射七只,留三只不注  相似文献   

13.
一、猪水泡病感染途径试验 蹄部外伤是猪水泡病的主要感染途径。但是,我们在调查猪水泡病流行病学时,发现流行本病的猪场和农场,发病率并不低,而这些猪只并不象商品猪那样外伤多。但有关其他感染途径试验的报道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感染途径,以便更好地控制和扑灭此病,我们进行了以下的试验。 (一)种毒:南京肉联厂提供的南京系水泡皮和水泡液。水泡皮磨细后加入等量水泡液  相似文献   

14.
(一)水泡皮 1.牛应采取舌表面的水泡皮,在采取不到舌面水泡皮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蹄叉及蹄冠部的水泡皮;猪采取蹄叉间、蹄冠部或鼻镜部的水泡皮,不应该采取蹄踵部角质化表皮。 2.水泡皮必须同时采自几头牲畜,数量在10克以上,放在消过毒的瓶子内。 3.水泡皮采取新鲜成熟、未破裂无异味的致密组织,不要破裂、溃疡、易碎,腐败的水泡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目的,在于明了口蹄疫与猪传染性水泡病之体温、心脏病理有否不同,以求在区别二种猪的水泡症候之传染病时有所借鉴,故做此试验。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6.
在猪水泡病仔猪脏器灭能苗试制成功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细胞毒灭能苗的研制工作现对前一阶段工作作一简单的小结。 一、细胞系的选择 (一)用猪水泡病资阳系乳猪30代毒(ZYP_(30))接种PK-15和IB-RS-2两个猪肾传代细胞系的单层细胞,连续适应3代后,获得了在PK-15细胞系上适应3代的ZYP_(30)PK_3和在IB-RS-2细胞系上适应3代的2YP_(30)RS_3两个细胞毒。分别用同源细胞测定这两个  相似文献   

17.
用抗弓形虫McAb(3C_1)经纯化处理,免疫兔,制备多克隆抗-Id抗体(Ab_2)。用M-206佐剂制得抗-Id疫苗,免疫猪和小白鼠;Ab_2免疫剂量:猪31.75mg/头,鼠2.5mg/只。免疫后7天测抗体效价1:4、28天1:64(IHA)。28天用弓形虫强毒(GJS)按10~7/头(猪),10~3/只(鼠)活虫攻毒,结果免疫猪无明显临床症状,体温呈—过性反应(41.2~40.2℃,3天或不明显低烧);对照猪(未免疫)持续7天高温(41.8~40.4℃),表现废食,静卧无神。攻毒30天后剖杀,分离病原,分虫率2/5(免疫猪)、1/1(对照猪)。免疫小鼠攻毒后存活率40%(4/10),检虫率100%; 对照鼠全部死亡(5/5)。证明抗-Id抗体作为无弓形虫病原替代物,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力,可保护猪、鼠经受强毒攻击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弄清猪传染性水泡病的同群猪和发病后不同时期的病猪肉尸的带毒情况,以便为预防和扑灭本病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项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一、步骤与方法 (一)材料来源:1972年10月6~8日在长沙肉类联合加工厂生猪仓库的发病猪群中分别采取下列各组材料。 (二)分组和取样:根据猪水泡病发病的病程,采取五个不同时间的病料,共分五个组:即(1)水泡期组(进库5天的发病猪);(2)水泡破裂期组(进库10天的发病猪);(3)  相似文献   

19.
A型细胞组织培养弱毒(即APK弱毒株),在培育过程中,曾先后多次用猪作过安全和免疫试验;根据注射同批苗对乳猪的试验(13日龄哺乳猪),接种2.0毫升,其中2头各三蹄出现水泡,观察14天,没有发现死亡。将细胞毒通过乳兔造苗(含毒10%)接种带仔母猪,剂量为6.0毫升,在观察14天中,鼻镜、上唇、四蹄、乳房均无反应。对50~60天的  相似文献   

20.
1985年6月,我们对中和抗体监测做了改进,采用混合血清测定猪瘟抗体,既省时省力,又扩大了监测面。 (一)材料 1.试验猪:选群众自养的免疫过2次的猪15头(分成3组),免疫过1次的猪5头为1组;另选群众自养的未免疫猪2头,作为对照组。试验猪均为50~80日龄的仔猪。 2.试验兔:为1.5~2公斤体温恒定的健康家兔。 3.猪瘟兔化弱毒:系农牧渔业部南京药械厂提供的猪瘟兔化弱毒单价苗,1984年6月5日出厂,批号为110-2,经兔传代复壮而得。使用前用敏感家兔测定其最小感染量(M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