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文化自信,这充分表达了他的文化战略思想。坚持"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热爱、坚信与固守。"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积极践行文化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围绕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将坚定"文化自信"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的第四个自信,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成为其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文化基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鲜明特征及价值取向,都有着重要的浸润滋养作用。在马克思主义引领作用之外,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脉作用,不仅有利于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而且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自信,并坚持走好这条道路。  相似文献   

4.
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无法回避自己的传统,现实是历史与传统的现实,发展是在一定程度上基于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构并非无根的浮萍,受中国文化传统供给和滋养兼具融合外来文化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挖掘和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构中的三种"文化传统",对于夯实文化自信的民族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以及积极吸收外来文化有益养料具有重要意义。三种"文化传统"具有内在关联,统摄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之中,融汇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毛胜 《党的文献》2021,(2):46-55
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决策部署,必须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文化自信的科学内涵、重要地位和实践要求.要正确认识我们建设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确认识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关系,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何以可能;要正确认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何以重要;要正确认识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的精神状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刻理解文化自信何以坚定.  相似文献   

6.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深厚的革命文化、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固基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发挥大别山老区"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重要发源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弘扬"大别山精神",打造红色文化传承高地,促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地生根,增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7,(12)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并且进一步阐释,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见,文化自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力量。正确认识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并列,从"三个自信"上升为"四个自信",把党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境界,进一步开创了文化繁荣发展新局面,谱写了文化强国新篇章。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依据,意蕴丰富,立意高远,对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个重大理论创新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同时,要把握好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发展、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三个重大关系,才能更好增强文化自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讲到文化自信。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文化处于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1.
文化自信是当代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应在探寻文化自信的源泉基础上,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看待外来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信是当代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应在探寻文化自信的源泉基础上,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看待外来文化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信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过程中,继"三个自信"以来提出的重大命题。文化来源于历史,文化自信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文化的集中表达就是价值观的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高度体现了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不是空穴来风,它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红色革命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的提出对于推动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6,(10)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和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重大理论创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  相似文献   

15.
政治信仰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自信"的新路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化自信的要求,并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重申了"四个自信"的重要性。在"四个自信"教育基础上,重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坚定不移地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从中华文化的内在结构与现代功能来看,文化自信的"根"是传统优秀文化精华"、本"是革命文化精神"、魂"是马克思主义。赓续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和理论源泉。坚定文化自信的逻辑进路,重点在于树立理性包容的文化心态、坚持科学的文化创作导向和建构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党建》2017,(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高度重视文化自信这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使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进一步激发并汇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的磅礴伟力。深刻认识坚定文化自信的内涵意义,进一步坚守文化理想,强化文化担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深刻把握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正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习近平为何如此重视文化自信?我们提出"文化自信"的底气何在?又为何要践行"文化自信"?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那么,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  相似文献   

19.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对人成长的影响力毋庸置疑。革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文化自信语境下加强大学生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革命传统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助于激励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探索和研究。文章在论述文化自信语境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的同时,重在创新大学生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党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主体与核心,深刻改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光辉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