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2015,(5)
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治理主体,对建构社会治理"新常态"具有重大的功能意义。在当前社会治理体制下,管理制度、资源结构、参与制度的行政化倾向使之难以获得独立性。社会组织内部的治理结构缺陷、自我治理能力欠缺导致其自治机制运行不畅。独立性与自治性的二元困境要求我们要以法治化与自治化为基本路径来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建构社会治理"新常态"。法治与自治是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合法性与有效性二元逻辑互动的结果。两者并立共存,从而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统一的二维特征。要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就要统合法治与自治方式,共同推进政府改革与社会建设,实现政府依法行政和社会组织依法自治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志愿者行动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这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指明了方向.创新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志愿者行动积极参与,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并塑造公民核心价值理念.而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社会文明观念融合的志愿精神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增强了国家治理的软实力,是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价值基础.由志愿精神支撑的志愿者行动是公民参与现代治理体系的重要表征之一,并激发社会治理活力、搭建社会协同平台、拓宽公众参与渠道、促进健康文明生活、塑造友善互助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社会组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当前,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依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何使社会组织更好的发挥作用,必须着重从构建和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相关机制入手解决。  相似文献   

4.
《理论导报》2014,(1):58-58
正参考思路:(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5.
社会组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社会组织更多地参与到社会治理当中,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法律保障不完善、社会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都使得社会组织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未能发挥其作用和功能。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应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理念,明确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应发挥的职能和职责,加强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和引导,促进政府购买服务的规范化、合理化,促进社会资源的整合,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构建社会各方协同发展的社会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6.
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在社会治理中面临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治理体制尚待完善、治理方式落后、治理人才匮乏等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对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予以深化:应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全新治理模式;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打造公共安全体系,维护社会安定有序;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为社会治理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丁元竹 《前线》2013,(12):42-4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这昭示着中国的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8.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和依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这标志着我们党充分认识到政府不再是社会治理的唯一主体,社会组织也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  相似文献   

9.
郝丽  王波 《理论学刊》2023,(1):163-169
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作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与实践方式,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当前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中还存在参与主体、参与渠道、参与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亟需不断完善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现机制,包括利益机制、组织机制、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0.
徐炜  刘博维 《求实》2024,(1):71-83+111
社会动员是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渐增强,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基层治理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发挥社会动员的独特优势,积极引导社区居民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社区治理,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当前,在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过程中,社会动员行动范式表现出分类精细化、机制结构化、逻辑明晰化等鲜明特征,在利益选择、社区资源、归属感、社会力量等方面面临动员困境。亟待通过社会动员理念重塑、社会动员共同体构建、社会动员技术更新、社会动员资源整合和社会动员抗逆力提升等,提高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社会动员效率,同时,准确把握社会动员的适度边界,实现居民参与基层治理与社会动员在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何绍辉 《学习导报》2014,(14):13-14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今后湖南将采取哪些措施,创新社会治理,增强社会活力呢?转换思维: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需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首先要转变治理理念。强调各方参与、共治互动,突出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强调综合治理,打好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的“组合拳”:突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积极推进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人类社会治理方式发展规律,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面临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社会组织发展滞后、公众参与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共同体精神缺失等挑战。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须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治共享等原则,加强政府治理能力、发展完善社会组织、提升公众参与意识、培育共同体精神。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公众参与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应从公民素质、公共意识、制度规则等方面着手。现实情况下,我国公众参与社会治理中存在着诸如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制度供给不足、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法律保障不够健全、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不强和能力不足、社会组织发育不够成熟等诸多困境。因此,公众参与社会治理需要在制度安排、组织架构、法律契约等方面加强政策激励。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方面解放思想、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兵团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改变,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整体性、全局性的社会变革,给兵团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带来了种种挑战和压力。为促进兵团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急切需要社会组织有效有序地参与社会治理,激发社会活力,增强社会凝聚力,逐步构建一个社会协同、公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历经几十年的社会实践与发展,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凸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系统治理、依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类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上海市闵行区立足现状,通过党建搭台,探索"两新"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及方法,推动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开始迈入发展的新时代,社会组织被赋予了新定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社会组织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成为新时代全方位参与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一、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关系(一)新社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际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治理主体日渐多元化对基层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此,中国共产党合理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对于和谐社会治理体系的形成就显得相当重要.在基层社会,党是通过党组织的活动,领导和参与社会治理的.因此,基层党的建设必须创新基层党的领导方式;创新社会治理组织方法体系;创新社区服务机制;创新社区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5,(4)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的改革要求。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和依托,在参与社会管理、改善社会治理结构、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承接部分政府职能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