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打加入村里的养羊合作社,俺们坐在家里也能分钱,特别感谢村党支部!"唠起脱贫经历,65岁的王珍脸上"乐开了花"。王珍是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镇蜂蜜沟村村民,因长期患病失去劳动能力,仅靠亲属贴补和政府临时救助金维持生计。事实上,王珍家的情况在蜂蜜沟村并非个例,全村共292户、129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51户、384人,是省级贫困村。"村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蜂蜜沟村党支部书记林凤武说。近年来,村党支部坚持以脱贫攻坚为主业,  相似文献   

2.
正武强县周家窝镇止方头村有126户、548人,驻村工作队入驻前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12人,贫困发生率2.2%。自2016年工作队入驻以来,全体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始终坚持下沉一线,将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让贫困户认可,非贫困户满意。2017年止方头村脱贫出列,2019年贫困户全部脱贫,脱贫户人均年收入6791元、村集体年收入5.5万元;武强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被  相似文献   

3.
正张家口市赤城县张四沟村位于雕鹗镇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总控面积19331亩,现有耕地面积991亩,人均耕地2.2亩,退耕还林面积1590亩。全村178户,437人;常住人口132户,29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289人。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897元,实现整村脱贫出列。一名好书记带领村民致富。张四沟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崔永富2012  相似文献   

4.
正八月的辽西大地,草木葱茏,瓜果飘香。8月15日,记者时隔三年再次来到锦州市义县稍户营子镇五台沟村采访驻村第一书记李红冈。2017年7月,在出色地完成了五台沟村的脱贫任务后,李红冈结束了驻村工作,调任辽宁省扶贫办督查考核处处长。今年5月,李红冈再次响应上级号召,重返五台沟村驻村参与乡村振  相似文献   

5.
正4年前,我到义县五台沟村任扶贫工作队队长兼村第一书记,用3年时间完成了五台沟村脱贫攻坚任务。今年4月,响应省委、省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我再次到五台沟村担任第一书记。几年来,我和扶贫工作队的同志与全村党员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每月驻村时间都在27天以上,元旦、春节、中秋都与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06,(10)
通化市二道江区建设局党委自实施"联乡包村万户脱贫"工程以来,多次带领相关部门到局所包保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品。为从根本上改变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贫困状况,局党委针对包保村和户的实际困难,采取了"一个领导带一个部门包保一个贫困户"的"三个  相似文献   

7.
高俊 《云岭先锋》2017,(10):28-28
在宣威市东山镇恰德村,一片1000多亩的食用蓝莓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这片蓝莓,寄托着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恰德村有1070户3780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村党总支通过精准识别,确定贫困户125户433人,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贫困户55户189人。面对脱贫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都江堰市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开展以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对口帮扶乡镇、村,党员干部对口帮扶贫困户为主要形式的"党建帮扶工程",帮助困难群体脱贫解困.44名市级领导、600名副局级以上领导、2173名机关干部与29个示范村、29个相对缓慢村、690户农村贫困党员户以及1478户特(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2005年,250户特困户脱贫,人均增收308元,相对缓慢村人均增收209元,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500余元,比上年增加190元.  相似文献   

9.
在深入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中,镇沅县田坝乡组织人员深入组户,层层筛选,找准困难人群,摸清其致贫原因,并认真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档”要求,因人制宜、因户制宜、因地制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研究制定“五个一批”脱贫措施,在实际脱贫过程中不断对各项脱贫措施加以完善。图为工作人员逐一询问群  相似文献   

10.
王进 《当代贵州》2016,(49):62-63
朝阳村位于石阡县青阳乡东北部,为精准脱贫一类贫困村,总面积18.82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组204户804人,有党员18名,多为仡佬族、侗族,全村共有耕地873亩(其中田384亩),人稀地广,地势陡峭,林木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油茶、畜牧、中药材等产业.该村现有贫困户55户171人,脱贫措施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6户63人、社保兜底脱贫13户18人、发展教育脱贫16户56人、发展生产脱贫10户34人,2016年脱贫15户55人,力争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  相似文献   

11.
正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杨林村位于宽甸县东部山区,近年来,杨林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63户19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实现整村摘帽,村党支部被授予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集体产业带民富。杨林村以"支部十基地十贫困户十企业"模式组建村集体发展蓝莓、养牛等6个脱贫产业合作社,建成以蓝莓为主的4个产业基地。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和在基地打工的方式,在获得稳定的保底收益的同时,还能通过劳动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上半年,刘为创办的合作社通过发展生产,为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历年脱贫户共增加现金收入近4万元,通过社会扶贫等多种形式为5户贫困户筹集资金10余万元。9月10日,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公布贵州省扶贫攻坚奖表彰名单,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刘为荣获省扶贫攻坚"奉献奖"  相似文献   

13.
正上东峪村是岗南水库移民村,全村总面积4425亩,其中山场3800亩,耕地280亩(人均0.67亩);现户籍人口为131户、425人。去年以来,在市县乡的正确领导下,上东峪村坚持扶贫项目规划实施远近结合、点面结合,扶贫和扶智相结合,突出发展扶贫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健全体制机制,努力实现贫困村和贫困人口"2016年整体脱贫、2017年巩固提高"的目标。2016年,全村共有42户贫困户、120人脱贫出列,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还剩1户1人,贫困发生率由之前的  相似文献   

14.
正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镇车新村是少数民族聚居村,也是省建档立卡贫困村,坐落在美丽的关山脚下。全村有443户、1583口人,村党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有党员53名。几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群众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冷棚葡萄产业为主的脱贫致富之路。2016年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实现2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彻底"摘帽"。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盘县马依镇螳螂村党支部瞄准全村270户贫困户"精准扶贫",采取"1+2"模式(即1户贫困户喂养2只种兔)在不到12个月的时间让270户"贫困户"变成"小康户"!"贫困户"缘何"一夜暴富"?原来,螳螂村"贫困户"喂养的兔子繁育能力极强,每只种兔一年至少可以生产50只兔子,通过"兔子生兔子"的产业链,一年内可以出栏400只肉兔,按照订单式150元/只计算,一年可创收60000元。"最多到2016年11月,我们就可以让270户贫困户脱贫奔小康,下一步,党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不是驻村,李红冈也许永远不会知道锦州市义县稍户营子镇五台沟村这个地方。坐落在大山深处的这个村子共有居民236户,其中贫困户有204家。当李红冈以驻村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的名义踏上这片土地时,村民没有表现出些许的兴奋——谁也不相信,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贫苦生活,会因一个人的到来开始转变。但这个人来了,就是43岁的李红冈。省城来的自家人李红冈是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副调研员。听说将  相似文献   

17.
扶贫帮困     
四团工会为贫困户“造血”周爱萍农一师四团工会坚持把扶贫帮困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以团场产业化项目为依托,对贫困户实行政策扶持、项目扶持、科技扶持,在承包经营上优惠贫困户,在引进项目时优先贫困户,在生产服务中优待贫困户。进一步落实团党委的领导责任,形成指挥体系;落实相关部门的帮抉责任,形成服务体系;落实基层工会的结对责任,形成工作体系;增强“造血”功能,做到帮一户富一户、资金不断收入增。近两年,共扶持贫困户127户,工会干部拿出帮扶资金13.6万元,团工会提供扶贫贷款105万元,脱贫76户,脱贫户达60%。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7月,李红冈和驻村工作队正式进驻五台沟村。当时的五台沟村散、乱、脏、差:没有固定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村民活动场所;"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土路严重阻碍了村民致富的脚步;3.26公里长的河道垃圾满地,臭气熏天;因地处偏远,村民就医困难……李红冈和工作队驻村后,短短的一年时间,五台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邻村羡慕的幸福村,他们都知道,这一年,五台沟村来了  相似文献   

19.
正初夏的辽西大地,芳草碧绿,万物生长,处处充满了勃勃生机。为落实"精准扶贫"精神,6月2日,党刊集团10个党支部的代表在集团领导的带领下,来到驻村帮扶联系点——建昌县王宝营子乡安子沟村,与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活动之前,王宝营子乡党委书记石玉奇向集团一行人简要介绍了安子沟村的自然情况及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石玉奇说,安子沟村是干旱少雨、平地少、坡地多  相似文献   

20.
正趄柳树村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赵川镇西部,一栋栋村舍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充满唯美自然的田园风光。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村探索将党员凝聚在脱贫产业上、党的活动融入在精准脱贫工作中,走出了一条"抓党建促脱贫、抓好脱贫促党建"新路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抓党建唤醒新动能趄柳树村全村常住人口1955人,其中党员80人。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组以乡村振兴建设为主线,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