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贪官笑话     
《党课》2012,(11):79-80
一些在民间盛传不衰的古代贪官笑话,不但充满了智慧,而且不乏讽刺和幽默,在令人发噱的同时,更令人得到启示和感悟。 明知故犯 贪官作奸犯科,尽管时间有早有晚、情节有重有轻,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明知故犯。《太平广记》中有一则关于贪官的笑话,名为《智短汉》:唐则天朝,大禁屠杀。御使娄师德使至陕,庖人进肉,问何为有此。庖人日:“豺咬杀羊。”师德日:“豺大解事。”  相似文献   

2.
舒炜 《先锋队》2012,(27):18-23,1
贪官落马,大快人心。每查处一名贪官,人们除了关心贪官贪了多少、如何贪腐外,自然更想知道他会有什么结果。《且看贪官落马后》,不管贪官会咬出谁,如何立功,为何翻供,还有他们服刑中的那些事……但可以断定的是大部分贪官将永远失去纸醉金迷的生活,住进只有小窗小门的牢房,永远,至少是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安睡在家中柔软的床上。  相似文献   

3.
“贪官大多出身苦”被作为一个特点提出来,最先于去年7月25日《检察日报》署名周建达的文章《贪官的八大特点》,随后又被作者兰帆几乎全文引用并刊登在《青年参考报》上,再后兰帆的这篇文章被《政工研究文摘》2000年第五期摘录。此语先后被三家报刊(笔者所看到的)刊登,可见其影响力和影响面。笔者认为,“贪官大多出身苦”作为贪官的一大特点,不仅提法很不妥当,而且可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对“贪官大多出身苦”提出质疑,目的在于澄清是非,正本清源。为郑重起见,现将周建达《贪》文中对这一特点的文字原文抄录:“六是贪官大…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9,(12):57-57
孙建清在10月13日的《检察日报》上撰文指出:细读贪官悔过书,发现当代贪官多才子,庶几可称雄文坛。湖北省黄冈市原副市长操尚银当庭流下悔恨的泪水,念出了自己所写的《悔恨诗》:“忘其宗旨,触其法律,悔其自己,伤其亲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做其新人。”很有“修辞格”呵!广西壮族自治区责港市原副市长李乘龙在绝命前写过一首诗:“钱遮眼睛头发昏,官迷心窍人沉沦。  相似文献   

5.
邵道生 《廉政瞭望》2004,(11):11-11
“不准发杂音”,这是《廉政嘹望》第9期在《贪官杨毓培的磁场效应》一文中,披露收受了巨额钱财的南充市高坪区原区委书记杨毓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6.
王巧捧 《廉政瞭望》2013,(24):20-22
大多贪官落马前,负评缠身,被调查的传闻也在私下流传,如本刊今年第22期封面报道《贪官“出事”前》所总结,这些贪官出事前会有一些兆头。但从郭有明事件的调查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坊间不少人对郭有明落马感到“意外”。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看了几篇关于贪官心态的文章,发现一个共性——“出事”前,几乎所有贪官都有从噩梦中惊醒的经历.四川省彭州市原市委书记陈家荣在《悔过书》中写道:“第一次收到包工头的钱后,我每到夜深人静时,都为自己汗颧,既兴奋又害怕,收到的钱财一分也没敢动,且日夜为这些钱财忐忑不安.”其实,受贿后忐忑、心惊的贪官不仅陈家荣一个.“自走上腐败之路,就再也没有过消停日子,虽说不上惶惶不可终日,也是整天提心吊胆.”这已成为贪官们的普遍心态.以陈家荣为例,他们怕的东西确实不少.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一批"大老虎"落马,一些贪官的细节陆续被曝光,比如非五星级酒店不住,入狱以后还摆谱想自装空调等。其实不仅现代,古代也如此,那些大大小小的贪官,总有那么些细节,被记录下来。之贪贪官之贪,贪财、贪名不一而足,但往往贪财占首,其姿态手段让人切齿。《太平广记》记载,唐朝裴佶小时候,其姑夫在朝为官,清名在外。姑夫有一次退朝归来,深深叹着气  相似文献   

9.
<正>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剧中,贪官"丁义珍"外逃美国。他原本以为从此将逍遥法外,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这位曾经的"副市长"却只能躲在阴暗的小旅馆,被迫到酒吧扫厕所,近在咫尺的妹妹不敢联系,行踪暴露后又被人胁迫送往旧金山继续做苦力,失去人身自由。外逃贪官的逃亡生活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丁义珍"。  相似文献   

10.
假如贪官走上舞台,一准没人说他们是贪官。因为他们的服饰扮相,唱念做打,都俨然一副清官模样。先看唱词和念白。真正的戏剧中人物,扮贪官污吏者,一般都是道出或唱出自己是贪官。比如《四进士》中的田伦,求信阳府道台顾读枉法徇私,一边写信一边唱道:“上写田伦顿首拜,拜上了信阳州顾大人……三百两纹银押书信,还望年兄念弟情。”多直白!现实中的贪官可不这样,他们嘴里说的 ,笔下写的,可都是清正廉洁的词儿。比如肖作新,1999年1月3日正式当选安徽阜阳市市长,当天答记者问曰:“要坚决惩治腐败现象,严厉查处贪污受贿、弄权渎…  相似文献   

11.
8月24日《检察日报》刊登了一个贪官写给家人的一封信。贪官名叫于兴昌,吉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原总督学(正厅级),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12.
严惩贪官     
夫子  贺文生 《先锋队》2014,(10):27-27
惊慌了贪官 你已寝食不安 失眠了贪官 你已坐在针毡 国徽庄严 利剑高悬 你那贪手随时可能被斩  相似文献   

13.
贪官之潜伏定律:之一、潜得越久的贪官越难查。一是贪官有经验了,手段更狡诈;二是事隔多年,很多线索也不好查。倒是一些新手贪官更容易栽,或是新近发生的腐败更容易暴露。因此案件突破,往往从新开始。之二、贪官官职越高潜伏期越长,小官的潜伏期则相应较短。官位越高,腐败手法越高明,背景越强大,查处难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14.
贪官的理由     
在审判会上听贪官忏悔,在法庭上看贪官表白,在其它场合听贪官作解说,常生出对贪官的可怜、可悲、可恨乃至可笑之感。其中,最让人感觉有话要说的,当数听到贪官为自己的丑行所作的辩解。广东省翁源县委原书记黄福印卖官受贿被查处后,在法庭上说自己贪污受贿是社会风气使然,在这种风气面前,“自己也不能免俗”。正是因为这个  相似文献   

15.
<正>8月24日《检察日报》刊登了一个贪官写给家人的一封信。贪官名叫于兴昌,吉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原总督学(正厅级),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16.
大话贪官     
贪官是个什么样?可以说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样子。但无论谁看,除了可恨、可怜就是鄙视,即使是贪官看贪官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7.
苏北 《共产党人》2006,(23):54-54
贪官,古今有之,但古今贪官都不一例外地与“权”、“钱”、“淫”、“盈”四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权”。古今贪官,首当其冲的就是贪权,没有权,贪官们就不可能达到贪脏枉法,欺压百姓的目的。有权,使有了一切。于是,贪官们削尖脑袋,钻天入地都要弄到“权力”。他们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玩弄权术于股掌之中。  相似文献   

18.
杨敏 《求贤》2012,(2):51-51
在央视播出的《新闻调查》节目中,此前落马的一批足坛官员亮相。谢亚龙面对镜头表现,承认自己有犯罪行为。“但我确实不是一个贪官”,谢亚龙说。  相似文献   

19.
贪官之“潜伏定律”:之一、“潜”得越久的贪官越难查。一是贪官有“经验”了,手段更狡诈;二是事隔多年,很多线索也不好查。倒是一些“新手”贪官更容易“栽”,或是新近发生的腐败更容易暴露。因此案件突破,往往从“新”开始。  相似文献   

20.
谁害了贪官     
不少贪官因“拔出萝卜带出泥”而东窗事发。有人扼腕叹息,甚至破口大骂:如果不是某某不仗义,乱“咬人”,某某贪官不会丢了乌纱,更不会身陷囹圄。 到底谁害了贪官,人人心知肚明,不值得一辩。但颠倒黑白的议论却颇有市场,其中不乏贪官的亲信、好友,也有与贪官素昧平生,不带瓜葛的党员、干部,他们有的凭着庸俗的感情替贪官鸣冤,有的带着浓浓的江湖气习为贪官叫屈。无论他们出于何种动机,要达到什么目的,其危害都显而易见,令人深思:一是混淆是非,道德低下。给贪官送礼、行贿或者与贪官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已经大错特错。事发后再守口如瓶,“坚贞不屈”,那就错上加错,指责检举人、揭发者“不仁不义”,既为法纪所不容,也有悖于“明礼诚信”的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