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论语·雍也》载,孔子在回答鲁哀公"弟子孰为好学?"的问话时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就是不迁怒于人,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发泄到别人身上;"不贰过",就是不重复犯错误,或者说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鲁哀公问的是"你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的回答是"颜回好学"。作为"好学"的理由和根据,孔子既不说颜回读了多少书,也不说颜回读书多么认真刻苦,更不说颜回读了书之  相似文献   

2.
正"深感自责,决不再犯!"承认自己犯错误时这样表示再通常不过了。细想一下,这里说的"不再犯",并非说今后永远不犯任何错误,那是大话、空话,而是说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可以做得到的。文化心理古今相通,儒家经典《论语》记载: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之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过",也就是  相似文献   

3.
正《论语》第六章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冉耕得了重病,孔子前去看望,冉耕却没有开门,而是隔着窗户与孔子交谈。冉耕为什么没让自己的老师进屋呢?南宋大儒朱熹在给《论语》做的注中道明了原因。原来,冉耕长了癞疮,因此他主动把自己隔离在屋内,以防传染给别人。孔子隔着窗户探望冉耕,也成了中国历史上对传染病进行"隔离"的较早的记录。  相似文献   

4.
常省吾身     
高占祥 《共产党人》2006,(10):23-23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省”就是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们的先人,十分重视自省,主张用自省的方法,对自己的道德表现作出评价,从而改正过失,鞭策自己。古人有许多关于自省方面的论述,今日读来仍醒人心目。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意思是看见贤人,便要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要自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了?教师传授…  相似文献   

5.
<正>一些人总觉得自己不幸福不快乐,别人挣的钱比自己多、别人的老婆(丈夫)比自己的漂亮(帅气)、别人的房子比自己家的大、别人的工作比自己的体面、别人的孩子比自己的有出息……殊不知,还有更多的人在"另眼"看着你。你的所谓"怀才不遇",在别人眼里可能是"自欺欺人",在别人那儿,  相似文献   

6.
至圣先师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孔子学说的全部目的和要求。心是人善之源,也是万恶之源,一个人做人如何,首先在心。养心先从孝心起。孔子说,百善孝为先。孝就是首先看你对父母有无孝心,有孝心就会有爱心,就会有感恩之心。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敬不爱,那他就不可能去爱别人。  相似文献   

7.
杂感二则     
钱逊君子求诸己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求诸己、求诸人的“诸”字,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求诸己,就是凡事求之于己,首先从自己方面来要求。这是中国古代提倡的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人们工作不如意,往往怨天尤人,埋怨环境条件不好,别人不了解自己,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大材小用,牢骚满腹,情绪低落。凡事不从自己方面寻找原因,只是埋怨别人,这就是“求诸人”。针对这种情形,孔子提出要“求诸己”。在《论语》中有多处讲到这一思想,孔子反复说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  相似文献   

8.
正"耳根子软"是个贬义词,多用于批评人无主见。人们都知道耳根子软不可取,自己说了算才荣耀。为什么还是有人无主见呢?这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有人想自作主张,但是拿不出主意,只好听别人的;有人有自己的想法,但这想法是否正确、可行,不敢肯定,别人有点异议,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耳根子软不为人赞赏,特别是当领导的,更为人轻视。那么,"耳根子硬"好不好呢?虽然有的名人、成功人士表示:"我这个人就是耳根子硬",不在乎一些  相似文献   

9.
声音     
《先锋队》2013,(18):5
作为领导干部,在现行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下,光觉得自己"行"恐怕还不行,还要看到自己"不行"的方面。即使你"行",别人可能"也行",甚至比你"更行"。看见别人进步了,不要心里总闹别扭,为什么是他不是我?那回过头来,为什么只能是你而不能是他呢?作为年  相似文献   

10.
开门纳谏需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人们都不太喜欢听别人谈论自己的不足,尽管这些话说的可能全是事实,尽管这可能对自己的事业有很大的帮助。因而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总结出“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的道理。对于那些逆耳忠言,能够耐着性子听,硬着头皮听,不对提意见的人有意见,就是相当不错的了。  相似文献   

11.
人生需要一种自己打倒自己的勇气和能力。齐白石70岁变法,原因是他对自己的画风无法再忍受了。换言,他比别人更讨厌自己的旧作。果然,此后老人画出一批面貌一新的东西。虽然我们认为他70岁之前的画均可珍视。但不变法,齐白石就不是齐白石,可能还在湘潭乡下给人家打窗户门呢。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引用的时候,故意丢下后面这句。孔子说的是选择的重要,而非伪逊。他强调的是,人要像照镜子一样观人,并根据别人的效果来校正自己。翻一翻《论语》,会发现孔子的学说因时因事彼此常有矛盾,…  相似文献   

12.
双难何苦?     
鲁迅在<死>一文中说:"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然而,鲁迅这里所说"怨敌",多为"公仇"而非"私怨".不少有负于鲁迅的青年朋友,鲁迅仍然爱护他们,正如他所说:"对于青年,则必退让,或默然甘受损失."先圣孔夫子说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指有德性之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则老是从别人身上找毛病.  相似文献   

13.
够与不够     
<正>马德在10月17日的《今晚报》上撰文指出:白岩松说:"中国之大,找到一颗平静的心简直太难了。"原因很简单,许多中国人喜欢瞅着别人活,别人折腾着,自己就不敢安静下来。所以,其哲学基本上是"他人哲学":不是想着怎么活好自己,而是琢磨怎么活过别人。安静的人是什么样子呢?不是身边的人发了大财,或者加官晋爵,内心一念不起,而是  相似文献   

14.
曾参是历史上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第一人.他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发自内心,并没人强求于他.此前,孔子曾经提倡"自省",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把孔子的"自省"精神具体化,日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相似文献   

15.
有所担心     
<正>担心常有,心里牵挂着事业人生的兴衰际遇,得失荣辱,或是惦记着与自己有紧密关联的人。关注着,而又不能完全掌控,"万千滋味在心头"。叮嘱别人"一定注意安全""千万不可疏忽大意!"表达了深切的担心和期待。"放心吧""不必担心",则是通常的回应。担心与放心相反,使自己不大愉快,对别人的担心也可能使人感到不被信任,成了精神负担。担心有积极意义吗?很少有人想这个问题,由于担心而办成事情的佳  相似文献   

16.
为政以正     
申洁 《前线》2016,(1):82-83
正【引用】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原文节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原文释义】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端正的意思。您本人自己带头端正,那么还有谁敢不端正呢?"孔子说:"自身行为端正,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按他的旨意去做;自身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相似文献   

17.
怎么看孔子     
《理论与当代》2010,(3):44-44
<正>周桂钿在1月23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孔子对中华民族有巨大的影响。但怎么看孔子,却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认识孔子。第一,孔子是一个好学深思的正常  相似文献   

18.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讲究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孔子的学生子贡向他"问政",即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个,先去哪一个呢?孔子说:去兵.即可以不要军队.子贡又追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呢?孔子回答:去食.即民以信为本,宁可去兵、去食,也不能去信.可见,孔子把"诚信"看做为人之本、立国之基.  相似文献   

19.
基层领导干部有很多时候处于两难的境地.为什么?就是领导能力问题.身处基层的领导干部,有的是自己不把自己当"领导",有的是别人不把自己当"领导",有的是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就逃避"领导",这都是缺乏领导能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黄玉顺 《理论学刊》2007,2(10):46-49
本文讨论孔子仁学的现代意义,其着眼点不是"孔子仁学"本身如何、甚至也不是其"现代意义"本身如何,而是孔子仁学的现代意义"何以可能"。这种追问以承认孔子仁学的现代意义为前提,而进一步追本溯源,揭示孔子仁学的现代意义得以成立的缘由:孔子是如何为自己的仁学"奠基"的,这种奠基性的观念何以可能容纳"现代性"。文章以"生活儒学"的思想视域来审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