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拔群同志,广西东兰县人,是百色起义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在右江革命史上,韦拔群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事,不仅仅是他个人革命经历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早期右江农民运动及其武装斗争的历史面貌,涉及到一大批早年经韦拔群同志培养教育并介绍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同志的政治生命的重大历史事件。近年来,对于韦拔群同志一九二六年加入共产党这一史实,一些同志提出了异议,  相似文献   

2.
苗体君 《党史博采》2009,(11):49-53
韦拔群(1894.2.6)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先驱,他与毛泽东、彭湃被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大农民运动的领袖,毛泽东曾经说过:"韦拔群是个好同志,我过去搞农运,有些东西还是从韦拔群那里学来的。"同时韦拔群还是百色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领导者之一,曾经与邓小平并肩作战在百色这片土地上,二人面对面在一起时,邓小平亲切地称韦拔群为"拔哥",韦拔群牺牲后多年,邓小平称赞他"不愧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不愧是名符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今年是韦拔群诞辰115周年,也是白色起义80周年纪念,让我们重温历史,揭开发生在韦拔群身上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被誉为右江革命的摇篮,它是继广州农讲所之后开办时间较早、规模较大、影响颇为深远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广西农讲所的举办,有力地推动了广西工农运动向前发展,为传播革命思想,推动右江农民运动、百色起义和红七军的创建,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地处桂西北的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凤山县(三县简称东巴凤)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和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邮票上的韦拔群为何不像常见画像 广西农民运动领袖、右江革命根据地主要领导人、革命烈士韦拔群的形象,出现在《人民军队早期将领》纪念邮票上。这枚纪念邮票与其他4枚纪念邮票的首发仪式,2002年8月1日在广西河池市中心广场隆重举行,这是河池革命老区各族人民的光荣和骄傲。消息传来,人们奔走相告,然而,欣喜之余又留下遗憾:由于这幅画像与公认的韦拔群画像有较大  相似文献   

6.
正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发动百色起义,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权。1930年2月1日,邓小平等领导国民党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和左江工农赤卫队在左江地区龙州举行起义,成立了中共左江特别委员会和左江革命委员会。至此,左右江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中国西南边疆最早的革命根据地。百色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我党独立领导的又一次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各  相似文献   

7.
右江流域是一片红土地。韦拔群曾在这里领导农民运动,邓小平、张云逸也曾在此领导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百色起义。我市党史部门一行5人(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陆汉勋、调研员邓冠濂、秘书科副科长曾玉兰、柳江县委党史办主任赵世书、柳城县史志办副主任吴喜龙),于2001年2月访问右江革命根据地。现将邓冠濂同志撰写的《右江革命根据地访问日记》刊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刘渊 《探索》2023,(1):102-112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建设是农村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建设面临农村社会多元治理主体协同能力不高、农村文化治理和乡村规约治理成效不足、数字化治理能力匮乏等问题。破解这些问题需要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遵循“自治、法治、德治”的城乡治理内生要求,结合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的现实需要,以创新引领为重要抓手,构筑“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数字治理+创新治理”为内核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建设之路。基于此,以“协同治理力、规约治理力、文化治理力”强化“三治”融合,以数字治理力和创新治理力推进农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注重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初心使命和主体培育、制度机制和文化引领、数字乡村和特色推介、借智引智和学习培训等方面加强,进而从理念、能力、平台、环境和机制等层面有效促进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创新农村基层治理,重点要解决好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两大难题。农村产业发展和有效治理,需要调动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尤其要发挥好基层党委和政府的作用。江西省董家镇"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助于实现基层党建的延伸、优化村级治理、引领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又有利于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基层党建创新、乡村治理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创新三者的有机融合,也是协同治理创新的体现。从对基层治理创新的个案分析中,也反映出基层治理创新的普遍性问题,需要注意对基层治理创新的单向性问题、持续性问题和扩散性问题予以关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要特别注重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加强对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背景下不断完善和优化农村基层党建是广大农村从脱贫到振兴的迫切要求,也是创新发展党的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要求。乌鲁木齐市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有效治理取得诸多成绩,然而,当前这项工作还面临着治理机制有待健全、治理力量有待强化、治理程度尚需深化的问题。对此,应该以制度建设完善治理机制,激发振兴动力;进一步强化基层协商治理,凝聚乡村振兴力量;强化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提升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新部署。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鲜明品格。本文将从标准化的视角来探索农村基层党建提升的新模式,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建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落实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2.
"微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传播内容更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我们应当紧扣"微时代"的脉搏,创新农村基层党建理念和路径,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网络党建。着力提升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的网络素养,提高他们运用网络做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开办专门的基层党建网站,建立网上党支部,开展经常性的农村基层网络党建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国家整合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资源吸纳能力、社会控制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之间的均衡,其实质和核心是在汲取资源的基础上提供"社会的秩序化"和提高"人们的认同感"。取予之间的治道变革与国家整合模式的演进逻辑,是国家财源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导到以工业为支撑的必然结果。作为国家对农村社会的一种整合机制,惠农政策的实施对农村基层治理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丰富了农村基层治理资源,夯实了农村基层治理的社会基础,改变了农村基层组织关系及其权力结构,乡镇政府职能由"管治"向"服务"转变。在惠农政策实施过程中,农民、村干部、乡镇干部等从自身利益出发作出了不同的反应,直接关系到惠农政策的绩效及国家整合目标的实现。因此,就必须走多元合作之路,通过充分发挥农民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强化乡镇政府在惠农政策实施中的枢纽作用,夯实村委会在落实惠农政策中的桥梁作用,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惠农政策实施中的补充作用等方式来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7,(4)
百色起义与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两处革命遗址遗迹,作为广西极具代表性且不可多得的红色资源,其所焕发出的革命老区精神亦是熠熠生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将此异常宝贵的老区精神因地制宜地融和汇通于民族地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建设,不仅是对广西老区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亦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新的精神动力支撑,更为良好的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提供重要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基层党组织整合治理:优势、内涵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实》2022,(3)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引领基层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中最突出的特色和最核心的模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合治理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保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前提。在乡村治理中,基层党组织拥有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和资源优势。面对治理主体多元化、多元文化对村民价值观的影响、农村利益分化和治理制度不健全等难题,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不断完善党建领导机制、健全核心价值引领机制、优化利益协调机制、形成制度治理机制,提升自身的整合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省委召开常委会议,贯彻落实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对加强我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作出部署。会议明确指出,要解决好农村改革发展和基层治理等问题,关键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做好农村工作,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每一个"全面"都与农村工作紧密相关,都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紧密相连。当前,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农村基层党建面临不少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开篇的话"农村治、天下兴。"乡村是国家的细胞,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三农"格局发生了变化,迫切需要一个现代化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与之相适应。农村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点,也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在深化农村改革中,我省各地就探索农村基层治理进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末梢神经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发展阶段被赋予了更高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强筋健骨",全面过硬,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及其领导作用,关键在于增强其造血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党建发展互惠互融,走出一条"以发展兴党建,以党建促发展"的基层党组织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研究成果,按照国内学者的研究旨趣和议题场域,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创新的研究文献,主要论域集中在六个方面,即以组织功能为枢纽,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科学设置问题;以社会风险为场域,梳理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诸多困境;以农民诉求为价值,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为民服务目标;以社会治理为中心,考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以政治认同为视角,重构农村基层党组织合法性延续机制;以社区党建为转向,升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理念。回顾十八大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的研究文献,既有助于发现原有研究的成绩和不足,又可为十九大后进一步研究提供着眼点,并尽可能弥合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20.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济南市莱芜区南十里铺村工作组在区总队指导下,发挥党的政策"宣传队"、农村党建"施工队"、乡村治理"推进队"和为民办事"服务队"职责职能,聚焦主责主业,以党建为统领,以为民服务、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为抓手,积极走访调研,探索建立了南十里铺村"数字民生档案",以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村庄发展亟需"数字民生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