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明丽 《唯实》2022,(1):35-37
"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思考并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他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指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三农"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改革开放的成败.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5,(2)
<正>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2年将靶心锁定"三农",彰显了"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强调农村改革、农村法治建设,给黑龙江这片富饶的北疆沃土实现"三农"强富美的壮丽愿景指明了方向。这是一幅清晰的路线图——按照稳粮增收、提  相似文献   

4.
《求是》2015,(8)
<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部署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对检察机关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和保障"三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服务"三农"是检察机关的职责使命近年来,中央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深得民心的"三农"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力  相似文献   

5.
语丝     
《当代党员》2014,(2):2-2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  相似文献   

6.
梁爱国  陈福舟 《唯实》2018,(1):36-4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三农"和扶贫开发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文件政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了全党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南京市江宁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把实现富民作为最根本的追求,以田园乡村建设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在推动"三农"工作、建设田园乡村、助推富民强村的核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一次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会议指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中国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乡村社会,乡村的式微必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乡村不发展,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发展;乡村社会不小康,中国社会就不能全面实现小康。那么,究竟该如何实现乡村振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深化农村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近年来,湄潭县依托全国改革试验区这一金字招牌,始终坚持把农村综合改革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始终坚持把农业产业化、绿色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农业增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社会安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依靠,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农业、重视农村、重视农民。如果"三农"工作出了问题,直接动摇的是我们党的执政根基,影响的是国家的发展大局。要确保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必须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多年的实践中,党领导全国人民对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深入探  相似文献   

10.
王飞 《当代贵州》2020,(2):80-81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奋力摆脱绝对贫困,实现同步全面小康,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刻,我们深切认识到来一场全面彻底的农村产业革命,对于坚决打贏打好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余庆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强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多次强调"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围绕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目标,贵州坚持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走进田野、深入乡村,采访贵州如何"农业强则百业兴"。  相似文献   

12.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正农业稳,国家才算稳;农民富,国家才算富;全民实现小康,最关键的问题在农村。当前,在欠发达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短板在农村,制约全面小康的瓶颈在农业,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在农民。习近平总书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农村变化了、农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全面小康自然就能实现。如何抓  相似文献   

14.
<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  相似文献   

15.
《新长征》2007,(1):58-58
吉林市政协信息员吴春梅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民就业问题,这也是当前影响小康建设的一个主要障碍。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切入点是转移农村劳动力,最首要的是提高农民素质,最需要的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近年来,省委、省政府  相似文献   

16.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和关键都在农村。为解决好农村发展难题,近年来,铜仁市碧江区创新"城乡一体"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走上了一条"城乡共荣"小康路,并先后荣获"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创新社会管理先进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党支部在农村各项工作中居于领导核心地位,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抓好党支部书记这支关键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人才资源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第一资源.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够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根本保证.为此,德阳市把小康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选好人才、用好人才、大规模培养人才,充分发掘农村人才资源的作用,全力推进小康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之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中央之所以如此重视"三农"问题,是因为从我国的未来发展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城市。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必须自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放在农村。一、解决"三农"问题对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是我国小康建设的重要问题,小康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村。正定镇在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综合载体、民营经济、镇域经济上大做文章,推动农村小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