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前,我国网民数量达7亿多,互联网已成为人们主要的交流渠道和沟通平台。在与政府沟通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借助互联网向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将其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方式。适应这一新形势,政府必须善于进行网络理政。网络理政主要是指政府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与社会各界沟通,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和公众利益诉求,宣传和解释自己的方针政  相似文献   

2.
一、互联网已成为公众参与的重要平台公众参与有许多途径,互联网是一个重要平台。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网民数量达到了5.38亿。而微博客的用户,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突破了3亿。特别是近年来社交网络的兴盛,不但改变了信息传播和社会舆论格局,也极大地改变了党的执政环境,为公众参与提供了很好的渠道。1.互联网形成了有效的公共话题讨论空间。借助互联网独特的传播特性,公众的表达意识空前高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亿万网民的  相似文献   

3.
<正>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重要命题。所谓"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就是充分尊重广大网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坚持"从网民群众中来,到网民群众中去",最大限度地运用网络平台问政、问需、问计于民,保持党同网民群众的密切联系[1]。互联网时代下,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网民群众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流与互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的网民已近7亿,群众在某种意义已成为"网民型群众",互联网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宣传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渠道,为新时代公共服务的提供增添了动力,为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净化社会环境带来了便利。当前,"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蔓延到了互联网这一虚拟社会空间中,部分领导干部的网络素养欠缺、应对网络言论失语迟语,网络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必须多方入手,在转变观念、发挥主动性和加强制度机制建设方面采取措施,用好、走好网络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5.
<正>近几年,互联网在我国飞速发展,网民大军迅速膨胀,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1]。网络正以无比强大之势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无一不被其深刻地改变着。由互联网催生的网络民主,深刻地影响着我国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了解国家时政、社会  相似文献   

6.
王丹 《实践》2010,(2):18-19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生活娱乐、互动交流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到2009年6月底,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网民数量达3.38亿。互联网的普及使全球化趋势更加势不可挡。在网络文化领域,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与我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的交锋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必然要求用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网络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环境下的党群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品 《前线》2012,(6):29-31
当前,包括博客、微博、播客、维客、搜索引擎、网站、网络杂志、网络报纸、移动多媒体、掌上媒体、车载移动媒体等在内的新媒体正日益成为党员干部和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载体。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突破5亿。这说明,新媒体正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劲。在某种意义上说,新媒体已成为传统党群沟通渠道之外的常规而重要的渠道。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我国网民已达2.9亿人,互联网正从娱乐化向价值应用转变,同时成为社会表民情、畅民意、集民智的新的重要渠道。在我国,大范围、全社会开始网络问政应该是2008年,这一年也被称为中国的"网络监督年"、"网络问政年"。  相似文献   

9.
张金波 《学习导报》2011,(17):54-55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势和传统。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全民普及,给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带来了新的变化。日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人,普及率达到36.2%。手机网民达到3.18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5.5%,微博客用户达1.95亿人,占整体网民的40.2%。可见,做好网上群众工作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一项新本领,提高网上群众工作能力是新形势下一项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邓韵 《学习月刊》2010,(20):39-39
互联网是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它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我国自1994年正式接人国际互联网以来.互联网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截至2010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2亿.普及率达31.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我国网民数、宽带网民数、国家CN域名数,三项指标继续稳居世界排名第一.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深度融入到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成为社会公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网络的兴起使媒体传播向公众敞开,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网民积极参与意见表达,各种信息、观点在网上迅速生成、发酵、扩散,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机传谣造谣,不仅冲击现实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截止2010年4月,我国网民数量达4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渠道。党的巡视工作要以网络大发展为契机,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创新巡视工作方式,全面提高党的巡视工作效能。  相似文献   

13.
赵佳佳 《世纪桥》2011,(3):154-156
我国已进入网络时代,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我党通过网络做群众工作,更好的处理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择其要者进行归纳,认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时代与群众工作,二是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4.
黄楚新 《前线》2013,(11):43-45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络持续稳步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年7月17日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91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手机网民规模4.6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4.1%。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1.7小时。互联网已全方位、多层次地介入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公共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网民规模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以往固定"互联网"教育相比,移动互联网使知识传播的形式发生巨大变化,在线教育、微型学习、游  相似文献   

16.
如今,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地、海洋、天空、外层空间之外,人类活动的第五空间.随着发展应用的深化,互联网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截至2017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72亿,网站总数533万个,互联网普及率55.8%,人均每天上网超过4小时,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且正在迈上网络强国新征程.与此同时,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数据泄露等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已经成为黑客攻击窃密的主要受害国,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千亿元,迫切需要广大网民提升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相似文献   

17.
当前群众工作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互联网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意见表达的重要平台,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重要渠道。高度重视网上群众工作,开拓群众路线新天地,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强化对网上群众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正视网上群众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积极做好网上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信息时代已悄然来临,人们的思想、行为日趋多元化,一直作为党的“传家宝”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的困境,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探索一条互联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开辟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互联网就以其资源的海量性、信息的共享性、传播的及时性和操作的易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民,每年网民呈指数级增长。据调查,2005年我国网民已达1亿人,已成为了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这个没…  相似文献   

19.
杨瑞英 《奋斗》2008,(8):60-61
据2008年2月末统计,我国网民已达2.21亿,且还在攀升。绝大多数单位都开通了自己的局域网。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也成为各级领导者“发扬民主的渠道,了解民意的窗口,联结民情的桥梁”。领导者要学会巧用网络平台,提高运筹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近十几年的发展,学生群体已成为最大的网民群体,其规模和人数远超其他网民类型。研究生是高学历群体,对这一群体网络使用的基本特征和趋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