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实》2005,(2):4-10
沈文庆先生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上海市科协主席,兼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放射性核束物理和核天体物理"首席科学家,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1992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多次荣获国家和中科院科学自然科学奖或科学技术进步奖,2000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4年年底,沈先生应邀为江苏省行政学院作学术报告。本刊记者对此进行了专访,现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2.
采访前记 邹世昌,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8年在前苏联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获副博士学位。时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副研究员、轻合金室主任,第十研究室甲种分离膜研究室工艺组组长。  相似文献   

3.
自1980年代以来,“八一”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是形成了基本的研究基地﹑队伍和氛围,产生了一定数量和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是,“八一”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研究不够精深细致﹑研究视域不够开阔﹑创新意识比较欠缺﹑研究重心有失偏颇﹑学术队伍仍欠齐整。“八一”研究要更加注重机制﹑平台和队伍建设﹑宏大与精深的紧密结合﹑第一手资料的发掘运用﹑研究领域和视角的拓展﹑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党报研究》2011,(3):38-38
近日,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与广西民族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新闻宣传﹑教育培训﹑社会实践﹑理论研讨﹑人才培养﹑信息服务等方面展开合作。据了解,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是广西新闻出版行业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介,目前下属  相似文献   

5.
申进湘 《共产党人》2013,(16):18-19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全区新闻媒体实施"走进新国企"大型采访活动。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台等十多家中央驻宁新闻媒体和宁夏报业集团﹑共产党人杂志社、宁夏广电总台﹑华兴时报﹑宁夏画报社的数十名记者深入到煤化工﹑煤炭﹑电力﹑高耗能等国有企业一线,围绕国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宁夏产业发展特点和实际,以"创新国企""责任国企""活力国企"为主题,采访报道国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打造知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调整优化  相似文献   

6.
王选 《共产党人》2006,(4):30-33
2006年2月13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同志在京病逝。为纪念这位推动中国印刷技术第二次革命的杰出科学家,本刊特发此文,让他的创新精神永远激励我们迈向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7.
效率与公平关系新论——基于利益集团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效率与公平涵义的基础上,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有了新的把握,提出要继续贯彻效率优先的原则,同时要更加注重公平。本文还从利益集团博弈的视角提出了解决目前公平问题的新思路,即要为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制度平台,如摸清不同利益集团的性质并分别采取"打击﹑限制﹑扶持"措施﹑政府扮演中间人角色﹑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博贺雪枫照片上这位身体矍铄、面容慈祥的长者,便是名闻遐迩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生态学家李博教授。从大学教师到中科院院士,李博教授走的是一条充满激情和毅力的人生之路。早年他就读于北京农业大学,1953年毕业后分配到北大任教,做著名科学家...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0,(22):26-27
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指出,由于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中国15座城市日均损失近10亿元。而北京这类大城市的月均拥堵成本高达60亿元。  相似文献   

10.
[人物档案]姚守拙院士是国际化学界知名的科学家,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现为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兼任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主  相似文献   

11.
正他是我国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研制团队的"大专家",从资源二号到嫦娥一号,从圆梦月球到逐梦火星,为中国航天事业尤其是空间事业兢兢业业奉献50余年,一生矢志"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科学家"。他,就是2019年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  相似文献   

12.
“祖国和科学,我心目中的依恋和追求”——记“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蒋新松□柏万良生命最后的乐章“科学工作是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这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原所长,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共产党员蒋新松院士经常说的一句话。19...  相似文献   

13.
正地球科学家倾向于认为,地球上的水来源于地球自身演化过程中的岩浆水等,天文学家更倾向于是彗星等撞击地球带来的水。目前两种观点谁都没有说服谁。行星科学家、科普作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表示:"可能两方面的来源都有,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谁是主要来源,还很难下结论,需要更多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人物档案]姚守拙院士是国际化学界知名的科学家,毕业于原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化学系,现为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兼任农工民主党湖南省委主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是经过历史检验﹑实践考验﹑斗争历练的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是赢得全党全国人民衷心拥护爱戴的人民领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路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决定道路方向,决定事业成败,决定党的兴衰,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不断增强维护核心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16.
钱学森,中国著名科学家,中国导弹航天事业起步和发展的引路人。他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留学美国,193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曾任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研究员、讲师、副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加州理工学院教授。1955年回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中国机器人之父”的蒋新松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原所长。他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倾尽了毕生心血,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改变命运,扭转中国现代历史发展方向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东南亚华侨坚守着自己的爱国信念,坚持抗战﹑反对国内分裂。他们纷纷建立抗日团体﹑创办抗日报刊﹑捐资输财,全力报效祖国,从各方面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积极支援祖国抗战和国内解放战争。他们的英雄事迹对当代的中华儿女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激励我们继续弘扬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不畏艰难和不屈不挠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一个泌尿外科、第一例肾移植手术、第一个确立“肾上腺髓质增生”疾病……我国泌尿外科学历史上的这些“第一”都和一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泌尿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吴阶平。  相似文献   

20.
《湘潮》2015,(3)
<正>李述汤给人的第一印象,除了敦实就是儒雅,要不是领略他在学术讲坛上的翩翩风采,很难让人想象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科学家。李述汤曾任香港城市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系教授,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COSDAF)主任,美国柯达公司高级研究员、项目主任,先后受聘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及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复旦大学顾问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