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长征》2014,(4):35-35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中国东北,使中国东北3000万同胞陷入水深火热之中。9月19日,就在东北人民惊恐万分、不知所措之际,无数份署名《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据满洲宣言》在四处粘贴,在民众中秘密散发、传阅着。  相似文献   

2.
杜学斌 《世纪桥》2005,(10):30-31
中共满洲省委从1927年成立,就开始领导东北人民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艰苦卓绝,历尽艰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中共满洲省委是在极其艰难的政治环境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中共满洲省委成立时,处于十分艰难的环境中。首先,日本妄图变中国  相似文献   

3.
上篇1 “九·一八”前就洞察 了日本侵略东北的阴谋,采取了针对性措施 早在皇姑屯事件发生时,中共满洲省委就在省临字通告第26号──《对满洲政治形势的分析与我党的工作》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日本之完全占领满洲势在必然。”在通告第27号中写到:“老道口炸车案后,一般人无不恨日本吞并满洲的阴谋。以满洲为中心组织防日侵略大同盟,……设法印行日本在满洲的阴谋单行本……。”在通告第33号中明确指出:“反日是当前的中心工作。”在通告第35号中说:“日本侵略满洲是日本资本帝国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满洲省委在1928…  相似文献   

4.
索亮  张平 《世纪桥》2011,(19):48-49
东北易帜素来在史学界就颇有争议,褒贬不一,本文主要剖析在东北易帜时期张学良是如何机智果断地与日本帝国主义斗智斗勇的外交过程,以及对其结果作出公允的评价。同时本文还从中日关系史的角度,对张学良的民族气概和爱国主义以及不畏强暴的勇敢斗争精神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期间,其御用学者先后出版了《满洲教育史考》、《满洲教育史略》和《满洲教育史》三部东北教育史著作,散布“东北自古非中国领土”的反动论调,总结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进行教育侵略的“经验”,颂扬奴化教育的“功绩”。而中国人自己却没有写出一部东北教育通史来。齐红深同志出于民族自尊心和爱国责任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广泛查阅了上千种文献典籍,著成《东北古代教育考》,但碍于经费,未能面世。遂联合苏甫、刘兆  相似文献   

6.
张明蕾 《世纪桥》2015,(12):6-7
在党中央的指导下,中共满洲省委领导满洲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党员,英勇顽强地投入组织发动东北人民武装抗日的斗争洪流,使东北几十万义勇军与千百万工农劳苦大众,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7.
不抵抗主义是九一八事变前后南京国民党政府对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采取的投降卖国政策。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侵犯中国东北的野心日益明显,先后制造了一系列挑衅事件,国民党政府不仅不作应变的准备,反而严令中国军队不准抵抗。1931年8月,蒋介石给张学良发来密电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9月11日,蒋介石约张学良在石家庄会晤,再三叮嘱张学良: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如果我们先回击了,事情就不好办了。事实上,对待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张学良思想上十分矛盾,国难家仇系一身,坚…  相似文献   

8.
一“一·二六”指示信中提的是“反帝统一战线”,从其内容看,依然是以往的下层统一战线。“一·二六”指示信把日本帝国主义和一切帝国主义摆在并列的位置,提出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一再强调“赶走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反对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他帝国主义”,指示党在满洲“必须进行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的斗争”。东北已  相似文献   

9.
正1925年5月,上海爆发了帝国主义分子枪杀中国工人、学生的五卅惨案。消息传到东北后,激起了沈阳广大青年学生和社会各界的极大愤慨。满洲医科大学学生、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粟丰,立即召集满洲医科大学的中国学生集会,提出声援五卅运动,声讨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但由于满洲医科大学是一所由日本人主办、兼收中日学生的学校,为了避开校方的破坏,粟丰与外校联系,将领导学生进行反帝斗争的中心转移到小河沿附近的奉天医专。  相似文献   

10.
赵俊清 《世纪桥》2012,(20):14-18
1936年2月,原东满特委书记魏拯民参加完共产国际七大,从莫斯科回东北带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关于撤销满洲省委和成立南满、东满、吉东、松江四个省委的具体指示。之后,东北各地即开始党的组织机构调整工作。一中共满洲省委是1927年成立的。这一统一的东北党的领导机构,在领导东北各族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北的斗争中,做了大量工作。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站在抗日斗争最前线,曾先于党中央发表抗日宣言,号召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21,(7)
正日游击队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中共中央和满洲省委迅速确立创建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工作。随后即派出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赵一曼等优秀干部分赴东北各地建立抗日游击队。随着抗日斗争不断向前推进,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队伍不断发展,各支抗日游击队先后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联军。  相似文献   

12.
刘乃新 《世纪桥》2000,(2):22-2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遭受了日本侵略者14年的残酷统治和压迫,然而,广大的东北人民从没有屈服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展开了14年的艰苦抗争,为抗战的全面胜利做出了贡献。一、“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爱国运动,是全国抗日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东北各界人民群众掀起了爱国抗日运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最前列,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事件宣言》,接着9月22日,又作出了《关于日本…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21,(9)
正党报《满洲红旗》九一八事变后,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共东北党组织在领导开展武装斗争的同时,还为反击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肆意摧残,展开了文化战线的反日斗争。中共满洲省委成立后,1930年在沈阳创办了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九一八事变后短暂停刊,1932年1月在哈尔滨复刊。该报的宗旨和任务是向东北人民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报道东北各地抗日斗争情况,号召和鼓舞东北人民进行反满抗日斗争。1935年4月,因白色恐怖日趋严重,《满洲红旗》被迫停刊。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16,(12)
正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构,它领导工农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其间,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潭秋为书记的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领导了东北革命工作,在东北革命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东北赴任,力挽狂澜。1928年10月,为进一  相似文献   

15.
正中共满洲省委针对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占领东北进而灭亡中国的罪恶阴谋",十分明确地把领导民众反日斗争"定为"主要工作任务"。并确定了"在满洲的反日工作,要占领革命工作的大部分"的指导方针。明确提出无论在工运、农运、兵运、学运和市民群众运动中,都把反日工作作为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的宣传发动使整个东北的反日运动不断高涨。因此这一时期,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的东北青年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反日爱国。  相似文献   

16.
<正>九一八事变,扯下了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武装侵华的面具,同时也拉开了中国人民特别是东北人民抗日战争的大幕。一批又一批抗日武装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与日寇浴血奋战,巴彦抗日游击队就是其中一支著名的抗日武装力量。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今天,再度记述巴彦抗日游击队的感人事迹,是对先烈们最好的纪念。响应党的号召学生投笔从戎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就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的宣言》,号召人民群众武装起来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7.
<正>1896年,黄显声出生于辽宁省凤城县苇山河村(现属岫岩满族自治县)。1918年,黄显声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1年,他又考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三期炮科。毕业后被分配到奉天兵工厂,颇受张学良的赏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相继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黄显声汇集从各方面接到的情报向张学良作了详细报告。他根据张学良"地方武装可加紧训练,严加戒备"的指令,着手  相似文献   

18.
谭译 《党史纵横》2001,(5):F003-F003
《东北地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载有中共满洲省委分别于1929年7月20日和8月8日写给中央的两份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在“八一”举行示威游行的计划和执行情况,落款处署名“之启”。据考,“之启”是刘少奇在满洲省委工作时所用的化名,有时也称“赵之启”、“子棋”。这两份报告中刘少奇详细阐述了省委三次修改示威游行计划的理由和过程,充分地表现了满洲省委的这位卓越的领导人不唯上、不唯韦,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事情是由中东路事件引起的。1929年7月10日,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当局由于受了蒋介石的误导和对形势作…  相似文献   

19.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武装占领我国东北三省,扶植满洲国傀儡政府,实行法西斯殖民统治。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关东军为了彻底镇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斗争,曾在东北各地大规模推行集团部落(东北群众称“归屯并户”)活动。这一野蛮行径是日本侵华战  相似文献   

20.
中共满洲省委自1927年成立就以反帝国主义入侵为己任。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共满洲省委随即发表宣言,阐明时势,表明立场,号召广大群众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东北三省;同时,积极组织协调领导各种抗日力量,共同抗击外敌入侵。可以说,在被撤销以前,中共满洲省委是东北抗战思想的指引者、抗日力量的组织协调者和武装抗战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