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渤海视角下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要处理好六种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要处理好六种关系:一是增长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做强做大优势产业,发展海洋经济;二是沿海经济与腹地经济相结合,互动互补,形成"大沿海"发展格局;三是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高起点规划城市建设,突出城市功能;四是竞争与合作相结合,加强沟通,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五是金融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发挥金融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六是沿海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重化工"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勇 《探索》2007,(4):152-156
总部经济是中心城市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是在区域之间存在资源禀赋差异条件下,市场对区域间资源进行再配置的表现形式,是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本文论述了我国众多的企业将总部与加工基地实现空间上的分离,出现总部向中心城市集群布局、产业加工基地向成本较低的中心城市周边地区集群布局的现象.同时以本文重庆为例,阐述了重庆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发展总部经济的意义及对产业升级的影响、重庆发展总部经济提升产业层次的战略举措、发展总部经济的保障措施、依托总部经济支撑产业发展升级.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长江经济带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地处祖国西南、长江上游的重庆与贵州,山水相依、人文相融。今年3月,重庆市发改委、贵州省发改委共同编制的《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将以"区域+领域"为导向,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突破现有体制障碍和政策约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聚焦重点领域,共推重  相似文献   

4.
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世南 《学习论坛》2009,25(4):40-43
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各行政区域和生态区域合作联动的整体系统性建设.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立区域统筹协调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优化的共同体意识,通过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建立多元联动的区域生态合作治理机制,采取区域生态合作治理行动,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7,(2)
中国与俄罗斯是黑龙江沿岸的两个相邻大国,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对黑龙江沿岸的经济开发加速,黑龙江沿岸主要区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中俄两国合作共同保护黑龙江沿岸生态环境尤为迫切。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在加强黑龙江沿岸中国部分的环境保护基础上,今后中俄两国应尝试采取在黑龙江沿岸实现环保标准的对接并制定出黑龙江沿岸整体环保规划,建立中俄黑龙江沿岸生态合作的协调机制和监督机制,以及建立跨境自然保护区等措施保护黑龙江沿岸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内陆经济崛起成为重大新特征,将对未来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内陆区域中心城市是内陆经济崛起的极核,内陆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内陆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样本。本文以成都为例,在深入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内陆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对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性概括:加快"双重"开放,发展内外源相结合的开放型经济;保持投资高速增长,培育投资与创新相结合的增长动力;建设超大城市区域,提升经济空间组织的一体化水平;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构建政府与市场相协调的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 抚州赶超谋新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下,在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特征的竞争形势下,经过30年发展的抚州,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抚州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强市、城市超前、项目带动、体制创新"的发展战略,以实现"提速进位,赶超发展"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8.
《思考与运用》2007,(4):87-98
以重庆、成都两个超大城市为支撑,以其周围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为节点的成渝经济区,是我国西部最发达的区域,是长江上游的核心区域。该区域北与“陇海一兰新”经济带接壤,南与“南一贵一昆”经济重点区域相邻,东与长江中下游的武汉城市群及“长三角”经济区遥相呼应。在我国宏观生产力空间战略格局中,  相似文献   

9.
目前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出现了地区内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不均衡发展,而这一发展趋势还将延续.今后一个时期,以"功能性建设"为特征的地区合作进程,将更多地表现为便利化和经济发展合作,以及改善贸易环境等方面,中国在亚太地区合作,特别是东亚合作的重心应该是帮助发展周边落后国家的能力建设,从次区域和宏观大区域两个层次关注基础设施等功能性建设,并加强地区内协调和流通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协调成为区域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由于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具有偶合性,因此,对应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可将区域协调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11.
正石首横跨长江,呼应湘鄂,有着独特的地理坐标和文化音符。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大幕开启,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石首作为对接两大战略区域的重要节点,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此,我们必须紧扣发展主题,围绕"进位提质"的总目标,按照"经济发展不受行政区划局限、城市建设不受行政级别局限"的观念,统筹"一江两岸"发展,突出"一城两翼"建设,全力打破交通瓶颈,着力打造发展平台,倾力打开环境屏障,加快将石首建设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山水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努力构建鄂南湘北区域中心。  相似文献   

12.
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以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泛珠三角"经济区为例,从经济与政治两方面的视角,论述"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区域合作明显滞后隰观念、定位、体制、分工四个方面的问题,造成京津冀区域合作发展滞后隰北京作为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必须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京津冀区域的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宏丽 《实事求是》2013,(5):100-103
城市经济圈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中心城市的发展已成为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要着力点。加快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科学谋划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经济圈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定位,是实现新疆十二五规划“将天山北坡经济带建成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带”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提出伊犁河谷区域中心城市——伊宁经济圈的发展模式为点轴发展模式,空间战略布局为一个核心、两个极点、T型发展轴和两个发展圈层,并确定了伊宁经济圈的空间组织发展时序和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5.
市委二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一小时经济圈”的战略构想,这是重庆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增强区域经济活力、发挥城市带动功能的重大战略举措,对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目标的实现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小时经济圈”的中心在主城。江北区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北岸,是规划发展中的重庆CBD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是从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各类区域经济现象运动的具体特点与发展变化的规律,据此为合理进行生产要素的空间调度与组合,按地域组织经济活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奠定科学的依据.本文拟结合浙江省金华市的实际,就如何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城市化进展,建设发展中心城市的定位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建设的基本关系(一)区域经济的区位优势与城市最优聚集规模的关系城市建设,是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中心城市在诸个城市建设中处于枢纽和关键的地位,担负着带动中小城市群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任务.中心城市建设问题,实质上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90年代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与资源、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唐良智书记指出",站上新的历史起点,成都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以对历史和城市负责的态度,深刻认识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坚定不移地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勇担使命、奋力前行,助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实现。"成都建设国家  相似文献   

18.
赵菲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8,(7):F0002-F0002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新飞跃”,即“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打造这样一个“有中心有产业”的发展新框架,使上海产业支撑能力、城市集聚扩散能力和城市形态魅力进一步转折和提升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十三五"期间,必须注重并充分发挥城市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据此,京津冀区域应该进行合理规划、密切合作、协同发展。京津冀城市群与一般城市群的异同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需要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与扩散作用。根据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主要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在起作用,它们共同影响着区  相似文献   

20.
阎亮 《当代党员》2008,(2):28-29
重庆已初步形成“市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建制镇镇区”的等级结构。1个市域中心城市,即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南岸区、渝北区、北碚区、巴南区等9个行政区构成重庆都市区。6个区域中心城市,即万州区、涪陵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黔江区等6个行政区。25个县域中心城市,是指除都市区及区域性中心城市外,其余4个区、21个县(自治县)的党政机关所在地的区县域城区(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