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汉堡成长录     
1个月,老公上班了,我一个人看着哼哼呀呀的他,那么小那么软,居然不敢去给他换掉尿湿了的尿布,他哭了,我也急了. 2个月,看着他津津有昧地吃着自己的小拳头对着我没心没肺地笑,我忽然觉得很无助.因为我不知道,这个小东西什么时候可以长大到叫我妈妈.  相似文献   

2.
涟漪 《新青年》2005,(3):14
我们家乡有一种习俗,凡是做月子的女人每天享有吃鸡蛋酒的权利。据说鸡蛋酒不仅可以滋养身体,并且还可化成甘甜的母乳,襁褓中的小婴儿吸吮了母亲的这些丰盈甘美的乳汁会变得更聪明更健壮。记得我5岁的时候,弟弟出生了,在母亲坐月子的那段时间,我总是要去分享母亲的鸡蛋酒。那时,一旦母亲吃鸡蛋酒,我就站在她的边上,两眼直勾勾地盯着母亲碗里的鸡蛋酒,这时母亲总要夹一个酒中的蛋给我吃,那种鸡蛋的味道不仅鲜美可口,而且飘荡着一丝丝淡淡的酒香,那其中的味道只能用“好极了”来表达。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鸡蛋酒的美味已在我的脑海里扎下了根…  相似文献   

3.
重游雾灵山     
正雾灵山我是重来。20多年前,我来雾灵山时,这里还没有开发成旅游区,一切都是自然风光。我们是4月中旬来的,那天刮大风,很冷。我们驱车到了山脚下,有人拦住了我们的去路,说封山了,不让进山。我们亮明了身份,对方见我们是一群警察,又来自北京,在我们再三恳求下,犹豫了半天,还是让我们进山了,并千叮嘱万嘱咐我们,上山后,别抽烟,一旦着火,谁也承担不起。  相似文献   

4.
家祖传的不吃葱蒜、辣椒和芹菜类的蔬菜,一吃就反胃。但是,每次炒菜之前,她总要先切上一碟辣椒、姜丝拌蒜泥,再往上浇半勺滚烫的花生油,因为这是他喜欢吃的。她很乐意地做着这一切,甚至把它当成一种享受。他从来不进厨房,至今还不太会用电饭煲煮饭。但他只要一闻到厨房里飘出来的香味,便会不由自主把一个酒杯摆在餐桌上,然后看看酒瓶里的酒还有多少,再坐下来看电视。其实,他滴酒不沾,但他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程序,这样做后,他的心里就踏实了。等菜都端上了餐桌,他就为她斟上小半杯酒,说声“你辛苦了。”再尽情地享受桌上的美味佳肴。她呢,则独…  相似文献   

5.
我上初中那时,喜欢上了《格林童话》丛书,并到了痴迷的地步。当时,那套丛书的定价还不到一元钱。不过要买下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父母微薄的工资早已被柴米油盐安排得所剩无几,哪里还有余钱去买一本不能吃又不能穿的书呢? 就在我无可奈何的时候,一天,当我放学回家时,我无意间看到了写字台上放着一把钥匙。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抽屉的钥匙正是放在写字台上的那一把。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一元的纸币。  相似文献   

6.
同事去了一趟青岛,回来不住地说那海蟹是如何如何的好吃,仿佛天下第一美味儿似的。我忍不住笑了,因为海蟹终归不如河蟹。吃河蟹须得自己亲手去捉,并自己动手做了吃,才最有滋味。我说:"那种情趣,要比酒店里强得多啊。"  相似文献   

7.
《新青年》2003,(5)
细雨姐:我有一个怕人知道的秘密,正处在花季雨季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想听听你的看法。那天,我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我们都喝了一些酒,我们玩得可真高兴。后来,由于大家都没有尽兴,我们就又去一个朋友家接着玩。在那个朋友家,一个一直表示喜欢我的男孩对我说,他有点事要和我单独谈谈,把我叫到了一个房间里。因为我们平时的关系就很不错,我也以为他真的有事要对我说,于是我跟他进了房间。当时别的朋友都在客厅,而他进屋之后一把就抱住我,说爱我,而且还强吻了我。当时的我因为喝的酒太多,没有太大的力气挣扎,而他也因为外面有很…  相似文献   

8.
遥远的爱     
柳易 《新青年》2005,(11):36-37
那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城市,在地图上,它悄无声息地躲在一个角落里,不注意看还真发现不了。原本,她是不知道那座小城的,直到在网上遇到了他,她才知道那座城市,知道它靠近黄海,风从东面吹过来的时候,涩涩的咸咸的,有一回她在电话里问,你不怕冷吗?他说,不怕,因为心里有你。她听了,心里也有了暖暖的感觉。她没有见过海,又问他,站在你办公室的窗前,能望见大海吗?他回答道,能啊,看,大海涨潮了。她就笑,她知道他在逗她玩,那座小城离海十几公里,怎么可能看见海呢?然而他又说,我的眼神好着呢,我不仅能看得见海,还能看得见你,傻傻的,好可爱。电话的…  相似文献   

9.
晚上10点钟,老李正和同事们在一起喝酒吹牛皮,手机忽然响了。老李接起来后,向那帮正喷着唾沫星子讲话的朋友摆摆手,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都赶紧闭住嘴。桌上一下子静下来,只剩老李一个人的声音:“哦,我在吃饭呢……没外人,都是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哥们儿……刚开始吃,吃完我就回家。行,你先睡吧……”老李放下手机,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问:“是嫂子吧?”老李不屑地说:“真烦人,早晚我得休了她!”大家轰地笑了:“别吹了,就嫂子那脾气,你敢休她?!”地球人都知道,老李的老婆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整天把老李支得团团转,老李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相似文献   

10.
盖下印章的时候,那个书店店员对我笑了。我知道他很高兴,也许因为我买了书,也可以看作是有一点亲切有一点感叹的笑,因为书的名字是《安徒生童话全集》,而我18岁。我要的是那种没有加任何改动的原译本。买《安徒生童话》只因为喜欢那篇《海的女儿》,读《海的女儿》,只因为那里面有一个我羡幕的“人鱼公主”,15岁的小公主不能说  相似文献   

11.
我人在北大荒,而家在遥远的陕西商洛山区。一个人闯关东13年,时空把家分成了两半。在关于家的情感里,家是我呱呱坠地的那铺土炕,是爸爸舍不得吃的那碗油泼辣子彪彪面,是妹妹拉着我的手不愿让我走的那声"哥哥"。于是,在无数遍的爱和牵挂中,在无数次的泪水和离别  相似文献   

12.
贝弗莉真有意思,居然想通过举办中秋赏月活动来为一个公益团体募捐,人场费高达25美元!她选我做中国人的代表,向美国朋友示范中国的中秋节文化。如何筹办这次赏月活动,贝弗莉事先向我进行了咨询。月饼要买好,水果要准备。中国茶贝弗莉家有的是。中国酒不好弄,只好用美国酒代替。噢,对了!还应当搞一些中国人聊天消磨时光时喜欢吃的葵花籽。主餐吃饺子,由我负责拌馅儿。几年前见弗莉在家为她的一些中国朋友举力、中秋晚会,我即兴朗诵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将赏月的气氛推向高潮。所以这次见弗莉要每个人都准备几首与…  相似文献   

13.
1.一天晚上,与朋友阿伦正在某快餐厅里吃洋快餐。我有个习惯,喜欢边吃东西边看人。有两个民工模样的年轻人端着汉堡包、饮料等正准备坐在我们旁边的一个座位上,从他们有点慌乱、不知所措的举止上看,显然他们是第一次来这种快餐店。可能是看见了我杯里的吸管,他们小声地商议了几句,其中一个便自告奋勇地来到垃圾箱边徘徊,观摩了一圈又折回座位上,显然他们不知道吸管该从何处取。这时,我听见他们中的一个人叫服务生过去,只听见服务生客气但大声地回答说:“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汤匙,更没有筷子!”我为那个农村男孩焦急,更为那…  相似文献   

14.
机关饭局     
我在机关担任局长职务,应酬饭局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赴饭局在我们这里叫公关,饭局看似吃吃喝喝,其实不然,这里的学问太大了.局里的很多问题都是通过饭局解决的,饭局的作用绝不能小视.其实,我也不愿意总是泡在酒店里,吃呀喝呀说呀笑呀的,但人在机关,身不由己呀.  相似文献   

15.
罗西 《新青年》2005,(7):42
某小便利店门口,看到一女士掉了一枚一元硬币,刚好滚到不远处的一个乞丐面前,他当时盘腿而坐,因为下肢残疾,所以他捡起那硬币,极吃力地高高举起来,要还给那女士,那女士微笑着,摆摆手,顺水推舟,就把一元钱给了那乞丐。我看到这一切,会心一笑,这是都市里的一幅即兴画卷,很美,还有淡淡的喜乐色彩,泛着些许的温暖。本来心情不太好,因为我刚刚去一个姓陈的家里讨债,将近10年了,他就是赖着不还,虽然只有四千元,但是,欠债不回,总是让人郁闷的。每次去他家要钱,我都要做一番思想斗争,那真是活受罪。一方面陈家有狗把门,二是陈先生和他厉害的太太总是…  相似文献   

16.
我曾戏说:对于闽菜,特别是其中的福州菜,我有一份了解,七份关注,十分钟情。那是因为,由于家庭的渊源,母亲的祖籍是福州闽侯;外祖父玉仓公早年入市仕进京为官,是家乡地方志入典名人,来京后建家利业,生儿育女,再加上亲属投靠,大宅门里保存了一个福建生活环境。老一辈人说闽语、吃闽菜,还和福州会馆有着各种联系。  相似文献   

17.
陈洁 《新青年》2005,(2):12
写下题目时我忽然觉得对别人会有点误导,因为我这里的妹妹文文刚刚读到高二。不过又想她的另一个名字叫“北大”嘛,所以就算是我的北大妹妹了。“我一定要走到未名湖畔!”这是她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我便笑她:“是不是高考失利,去投湖自杀啊!”她眼一瞪,一副要吃人的样子“我不上北大,谁上北大?”从此她文绉绉的名字就被我换成了“北大”,响亮得多了。北大小的时候酷爱唱歌,且颇有天赋,于是一路唱着竟轻轻松松地跨进了县一中的大门。要知道5年前的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那里去的,重点呐,哪能那么好进,北大可好,音乐特招,专业全县第…  相似文献   

18.
我是面瓜     
我开着我的都市贝贝歪歪扭扭地上路了,我很想学美国人那样在后面贴个条子———“长大后我就是卡迪拉克”。可是,我不敢。我刚拿到车本,我的驾驶技术差得让阎王爷随时准备召我见驾。我只好在后车窗上张牙舞爪地写了4个字———“我是面瓜”。这一招儿还真灵,绝对的醒世恒言,周围的皇亲国戚们见了我纷纷退避三舍。我知道,不是因为景仰,这感觉就像一个不知趣的叫花子钻进了一场衣香鬓影灯红酒绿的晚宴,大家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哈哈,那就让我一路风光下去吧。  相似文献   

19.
《新青年》2007,(4)
他生活的城市是南昌,南昌有个藤王阁;她生活的城市是烟台,烟台有个蓬莱阁。藤王阁和蓬莱阁永远无法走到一起,但因为爱情,他们走到了一起。是不是因为一南一北不同的生活习惯影响的呢,很奇怪,他不喜欢吃鸡蛋黄;而她则不喜欢吃鸡蛋清。因为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结婚后第一次煮面条时,她打了两个荷包蛋。面条熟了,一人碗里一个荷包蛋,看着就让人垂涎。当他要吃自己碗里的荷包蛋时,仔细的将荷包蛋的蛋清和蛋黄分剥开。将平日里自己不爱吃的蛋黄留下,将自己爱吃的蛋清夹给她,边夹边说着:"我不爱吃蛋清。"  相似文献   

20.
袁野 《新青年》2005,(12):21
我不叫徐小凤,也不叫聂小倩,我叫陆小曼。不知道那些见过一次面的人为什么有勇气把我的名字和那两个美丽女人牵扯到一起,后来想,也许是我一笑时,不经意间,眼角那溜溜的情意吧!我喜欢做梦,喜爱在梦里和心仪的男子月下春华,可却总是在人未睡时梦先醒。原来,陆小曼是这般的容易害羞。22岁前,陆小曼谈过3次恋爱。陆小曼的初恋是青色的。在18岁的冬天,爱……白纸一样的回忆啊。那时的陆小曼还小,不会轻盈的笑,不会小声的说话,也不会把自己扮得美丽漂亮。可是,该来的还是来了,一个个子高高,皮肤黑黑,戴着眼镜的哥哥,用他姣好的笑,把陆小曼的初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