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祥 《两岸关系》2013,(4):48-49
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就会有网络攻击。台湾与世界上任何地区一样,遭受着许多的网络攻击。黑客攻击普遍存在黑客攻击,大家首先联想到到世界范围内许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实际上多数的黑客攻击纯属计算机技术爱好者们的自娱自乐。黑客们以找到漏洞为乐趣,一旦侵入之后,他们通常一边高调炫耀自己技艺精深,一边告诉对方存在漏洞。对方则会很快填补漏洞,并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可以说,大部分黑客是网络安全的免费检验员。在台湾遭受的网络攻击中,具有新闻效应者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2.
略论黑客技术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和宏 《传承》2008,(16):126-127
黑客攻击是网络犯罪的一种主要形式,严重威胁网络信息安全。本文分析了黑客常用攻击方法,从管理、制度、技术、法律等方面提出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3.
黑客攻击是网络犯罪的一种主要形式,严重威胁网络信息安全.本文分析了黑客常用攻击方法,从管理、制度、技术、法律等方面提出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国减灾》2006,(4):F0003-F0003
日益猖獗的计算机黑客经常会在网络上想方设法盗取银行的资产。当今一种专门从事阻止黑客侵入银行计算机系统的防护系统也正在和网络上的这种违法行为进行着斗争。由理查德·朗克莱恩导演的美国大片《防火墙》就给我们讲述了计算机防护网络方面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神秘的,计算机“黑客”就更加陌生了。所谓计算机“黑客”,即是对那些热衷于电脑程序设计者“电脑迷”的一种称谓。他们有着娴熟的电脑知识和电脑设计能力,以此去窥视计算机网络上的各种秘密,而后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以往只在地方各领域进行违法犯罪的“黑客”,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大举入侵神秘的军事禁区——军用计算机网络。 谁是第一位闯入军用计算机网络的“黑客” 美国15岁的米尼克开创了入侵军事计算机网络的先例。米尼克很小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计算机方面的非凡才能,他破译电脑密码的技术出类拔萃。1979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利用自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兴起,黑客利用新技术进行的网络攻击命中率高、影响范围广,为网络治理带来了新挑战。随着网络渠道的多元化和复杂化,黑客攻击呈现出频次高、覆盖广、链条化等新特点。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采取线上治理和线下联动的方式,有效防范化解黑客对网络空间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黑客必须实行区别对待的刑事政策,惩办与宽大相结合。要给黑客用武之地,将其聪明才智引入正轨,实行“思想教育在前,法律制裁在后”的方针,坚决取缔黑客组织。我国法律规定,黑客对其危害社会的行为,不仅要承担刑事责任或接受刑事处罚,还要追究民事责任。我国惩治黑客立法存在不少缺陷,建议修改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增设盗窃计算机数据罪,将窃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建立个人电子身份登记制度和回溯查因制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泄密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地窃取我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情报,致使泄密事件时有发生,给党和国家的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更为严重的是涉密信息通过电磁辐射被非法接收,无法知晓;计算机信息网络遭受黑客入侵窃密不易察觉,秘密信息一旦被送上因特网,瞬间就能被成千上万的人知悉;有的在网上发布了不应该公布的信息,有的在专用上网机上进行密级文件的修改,有的在日常工作使用的计算机随便接线上网,有的将涉密笔记本电脑随便带  相似文献   

9.
常旭 《时事报告》2013,(1):108-110
黑客一词最早源自英文hacker,原指痴迷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如今,黑客们的所作所为,不仅能够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现代战争的形态。而某些大国所实施的国家黑客行为,更是能让整个世界陷入危机。Facebook: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2003年秋天,哈佛大学计算机系大二学生马克·扎克伯格遇到了麻烦:他运用黑客手段"窃取"了大量哈佛学生的照片,然后用自己编写的Facemash程序,对这  相似文献   

10.
<正> 有人这样形容红黑之战:两国矛盾就好比两家大人在明处吵架,黑客行为就像两家孩子在暗中互相对骂。号称全国最早最大、世界排名第五的黑客组织"中国红客联盟",近日宣布解散,同时关闭网站。该联盟创始人称:"中国红客联盟"目前只有三个人在支撑,而且,他们都已过了那个年龄,已经没有当年的那份冲动。(2月18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1.
黑客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非法侵入、干扰、破坏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或擅自操作、使用、窃取他人计算机信息资源,对电子信息系统安全具有程度不同的威胁性和危害性的人,可分为技术挑战性、戏谑取趣性、捣乱破坏性等几种类型。黑客具有极其复杂的心理因素,其危害网络社会的动机或目的主要有贪财图利、泄愤报复、猎奇好胜、激于义愤等几种。而黑客的产生和猖獗又有其客观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高度发达的“网络化”已使我们的地球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虚拟的电子空间也成为人类社会的支撑。网络的触角无处不在,网上的斗争无处不有。一条信息从美国传到中国也不过半秒种,一个身在大洋彼岸的“黑客”不到一秒钟就可能打入你的计算机,平均每20秒,就有一起“黑客”骚扰。可以说“电脑病毒”无时不在,“电脑间谍”无时不有。  相似文献   

13.
互动平台     
《观察与思考》2007,(14):4-4
<正>警惕“黑客培训班”编辑同志:你好。随着暑假临近,我发现一些短期“黑客培训班”现身互联网,公开招揽学员。有网络安全专家告诚青少年,钻研计算机技术要走正道,切不可以技害人、以身试法。在互联网上搜索一下,发现涉及“黑客培训班”招生的信息已达几千条。随意浏览一些网络的技术论坛,类似黑客高手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应用安全在教育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社会和政府应高度重视计算机病毒、信息泄漏及黑客袭击网站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传播计算机病毒 ,黑客攻击 ,盗用网上服务 ,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财产犯罪 ,传播淫秽物品 ,网上经济间谍 ,侵犯知识产权等 ,是计算机犯罪常见形式。计算机犯罪具有高技术性 ,快速和隐蔽性 ,犯罪人员低龄化 ,犯罪地域广、跨国犯罪突出 ,危害性大 ,造成的损失严重等特点。其犯罪原因有 :经济利益驱动 ,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缺陷 ,犯罪行为人缺乏法律意识 ,发现难破案难 ,法律不健全 ,打击不力等。加强和完善计算机立法 ,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增强计算机有关人员的法制观念 ,加强网上执法和网际间的司法合作是防治计算机犯罪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说到计算机犯罪,浮现在人们面前的就是两个字“黑客”。“黑客”一词是英文HACKER的译音,其原意是指那些有造诣的电脑程序设计者,现在则告指那些利用自己掌握的电脑技术,非法闯入他人的电脑系统,偷闲、篡改或窃取他人机密数据资料,在电脑网络上进行电脑犯罪的人O最早的黑客是5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一些大学生,他们迷恋计算机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计算机几乎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像玩24点一样不断地靠克服一个个难题来获得乐趣。这些具有计算机天才的青年所作所为所取得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称得上惊世骇俗,所以那时…  相似文献   

17.
梁宏 《半月谈》2003,(19):79-81
今年8月11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以下简称应急中心)截获一种名为“冲击波”的计算机病毒。在病毒出现后的4个工作日内,我国就有上百万台计算机受到感染,涉及金融、电信、教育、政府等各个地业。各种计算机病毒大多出自客之手。黑客行为,已成为网络时代的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8.
盘点2000     
<正> 网络长期以来都受黑客的困扰,不过2000年似乎是不利流年,2月7日,互联网就遭遇“黑色星期一”,举世闻名的 Yahoo 被黑,随后两天内,电子商务的热门网站 e-Bay、E-Trade、Amazon 等也相继挂彩,短短三天,损失达10亿美元。沉醉在高科技里的人们似乎该想想那句老话:安全第一。此次黑客采用的“分布式拒绝服务”全新方法对互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犯罪分为两种:一种是计算机相关犯罪(CRC),一种是计算机辅助犯罪(CAC)。计算机相关犯罪表现为以非法程序任害计算机及其内容;这些侵害行为有些是个人行为,有些是群体性行为;绝大多数电脑黑客是年龄在14岁至30岁之间的男性计算机高手。计算机辅助犯罪是以计算机作为犯罪工具,达到其犯罪目的,主要表现在金融欺诈或资金盗用方面;实施者多为机构内部员工;具有隐蔽性,不易发现。英美两国计算机犯罪出现得较早并发展迅速。英国虽出台有关计算机犯罪法律较早,但并不能有效遏制其发展。计算机犯罪在国际上呈蔓延态势。  相似文献   

20.
网络是一方奇妙的世界。但是,如同有阳光就会有阴影一样,网络的发展在为我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滋长了另一种行为:网络犯罪。随着计算机一步步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网络犯罪也作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网络安全已成为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这样说并非危言耸听。 最近几年来,网络犯罪案件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增长着。据统计,1998年,美国立案调查的网络攻击犯罪案件仪为547例,而到了1999年,这一数字便迅速上升至1154例,增长了一倍有余;联邦调查局(FBI)去年共受理1500起网上儿童性诱惑事件,比1998年增加了800件。计算机犯罪大都具有瞬时性、广域性、专业性、时空分离性等特点。通常计算机罪犯很难留下犯罪证据,这大大刺激了计算机高技术犯罪案件的发生。据报道,当令世界卜,平均每20秒钟就有一起黑客事件发生,仅在美国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00亿美元。美国计算机安全中心及FBI的最新凋查显示,去年一年便有70%的公司遭到黑客袭击,损失共高达265亿美元。例如,1996年,黑客曾大胆地侵人拄国司法部的网络服务器,将“美国司法部”的上页改为“美国不公正部-,司法部部长的照片也被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