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十分重视调查研究.苏俄十月革命胜利后,当布尔什维克党面对百废待兴、问题层出不穷、矛盾纷繁复杂、思想异常活跃的新形势时,列宁向全党发出号召,提出: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是组织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列宁全集>第2版,第34卷,第349页)1922年4月12日,党的负责人奥新斯基通过调查研究,在<真理报>上发表了<地方经验的新材料>一文.列宁当天看到这篇文章后,立即给他写信,表示"非常欢迎",认为这是一个"创举",并衷心地希望他"朝着这个方向更长远、更广泛、更深入地继续做下去".  相似文献   

2.
对于《共产党宣言》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历史功绩,列宁在1913年所著的《卡尔·马克思》一文中给予了高度评价:《宣言》“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列宁选集》第2卷第578页)这是较客观的评价,因为其中的最全面最深刻是指辩证法,而非指《宣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最全面最深刻了。列宁在同年所写的另一篇文章即《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历史命运》中,却认为《宣言》已对马克思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列宁选集》第2卷第578页)。这一说法对世人继续评价《宣言》产生了极大影响。稍后,斯大林在列宁的评价基础上又给《宣言》加上了马克思主义的“歌中之歌” 的评语,这更造成人们往往带着绝对化的眼光去评价《宣言》。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后,关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列宁是在两种意义上来谈论的。一方面,列宁从狭义上来谈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认为政治是阶级斗争。他说:“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反对世界资产阶级而争取解放的无产阶级的关系。”(《列宁选集》第4卷第370页)另一方面,列宁从广义上来谈论政治,把政治看作是经济建设。他说:“现在我们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收获更多的粮食,供应更多的煤炭,解决更恰当地利用这些粮食和煤炭的问题,消除饥荒,这就是我们的政治。”(同上,第370—371页)列宁还谈到这两种政治的更迭:“我们走向战胜自卫分子的每一步都会使斗争的重心逐渐转向经济方面的政治。”(同上,第370页)列宁指出有“经济方面的政治”,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列宁一方面说:“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同上,第441页)另一方面又说:“自然,我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希望我们少搞些政治,多搞些经济。”(同上,第444页)他认为:“今后最好的政策就是少谈政治。”(《列宁全集》第31卷第466页)就字面  相似文献   

4.
在列宁的一生中,无论是在沙皇统治的反动年代,还是在十月革命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他都刻苦攻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十八岁的列宁,就开始攻读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他写成《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一书时,只有二十四岁。在这本书中,他提到和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十部重要著作和两封书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遭到机会主义和社会沙文主义歪曲和攻击的时候,列宁更加努力攻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他指出:“我还在‘热恋着’马克思和恩格斯,任何对他们的恶意非难,我都不能漠然置之。不,这是真正的人!应当向他们学习。我们不应该离开这个立场。”(《列宁全集》第35卷,第272页)直到列宁生命临终前的最后几天,他还反复读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由于列宁极为勤奋刻苦,他把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几乎全部读  相似文献   

5.
<正> 什么是列宁的“政治遗嘱”?列宁“政治遗嘱”的思想真谛是什么?对此国内外众说纷纭。20年代苏联党内斗争中所指的“遗嘱”,是列宁1922年12月23日口授的《给代表大会的信》,西方国家的研究中,多以此为内容。布哈林文中所指的“政治遗嘱”是1923年1月4日到1923年3月2日列宁口授的五篇文章:《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布哈林在纪念列宁逝世5周年之际撰文《列宁的政治遗嘱》,将这5篇文章称为列宁的“政治遣嘱”,并指出列宁的5篇文章“是一个完整计划的表现”,构成了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战略计划的各个有机部分。在以后的研究中,又多有人把《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使国家计划委员会雎有立法职能的信》、《关于民族自治化问题的信》,连同上面所提到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是列宁首先提出来的。他说,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无可争辩的事实。”他认为,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是可能的。(列宁《论粮食税》)  相似文献   

7.
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关系问题的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未提出过‘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观点”;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讲的“在恩格斯看来,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说法,是列宁对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一段论述“作了并非愿意的注释”后“所得出的结论”,因而这个结论是“难以成立的。”①我觉得,这个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我们来研究列宁在引述思格斯的一段论述时所作的注释和列宁的结论——“在恩格斯看来,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是否符合恩格斯的原意。列宁的引述和注释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求索》1982年第二期发表了石国强同志《“一整块钢铁”释》一文。对他的看法,我不敢苟同。我认为,列宁所说的“一整块钢铁”只能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不是指的“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因此不能说“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是“一整块钢铁”。列宁说:“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这里提到的任何一个基本前  相似文献   

9.
1921年7月,正在采访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瞿秋白见到了列宁,并在“走廊上相遇,略谈了几句”。列宁还给他几篇关于东方问题的材料,让他学习。同年11月7日,是苏联十月革命4周年大庆日,瞿秋白在莫斯科第三电力劳工工厂,又一次见到列宁。他在《俄乡纪程》中写道:“忽然见到列宁登上讲演坛。全会场都拥挤簇动……后来突然万岁声、鼓掌声,震天动地。”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结构问题,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新课题。马克思曾经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不再有阶级和阶级差别存在,“每个人都象其他人一样只是劳动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1——12页)。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和十月革命后的一段时间内,一直保持马克思的这种设想。他在1919年拟的《论粮食自由贸易一文的提纲》中写道:“社会主义。这是什么?阶级的消灭。因而,农民消灭,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一个疑案的解析——研究列宁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俞良早1924年12月,斯大林在《十月革命和俄国共产党人的策略》一文中提出,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和提出了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同时胜利”论的“一国首先胜利”论。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他援引...  相似文献   

12.
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提出:哲学史上的“圆圈”,是否一定要以人物的年代先后为顺序呢?随后他自己回答:不!这就是说,在列宁看来,哲学史上的“圆圈”不一定以人物的年代先后为顺序。他列举了哲学史上的四个“圆圈”,其中第一个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主持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视改进会风,把它当做克服官僚主义的一条措施来抓,并率先垂范,做出了榜样,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列宁一贯主张,要尽量少开会,非开不可的会也要短开。他提出:人民委员会和劳动国防委员会的会议每周各一次,每次两小时。列宁曾高度评价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写的《开会迷》一诗。这首诗写道:群众要求接见,得到的回答却是“××同志开会去了,研究戏剧处和饲马局的合并”,或者“让你一小时以后再来,现在正在开会,议题是省合作总社打算买瓶墨水”。当列宁在报上看到这首诗时说:“我不知道诗怎么样,可是在政治上我包管这是完全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北京和上海留学期间,我们这些每星期都必须参加政治学习,声讨“四人帮”的罪行。后来一批老一辈革命家开始陆续得到平反。我们这些年青的留学生不懂中国的政治,便不知深浅地提问: “前年批判刘少奇的卖国主义,说他是阶级异己份子,可现今你们的政策路线不就是曾批判过的吗?”老师只有报以苦笑。我们现代文学系的课本1976年时通通是鲁迅和毛泽东的文章,小说只有《艳阳天》和《金光大道》。1977年开始可以读到巴金的作品。电影看的是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朝鲜的革命主旋律,苏联十月革命纪念日就看《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那时候最时髦的段子是“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相似文献   

15.
1921年春,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以后,列宁鉴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经验教训,力排众议,毅然作出推行新经济政策的重大决策。这是苏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基本经济政策。列宁十分重视构成新经济政策“基本点”的国家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他分析了俄国社会存在着的五种经济成分,即宗法式的农民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其中分散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极大优势。同这种个体经济相比较,国家资本主义是集中化和社会化的大生产。因此,列宁认为,只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才能摆脱小生产设置的障碍,使俄国确有把握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国家资本主义将是我们的救星。”(《列宁全集》第27卷第269页)  相似文献   

16.
关于帝国主义的腐朽性问题,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作了精辟论述。他指出:“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就是垄断。……这种垄断也同任何垄断一样,必然要引起停滞和腐朽的趋向。”(《列宁选集》第2卷第817—818页)同时,他又指出:“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代,个别工业部  相似文献   

17.
(一)魏特林是德国著名的空想共产主义者。他那《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曾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评价,费尔巴哈和海涅也极力推崇这本书。梅林则认为魏特林的共产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之间的纽带”,对“萌芽的科学社会主义发生了有益的影响”。(《德国社会民主党史》第1卷第106页,《马克思传》上卷第158页)稍后,列宁也说魏特林是“或多或少地掌握他们那个时代的知识并把它向前推进”的社会主义理论家。(《列宁选集》第1卷第256页)  相似文献   

1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曾经反复论证的一个科学命题。他们不仅多次阐明这个观点,而且“都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的基础论”。(《列宁选集》第二卷第137页)在这一科学理论中,有关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统一观,是列宁为马克思义主理论宝库增添的崭新内容。毛泽东同志在继承马克思关于实践标准学说的基础上,对这一学说作出了新的发展。从已经公开发表的著作看,他作过多次阐述。  相似文献   

19.
列宁制定的新经济政策,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新经济政策的要领,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列宁在接见《曼彻斯特卫报》的记者阿兰索姆时指出:“新  相似文献   

20.
知识窗     
何时使用“毛泽东思想”一词慕容秋 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概念的提出,经历了较长的酝酿过程。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以比较完备的形式指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1941年3月,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这一提法。他说:我们党的教育人才“应该是忠实于列宁、斯大林的思想,忠实于毛泽东同志的思想”。1943年7月4日刘少奇撰写了《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文中他同时提出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