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每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充分认识在建设和改革之中的反腐败面临的现状,认清反腐败是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从而牢固树立把反腐败寓于建设和改革之中的观点,在“寓”字上下功夫,坚持不懈地抓好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如何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一个很重要的政治问题。”我们要在干部和群众中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理直气壮地肯定我们党反腐败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以及取得的明显成效;理直气壮地阐明我国现阶段出现的腐败绝不是根本制度性的腐败;理直气壮地肯定我们党和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我们党完全有能力解决腐败问题,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的十五大报告强调指出: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鼓励、动员、支持和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反腐败斗争,是我们党一贯遵循的方针和原则,反腐倡廉的实践反复证明,要想有效地遏制和逐步消除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没有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和广泛参与是...  相似文献   

4.
“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经历过“陈王事件”的北京人,听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讲的这段话,有一种刻骨铭心的共鸣。民主党派成员和政协委员,特别对“监督是关键”这五个字,更有一份特殊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我们党坚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其中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腐败问题仍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严重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才能加深对反腐败的政治斗争性质的认识,把反腐败斗争深人、持久地开展下去。一、反腐败斗争的严重性腐败是生于党和国家健康肌体上的毒瘤,是一种阻碍社会进步的腐败力量,腐败问题的核心是以权谋私和搞权钱交易。目前发生在党政机关的腐败现象,就是一部分党员和于部经不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营私舞弊…  相似文献   

7.
基层腐败的存在直接损害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与公信力,也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要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铲除基层腐败的土壤,努力营造廉洁从政的政治生态,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年来 ,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展了反腐败斗争。这场斗争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 ,腐败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或者说还没有将其扼制到人民群众所能接受的程度。这里面原因固然很多 ,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就是还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我们要彻底铲除腐败这个毒瘤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仅靠“惩治”是不够的 ,还必须从抓“制约”入手 ,切实加强民主监督 ,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的特殊作用。民主监督是我们党防止腐败问题的一大创造早在 1 945年 7月 ,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 ,为延安的兴旺景象所感动 ,…  相似文献   

9.
<正>在2017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个举世关注的判断,即"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这是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重大判断,也是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的充分肯定。那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体现在党心民心所向上。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同时,党中央严惩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小官巨贪",增强了群众对反腐成效的获得感,厚植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个论断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反腐败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1.
加强反腐败斗争中的制度建设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并指出,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从严治党,就是“要严格按党章办事,按党的制度和规定办事”。反对腐败能否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腐败如同毒瘤,侵蚀着党的肌体。十六大报告强调:“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反腐败斗争,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基础和前提,对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这不仅向全党全国人民表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的坚决态度,而且也为我们今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曾繁茂日益滋生蔓延开来的消极腐败现象,严重地侵蚀着我们的干部队伍,影响着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严肃强调:“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  相似文献   

15.
腐败不得人心,腐败亡党亡国。党中央历来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同腐败现象作了坚决的斗争。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党能够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也一定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人民的支持,克服腐败现象。”这是党心所向,这是民心所愿。  对腐败和反腐败这场严肃的政治斗争,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也就是在认识上要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一要正确看待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地十分重视反腐倡廉。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十五大以来反腐…  相似文献   

16.
黄远志 《政策》2003,(4):4-6
党的十六大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我们要从讲大局、讲政治的高度,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反腐败的政治责任感,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彻底查处、严惩不贷”。这是党中央全面总结古今中外执政兴国的历史经验,特别是当今一些执政党兴衰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表明了我们党从执政党的角度出发,对待反腐败问题的认识更深刻,态度更加坚决。我们要进一步地加深对党风廉政建设新形势的认识,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工作的服务保证平台,推进铁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 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牢固树立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平台 摆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位置,正确处理它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确方向和取得成效的基本前提。“经济建设是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按照这一基本方针,我们在思想上一定要牢牢地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固地树立为铁路企业经营发展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大局意识。一是紧紧围绕铁路运输经营中心,把反腐倡廉与铁路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措施的实施紧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警钟长鸣。”近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战果,  相似文献   

19.
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问题,是我们党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充分肯定这些年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战略性部署。 一、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不坚决惩  相似文献   

20.
李景平  雷艳 《理论月刊》2012,(1):159-16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善治理念在国家管理中产生了日益广泛的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腐败形势,我国党和政府下大力气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同时,愈加认识到反腐败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本文以善治理论为视角,根据新时期我国公众参与反腐败面临的形势,探寻我国反腐败中公众参与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