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幸福吗?”当你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你就不一定幸福了。常常,幸福是一句口头禅,虚无缥缈,却又无处不在。有一句谚语说:“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意思是说幸福是相对的,只有与不幸相比较,才会有真切的体会,幸福又是渐进的、无止境的,已经拥有了就觉得平常,又去追求更多的幸福。如何生活才是幸福呢?每个人通常是在实际生活的比较中产生幸福与不幸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所谓“内参”,指一种具有参考性质的内部信息传播载体及其工作机制。在中国新闻传播体制中,“内参”是独特的信息传播现象,也是中国新闻传播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要看到的是,“内参”是我们党和政府领导下进行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也是了解民意、了解实际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3.
苏碧学是谁?可能你并不知道,但是如果你到青川县乐安寺乡寨子村一问,村民们保证会为他竖起大拇指。见到苏碧学的耶天正下着小雨.他提个大包急匆匆地走进来,额头上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不好意思,久等了,村里的变乐器坏了。”说着他坐下来,  相似文献   

4.
“我”是谁?这个问题,看起来很无聊,有些像“吃饱了撑的”一样。但仔细琢磨,实则耐人寻味,很有必要一问。  相似文献   

5.
雷锋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那么谁是雷锋的榜样呢?雷锋曾在日记中写道:“学习刘思乐,甘做革命的‘螺丝钉’。”刘思乐,何许人也?他为啥有“螺丝钉”称号呢?2009年2月,笔者采访了当年在沈阳军区和雷锋齐名的“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即原孟州市关工委副主任、现已退休的刘思乐老人。  相似文献   

6.
所谓“四大家族”,指的是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为核心的“国民党封建买办寡头集团”,他们作为中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代表,曾统治中国22年之久。那么,”四大家族”这一政治言说,是如何出现、打摩和传播的呢?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当代》2011,(12):53-53
边芹在第40期的《新民周刊》上撰文指出:在中国,数学和语文尤其外语高分者最风光;在法国,却是哲学头筹引人注目。哲学考什么?考如何思想。比如今年法国中学会考哲学试卷的论题之一:“平等是不是自由的威胁?”这种考试不是考技能,技能可以靠苦学获取,而是考你学了哲学后的思想状态。  相似文献   

8.
“你幸福吗,先生?”这是电影制片人让·鲁什和社会学家埃德加·莫兰1960年在巴黎请路人回答的问题,并且由此拍成了经典纪录片《夏日纪事》。近来,同样的问题又被法国总统萨科齐提出来。就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萨科齐任命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阿马蒂亚·森与经济学家让—保罗·菲图西共同对经济增长以外的社会进步指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陈翔 《理论导报》2012,(6):33-33
组织部门是“管官的部门”。对人民群众而言,组织工作最为神秘;对广大干部而言,组织部也是令人心生敬畏之地,以至于组工干部的一言一行常常受到“非常”的关注。同时,组织部门又是“清水衙门”,组工干部身负选人用人的重任,看似风光无限,却是不得越雷池半步的。如何正确对待权与责,打造一支充满阳光的组工干部队伍?这就要求我们用心去构筑一片组工干部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9,(11):49-50
杨继绳在2009年第9期的《中国改革》上撰文指出:“人民”是当今用得最多的两个字。怎样理解这个时时见、处处见的词呢?“人民”是集合词,这一集合,就淹没了成千上万的个体;“人民”是抽象词,这一抽象,就抽去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人”一旦被抽象为“人民”,就成了没有声音、没有面目、没有形体的幻影。就成了可以任意雕塑的大理石,可以把它雕塑成至高无上的神,顸礼膜拜;也可以把它雕塑成铺路石,踩在脚下。  相似文献   

11.
“能耐”,意思是技能,本事.本领。说一个人有能耐,就是很高的评价。有能耐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以为就是能耐烦的人。“能耐”就是能耐烦。  相似文献   

12.
李晓 《四川党史》2002,(5):64-64,63
踏进双流县中和镇朝阳村的办公大楼,你会看到整洁的墙壁上悬挂着“市级文明村”、“四川省富裕村”、“县级文明单位”、“创建‘五个好’先进村党支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牌。究竟是什么使得这小小的乡村取得如此成绩?回答是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近年来以雷天和书记为首的村领导班子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班子建设为前提,以改进作风为突破口,以助民增收为重点,按照中央、省市、县委和镇党委的安排部署,开拓工作思路,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一是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用“三个代…  相似文献   

13.
储蓄激增:喜耶?忧耶?陈元生“八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高速增长,从“七五”末的7034亿元增加到今年6月末的25573亿元,预计1995年底可达到3万亿元。短短五年内翻了两番多,并连续突破三个“万亿元”大关。建国后至1992年末储蓄存款累...  相似文献   

14.
解决“四人帮”问题的酝酿:叶、汪四次密谈 抓捕“四人帮”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高层权力更替,政治风险极大。采取强力措施解决“四人帮”究竟是如何酝酿的呢?现有回忆和口述史料表明,最早酝酿的是叶剑英。毛泽东生前,叶剑英就曾同王震、聂荣臻等人谈过解决“四人帮”的话题;毛泽东逝世后,  相似文献   

15.
说到独立的文艺批评,最近颇流行一个间——“交口”:这个词在近期风生水起,已经衍化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出自影评人之口,出现的时间多是观影之后,地点则是媒体或网络上。何谓“交口”?按照坊间的说法就是“一个娱乐圈流行的新词,每当一部电影出来,  相似文献   

16.
如今,电影电视中采用“特型演员”出演伟人的状况越来越少,特型演员作为中国人一种集体回忆的方式,正在发生着怎样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邓忠强 《学习月刊》2012,(23):52-52
古代的皇帝和大臣.他们对待历史的态度是怎样的呢?翻开《资治通鉴·卷196》.里面记有唐太宗想看个人“档案”一事,颇觉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18.
汪金友 《学习月刊》2014,(11):16-16
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上.李克强总理严词痛批“为官不为”。他说:“我在基层调研时注意到.有些地方确实出现了‘为官不为’的现象。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说的难听点.这不就是尸位素餐吗?”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是近年逐渐引起围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种说法.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说:“何谓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梦”是近年逐渐引起围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种说法.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说:“何谓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