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在世界历史理论中阐述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反映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阶段的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横向联系的规律性,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世界交往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观中具有重要地位。建立在世界交往基础上的国际社会关系是世界各国通过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交换等市场经济活动形成的一种全球生产和交往关系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形形色色的现代化理论中,能够为解决当今世界范围内重大问题找到根本解决方法的,还是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代化的理论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诸如马克思的全球化理论、东方现代化理论、超越时空的生态学理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观、跨越发展理论、社会和谐理论等。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主义国家几乎没有从现代化的角度来认识马克思主义,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代化的理论,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运动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系统梳理和回顾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理论的认识要坚持科学的态度,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和思想品格的要求,不能采取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理解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定义和现成答案。必须正确总结和阐述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书写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确与当今的平等主义者享有许多相同的政治目标,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并不赞同他们的平等主义直觉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将"平等"视为一种政治概念和价值,认为它可以促进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这种"平等"不同的是,马克思在其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主张废除当前以资本主义为表现形式的阶级社会。要追问马克思为什么不是一个平等主义者,需要考察他对政治和意识形态、权利和道德以及阶级社会的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6.
谈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问题需要回到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意识形态虚假性论域中来,这是我们从理论上正本清源、辨析是非的关键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指认具有极强的语境依赖性,不能把这些虚假性指认套用在意识形态的普遍性特征中。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根源于社会存在领域,表现为特殊利益的相互性实现、德国资产阶级的时代错位以及社会成员的误认机制。辨析马克思、恩格斯视域中的意识形态虚假性问题,对于我们在理论上科学把握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内涵、在实践上破除"去意识形态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考察和分析,创立了市场经济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市场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物辩证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立场的具体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对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的起源、本质、构成以及运行,对于理解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致力于对资本主义公平正义的批判和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公平正义制度的构建.其公平正义思想不仅对人类正义事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人类对公平正义的理论研究中占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完善市场经济、建设政治文明及建构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都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对于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极为丰富的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方面的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为我们深入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说。  相似文献   

10.
1837年9月到1844年8月是恩格斯走上社会的最初七年.在这期间,恩格斯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立性强,也就是说,还没有与马克思合作并受其影响的痕迹.恩格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完成了自己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转变,而且提出的许多观点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这一时段恩格斯的经历与思想,不仅有助于深刻理解恩格斯为什么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有助于深化对恩格斯晚年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是对现时代人类总体发展趋势的一个基本判断。这一理论所蕴涵的思想原则,在当年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战术奠定了基础,在后来为落后国家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说明,在今天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思想研究对于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和中国的外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思想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学者主要对这一思想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和专项论题展开了较多研究。但目前,学界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思想的研究从内在理论逻辑上缺少总结,对于其中一些内容分析得还不够全面和充实,对中国外交的实践意义研究比较少,也缺少同西方国际关系思想的对比研究。我们应重视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思想的研究,加强对其核心逻辑的归纳和总结,在具体内容上,要继续充实和完善,注意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关系的研究,要注重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思想对于中国外交实践的指导意义,也要加强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关系思想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1月28日,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二者不约而同地叩响了真理的大门,共同创立了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同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并为之起草党纲《共产党宣言》,共同领导了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肩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整理和出版(或再版)马克思遗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任。那么,恩格斯如何与马克思一道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学说为什么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怎样看待恩格斯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怎样看待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捍卫与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闫志民,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4.
正特雷尔·卡弗是国际知名的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专家,国外"马克思学"的代表人物。他于1974年获得牛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此后先后任教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并于1995年起担任布里斯托大学政治理论教授。卡弗研究成果丰硕,代表作有《马克思的社会理论》(198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关系》(1983)、《马克思的〈大纲〉和黑格尔的〈逻辑学〉》(1988)、《恩格斯的生平与思想》  相似文献   

15.
跨越理论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思想。马克思以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交往理论及世界历史理论为逻辑与理论前提,通过对人类历史演进的具体研究,特别是晚年对俄国社会前途的思考,形成了跨越理论。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跨越理论,无论是对于理解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中丰富的辩证思想,还是对于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精神解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沉寂后,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精神解放学说的研究又获得了新的契机。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精神解放学说对于我们今天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民合作理论并不等同于其农民合作社理论,应该予以甄别与厘清。马克思、恩格斯农民合作理论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农民合作动因论、农民合作形式论、农民合作原则论、农民合作目标论等四个方面。这一理论虽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合作的必然性、多样性、原则性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论阐释,对于我们科学地认识农民合作的历史与现实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列宁的早期著作中,蕴涵着大量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世界联系的思想,即世界历史及全球化的思想,这些思想在本质上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即经济全球化思想一脉相承的。这些以往被人们所忽略的全球化思想对于认识和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社会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在德国出现的一种社会思潮,德国落后的社会经济制度是其现实基础,德国"哲学"是其思想外壳。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分析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柱,揭示其德国"哲学"前提;同时还剖析其小资产阶级的阶级实质,进而指出其症结及本质所在。马克思、恩格斯分析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进路对于当今国内外关于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相关讨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启示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东方农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等西方国家先后完成工业化并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而处于东方的印度、中国、土耳其、伊朗等国还是落后的农业国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是农民。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东方农民问题后认为:东方农民深受多重压迫和剥削,陷入了极其贫困、面临破产的境况;东方农民已经成为一种革命力量,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东方农民应获得国家的帮助,才能走上正常的发展道路。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观点或理论至今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