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内涵系统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概念内涵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是认识方法创新本质规律的基本理论前提,是指导其实践操作的重要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由创新主体、客体、目的、手段等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深入分析该概念内涵有助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结构、根源、过程及内在规律,有助于教育者发挥主体能动性,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在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本质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
一、理论的视角:对主体性的认识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基本规定性,是人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属性。它主要表现为:(I)主动性。在主客体关系中,主体的人是自己活动的主人,世界的主宰者,它总是从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出发,认识和改造客体,实现自己的目的和追求,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主动性是主体发挥其能动性的前提,是主体本质力量的表现和主体地位的确证。(2)目的性。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实体。目的作为一种内在动力支配着主体的一切活动,规定着主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方式和进程。目的性是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泉源。(3)选择性。选择是人的活动的内在环节和实现方式。人的任何活动都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葛大伟 《发展论坛》2003,(5):20-20,25
文化意识是人的一种主体意识,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对自身的价值和命运、生存和发展的自觉关注。文化这个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可以作出多种不同的界定。实践是人改造环境和自我改变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人本身发展的统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与以外在客体为中介构筑和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统一。就实践的归宿和终极目的而言,环境的改造只是条件和手段,它服务于作为主体的自我形成、自我批评、自我超越和自我实现。正因为实践的创造功能内在地包含着人作为主体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实践才具有了文化的意义,人们才能够把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化活动积…  相似文献   

4.
周天楠 《理论学刊》2004,(11):99-102
作为认识论的一个整体性范畴 ,决策理念在认识转化为实践的飞跃过程中起中介过渡作用 ,是决策主体在一定的利益目的驱使下 ,运用现实的约束条件对手段和对象进行意志抉择的过程。决策理念在本质上属于认识领域 ,包含着或设计了将理想客体变为现实的实践步骤和方法。决策理念虽不具有实际地改造客体的作用 ,但它已具有类似于准实践的某些性质和特点 ,是对认识活动一个方面或最重要方面的本质概括 ,是主体联系客体的桥梁和纽带。研究决策理念的认识论属性 ,不仅丰富了认识论的研究内容 ,使这一理论更全面和更彻底 ,而且决策理念的中介属性也更加明确地揭示了认识全过程的辩证本性和有机统一 ,使指导实践活动的决策理念更加正确和合理。  相似文献   

5.
试论编辑的整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臣 《世纪桥》2002,(3):56-58
我们对于某一社会现象的研究,既要研究其客体,也要对其主体进行研究,还要研究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编辑工作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也存在着主体和客体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存在着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运动。编辑主体是指从事编辑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即编辑人员;编辑客体是指在编辑工作中与编辑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现象,即以稿件为核心的编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它是教育者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实践活动。在这个范畴内,思想政治教育者这个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这里的客体主要是指青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反映客体,有其能动性的一面,但又受到历史条件、客体对象、环境等的制约,有其受动性的一面。因此,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能动性,克服和改变受动性,将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受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变革客体的实践活动中,一方面客体得到改造,另一方面主体本身也得到改造,而且,这种实践活动把客体的被改造和主体的改造有机地统一起来。但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常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受动性的一面。 1.因环境氛围的变化而产生受动性。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7.
一、引论 价值思想亦称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根本观点及思想体系。价值思想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过程。在实践中,主体要对客体及其内在规律进行真假的判断和识别,还要根据客体对主体的效用进行利和弊、好和坏、善和恶、美和丑的识别,这就形成了价值认识。从上述意义上说,实践就是由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构成的价值关系。价值就是一定价值关系中客体对主体的效用或意义,它在量上表现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相似文献   

8.
实践活动既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对立的基础 ,又是使对立双方联系起来的桥梁 ,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由于实践活动使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 ,并使统一的物质世界分化为物质和精神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 ,同时 ,又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才使人们的主观意识能够反映并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所以马克思说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则在于它的实践性。实践活动中的精神文明 ,主要是指实践活动主体在从事实践活动过程中表现…  相似文献   

9.
一、实践系统运动规律。实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诸要素、诸环节构成的有机系统。其系统结构表现为由人的智力、体力、技术、工具和客体等要素组成,表现为主体(人)以各种技术工具手段为中介而作用于客体(对象)的动态过程,是主体、工具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系统网络体。实践系统规律的特点是:(一)实践整体化的趋势。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实践活动的发展趋势在规模  相似文献   

10.
创新过程渗透着价值关系,创新实践体现着主体对价值的追求;对价值的追求,源于创新主体谋求利益更大满足的需求,正是主体的利益需求成为创新的价值导向;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确认价值主体是人民,价值的客观标准是人民利益,由此提明了创新活动中一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价值取向;由此又决定了创新价值评价的根本原则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论实践观念     
1.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总是体现着两个尺度的统一——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的统一 ,并且按照两个尺度的统一去创造某种现实中既不现成存在、也不会自然产生的具有符合于人的需要的形式与规定的客体。这种客体在通过实践被实际地创造出来以前 ,它已观念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人们的实践活动 ,包括实践的过程和实践的结果 ,都是在某种观念指导下进行的 ,或者说是某种观念的外化或物化。人们的实践活动中所体现的与人们的实践活动直接相联系的观念 ,就是实践观念。实践观念是直接可以为实践主体所操作的 ,直接指导具体实践的观念。从哲学认识论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主体性的三点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主体性的内涵及认识误区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和属性,它不仅与主体关系密切,而且也与客体相联系;脱离开主体与客体,也就谈不上主体性。郭湛教授把主体和客体作了广义和狭义之分,他指出:广义的主体和客体,指的是普遍存在的事物相互作用中能动的、主动的一方与受动、被动的一方,因而广义的主客体关系,也就是事物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动与受动、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狭义的主体和客体不是以事物之间的作用,而是以人的活动发出和指向为尺度来划分的。在这个意义上的主体是活动着的人,客体则是人的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我们通常所说的主客体及其相互关…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我们毫无例外地发现:一方面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掌握和占有(使用)客体,使客体服从自己的利益和目的;另一方面,客体以其特有的属性和规律作用于主体,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这就是说,在人们认识过程中,还渗透着主体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客体的选择、利用的关系。这种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因此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根源。众所周知,人们的认识活动不是盲目的、本能的,而是有着预期目的的。目的,从一般意义上说,是认识活动结果的观念形象,也就是在观…  相似文献   

14.
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角度看,人的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对于作为主体的人的意义和作用,它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部分.但是人的价值还具有手段与目的的意义,人的价值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在其实现过程中是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发展的历史正是目的与手段相互交织所构成的人的价值的动态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李宏强 《求实》2013,(1):87-89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自主独立性越来越强,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主体—客体"的模式转换为"主体—主体"的模式,即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体间的精神交往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目的还是实践活动有效性控制的根据。通过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精神交往活动模式,可以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付小平 《唯实》2001,(3):55-57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科技创新给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方法和手段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和手段创新、机制创新应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才能增强时代感,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导的教育实践活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实施途径,是新形势下对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是素质教育更新、更完美的体现.体育教学必须具有全面性,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培养、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思维,释放并发展学生个性,通过个性的培养来带动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凌惠惠 《学习月刊》2013,(20):67-67
艺术设计离不开创造.它由设计本身的宗旨所决定.而设计就是一个对客体自然要素进行分解、重构而产生新的客体.并使之完美的创造性活动。艺术设计的教育活动不仅仅要详细的阐述设计原则、理论.更加需要创新的思维训练和实践的经验积累.因此在艺术类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学的计划、内容、方法都应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造性能力进行.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把设计作品转化成产品.成为创意产业市场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认识的客体是进入人的活动领域同认识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物质世界,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在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中,主体的状况如何,对于处理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的人,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和其内在矛盾的作用,往往带有局限性,不能真正做到主体和客体的历史的、具体的统  相似文献   

20.
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的统一就是价值的本质,这个统一是主体和客体在实践关系中的形成的。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是在能动性作用下的主体在实践关系中认识价值本质的过程。客体对增强主体本质力量的作用就是主体在科学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关系促使客体按照主体愿望而满足主体的效应。因而,从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两个维度出发,比较能够深刻把握价值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两个维度中深刻体现了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的根本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