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高速公路和县际联网公路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重点公路建设既是直辖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全市人民特别是三峡库区和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强烈愿望。为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尽快建成全市重点公路骨架网络,打造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确保实现2010年前全面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2007年前全面建成42条县际联网高等级公路的建设目标,现就进一步加快我市重点公路建设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2.
《公民导刊》2010,(10):80-80
为加快县城道路建设,努力把垫江建成渝东北经济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垫江县高度重视畅通工程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及时召开畅通工程专题会,设立县城交通基础设施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抓。县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使全县交通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方便了居民出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3.
顾进国 《群众》2000,(1):18-19
近年来,我们靖江市境内汇集了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新长铁路、宁通一级公路和广靖高速公路等一批国家和省重点交通建设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我市作为长江下游交通枢纽的地位。实践证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交通设施投入,对拉动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对今后四年交通设施建设,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完善港口工业城市功能为目标,继续实施以港兴城发展战略,围绕国家和省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加快实施联网畅通工程、网化工程、通达工程、航道达标工程和客运中心南迁工程,挖掘水陆交通运输资源,构筑交通枢纽基本框架,拉动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一、突出枢纽地位,抓好交通事业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6,(12)
正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近年来,围绕构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市推进实施了一批交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拉开了徐州立体化交通体系建设的序幕。一是推进市区立体化交通体系建设。全面推进轨道交通1、2、3号线一期工程建设,一期建设里程67公里,今年均已开工。启动了轨道交通二期工程规划编制和报批等工作。加快城市高架快速路建设,先后建成三环东路、三环西路、三环北路高架快速路,即将开工建设三环南路、城东大道、迎宾大道等城市高架项目。实施了一批城市主次干道建设改造工程。  相似文献   

5.
<正>万州区紧紧围绕熙来书记3·31专题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决定》要求,重新审视全区交通建设工作。按照构筑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成渝经济区及西三角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定位,确立了"一环一空八铁八高九港"的交通枢纽建设目标。精心编制交通枢纽建设规划2010年4月28日,万州区政府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签订了《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战略合作备忘录》,区交委还与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签订了《万州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编制协议》,委托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编制《万州区综合交通  相似文献   

6.
涪陵区是重庆市的远郊区、革命老区、三峡库区、山区和欠发达地区。重庆直辖,老区发展,山区开发,三峡工程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既要求涪陵区实施追赶战略,跨跃式发展,也要求涪陵区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尽快建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流生态经济区。一、建设涪陵一流生态经济区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建设涪陵一流生态经济区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思想和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遵循重庆市关于建设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从区情出发,围绕全区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坚持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移民迁建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以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高人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涪陵在加大投资助推全区经济高歌猛进的同时,不断提高对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力度,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一是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涪陵在改革开放前的1953年-1977年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 为了鼓励各类主体投资公路基础设施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我省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我省实际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公路基础设施 ,是指我省行政区域内经省政府批准或者国家批准设立的收费公路以及大型桥梁、隧道 ,包括已建成、拟建设或者在建项目。第三条 鼓励各类主体投资建设公路基础设施 ,投资人可以购买已建成的公路基础设施的经营权 ,也可以依照有关规定投资经营与公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关联的客货运输、餐饮、旅游、娱乐、房地产等经营项目。重点鼓励投资我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国…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以来,我区全力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水运、航空齐头并进,全面发展,形成了综合性交通枢纽,初步完成了由交通末梢向交通枢纽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0.
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打造渝东北区域性商贸中心,是构建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开县的历史性跨越。本文试从宏观角度,对全速打造渝东北区域性商贸中心提出以下建议。一、以科学的功能定位为前提。提供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支点要把开县建成渝东北区域性商贸中心,必须从开县实际出发,对渝东北区域性商贸中心进行科学的功能定位,为实现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提供战略支点。一是从开县商贸业发展水平看,开县常年集贸成交额6.23亿元,商贸从业人员5.8万人,占全县非农从业人员比重的  相似文献   

11.
一、准确定位,认真分析垫江建成川渝东部重要的陆上交通枢纽具备的优势和条件(一)从纵向发展历史看。垫江交通建设经历了建国后恢复发展、改革开放后迅猛发展和直辖后跨越发展三个重要发展时期。80年代,乡镇通达率实现100%,垫江交通建设走在了原涪陵地区所辖区县的前列。  相似文献   

12.
李洪波 《新东方》2012,(3):18-21
“十一五”期间,国家和海南省不断加大对水务建设投资,建成了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防洪保安体系,但也存在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洪涝灾害频繁、工程性和区域性缺水、水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等问题。为此,需要紧紧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把水务作为国际旅游岛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着力解决好重点水源工程建设、防洪(防风、防潮)安全、农业和工业用水安全、生活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3.
《河南政报》2013,(6):41-42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提升郑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推进郑州东站、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和郑州火车站三大客运综合枢纽建设改造,推动铁路、公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完善提升郑州  相似文献   

14.
《公民导刊》2010,(7):57-57
黔江区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始终牢记交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方便群众出行的工作宗旨,紧紧围绕构建渝东南综合交通枢纽的主题,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黔江交通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黔江交通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15.
《公民导刊》2011,(1):146-147
涪陵,这座位于长乌两江交汇处的港口城市,一颗三峡库区冉冉升起的工业新星,经过"十一五"时期迅猛发展,库区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崭露出宏阔与雄姿,四通八达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呼之欲出,五十万人口大城市强势崛起,经济社会整体步入快速增长新阶段。展望"十二五",目标鼓舞人心,形势催人奋进,涪陵将以更加稳健、高速的发展步伐奔向全面小康,开启迈向现代化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6.
正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精神及三个配套文件,渝东南各区县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调整产业发展布局,明确重点推进领域,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理念发生改变,公共服务不断改善。目前,交通等基础设施仍是制约渝东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2002年工作设想:一是突出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到2002年底建成一批公路、电网、广播电视、生态建设项目,使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面貌有比较大的变化。二是落实《2001年至2002年西部地区人才开发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加强人才开发,加快科技教育发展。三是落实西部开发政策和规划,促进结构调整。四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办好2002年中国西部论坛。五是加强调查研究和法制建设,开展西部开发立法研究工作。(市西部开发办)  相似文献   

18.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马鞍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马鞍山市水资源工作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马鞍山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同时,水利部门  相似文献   

19.
<正>渝府发[2017]5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好《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的决定》部署,市政府正加快推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战略行动计划。以农村小康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为重点的交通行动计划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战略行动计划的重  相似文献   

20.
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蚌埠市确定加快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张幼龙为加快城市建设的发展,最近,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政府确定了"着眼于21世纪,按照高起点、高标准,把蚌埠市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加工工业基地、农副产品基地、商贸重镇和交通枢纽,形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