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朱彦铭  高新鸿 《学理论》2008,(17):44-47
党委宣传部担负着组织协调指挥新闻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形成主流舆论强势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多年来,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始终高度重视舆论引导工作,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当成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视舆论引导水平的高低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2.
邢久强 《党政论坛》2008,(19):40-41
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60周年重要讲话中指出,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更好地发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义、通达社睛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隋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宏光 《求知》2005,(10):30-3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也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当前,如何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提升舆论引导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是摆在党委宣传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就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4.
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舆论的思想来源,主流意识形态稳固安全才能长期引领社会舆论;舆论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工具和方式,对意识形态起着加强或削弱的作用,只有构建积极的舆论环境才能维护意识形态的安全。当前,舆论传播呈现网络化、社会矛盾迅速表面化、主流舆论引导面临冲击、国际舆论环境复杂多变,对我国舆论环境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着力提升对互联网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与媒体打交道能力以及对外传播能力,从而切实做好舆论环境治理工作,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5.
任谦 《理论视野》2015,(3):40-44
舆论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和载体,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手段。当前在主流媒体领域,舆论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正面宣传的负面效应需要重视;浓郁的"革命"、"夺权"意识需要警觉;多媒体表达能力亟待提高;国际话语体系亟待构建。除了主流媒体存在的问题,在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领域的舆论场上,也有三个突出的问题不时出现:抹黑中国共产党,进而达到否定党的领导目的;搞历史虚无主义,鼓吹全盘西化;负面的社会新闻充斥,影响社会良好风气的建立。加强舆论工作的执政党思维,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首先,坚强党对舆论工作的坚强领导毫不动摇;其次,坚持以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己任;再次,坚持理论自信、道德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第四,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文化软实力;第五,坚持依法治理,完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周玫 《学理论》2012,(23):188-189
高校网络舆论环境是提高大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阵地。因此,必须把握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发展的方向,建立完善的信息监控机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促进形成健康向上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7.
张晓燕 《理论探讨》2005,(4):126-130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成为宣传主体方面取得的特定优势在信息化时代面临着严峻挑战:在信息化社会里执政党的宣传力与执政党的话语权有联系,但不一定是正比关系;只有社会民众认同执政党的话语权及其话语内容,执政党的宣传力才能提升;执政党需要对传统宣传思维定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当务之急是处理好"官方媒体"的"舆论导向"与社会民众的"话语权"的关系问题,"舆论导向"不等于"舆论一律",在社会信息化时代,靠"舆论一律"是不能奏效的,而以宪法法律保障和规范民众的"言论自由"为基础,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应该是一种有效的理性选择;传统的宣传内容混淆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是影响党的宣传力的重要原因,寻找新闻与宣传的最佳结合点,是提升党的宣传力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1)
孙中山的舆论宣传思想理论内涵丰富,社会影响深远。其核心要义可概括为五点:报刊是党的喉舌,须加强党对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加强对舆论宣传工作的管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国际国内两个宣传战线的建设;媒体要坚持真理,明辨是非,言论一致;应结合宣传对象的特点选择宣传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加强公共舆论引导工作对铁路公安是一个新的课题。当前公安宣传工作中存在着轻视媒体、放任媒体、畏惧媒体等现状。在认识、处置、宣传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要加强舆论引导,首先要重视舆论引导,掌握媒体话语权;其次要善待媒体记者,增强舆论引导力;再次要整合多方资源,增强舆论控制力;最后要注重"问题管理",减少负面炒作源。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应多角度认识网上政治舆论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上政治舆论场是以信念为核心,由意见场、关系场和思维场相互作用形成的综合场,其最本质特征是真理和价值统一的求真性.面对网上政治舆论场这种新的舆论形式,领导干部应从社会关系和社会思维层面进行多角度分析,把握网上政治舆论场的形成规律,感知网上政治舆论场的强度和深刻影响,探求网上政治舆论场本质特征,提高对网上舆论的认识和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党勇 《党政论坛》2007,(3):33-3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重视对社会热点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这说明党中央实际上己将掌握舆论工作主导权提到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议程上来.  相似文献   

12.
政府公众舆论是公众对于政府行为和公共事务所表达的意见或主张的集合。政府公众舆论引导是增强公众舆论正向功能,抑制其消极化、极端化的必要手段。政府公众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其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而熟悉和掌握这些规律是政府科学、有效、合理地开展公众舆论引导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技术深度发展和互联网使用日趋广泛的今天,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和社会影响力也日益扩大。本文在对网络舆论概念的廓清基础上,对网络舆论特征引入新的解析,并预测未来我国网络舆论的发展趋势,得出网络舆论主体的理性精神和社会责任将逐步增强,政府的舆论引导能力和制度体系建设将不断完善,网络舆论终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党的舆论影响能力值得高度关注和思考。以舆论社会作用的扩张、舆论引导方式的变化、大众传媒强大的舆论引导功能为分析视角,舆论影响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党的舆论工作的思路和方式尚需完善和优化,而高度发达的大众传媒是提高党的舆论影响能力必须倚重的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2)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其重要性已经有超过传统媒介的趋势。网络成为人们了解世情国情、人际沟通的一种重要形式,已经开始深深地影响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其主要体现就是党对于信息舆论的引导力。虽然党对于网络的舆论引导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仍存在诸多的不足,这就要求党仍需不断探索增强网络信息舆论引导力的新形式、新手段、新内容,不断加强我们党对于社会主流舆论的把握和引导。  相似文献   

16.
舆论是社会中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社会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无形的社会力量,是社会控制的重要工具和形式.这里讲的舆论导向机制,指针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受教育者进行舆论引导的各构成要素的相互配合及其运作方式.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导向作用,必须明确其舆论导向机制建设的内容和应强调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专门就网上舆论工作作出重要论述,强调要增强阵地意识,打好网上斗争主动仗。新形势下,宣传舆论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上舆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了解新媒体,用好新媒体成为不容回避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年近平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指出领导干部应具备六种能力,其中着重强调要提高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可见,在新兴媒体多元化的形势下,提高领导干部媒体应对能力,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各级领导干部更好地开展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微博和社交网站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公众的舆论空间和话语表达权得到进一步延伸和释放,网络舆论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及特征,即传播媒介逐渐多元化,参与主体走向"草根化",舆论焦点日显敏感化,网民行为偏向"群体极化"。这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即现代虚拟社会的管理意识的显缺失,网络舆论的法律不健全且效力低下,参与网络舆论的治理主体比较单一,缺乏独立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治理机构。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在于:增强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网络危机公关能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信息传播秩序;加强媒体正向联动,形成舆论引导合力;注重正面舆论导向,强化主流舆论权威;研判网络舆论性质,着重引导特殊舆论。  相似文献   

20.
高坤 《学理论》2012,(16):128-129
毛泽东关于舆论一律又不一律的辩证阐述,极大地丰富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思想,对于指导我们新闻舆论的实践发展亦有深刻现实的意义。舆论一律与舆论不一律是针对不同主体的,同时,在实践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的现实中,又会出现一些新的现象,特别是当今网络舆论的兴起,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把握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这一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