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未成年人保护看国家监护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未成年人保护的立场出发,针对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相对滞后、公力干预消极被动以及目前未成年人家庭私力监护中恶性事件不断发生的现实状况,借鉴西方国家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实践经验,引入国家公力机制、加强国家公力干预和监督,对我国未成年人国家监护制度进行了初步设计,以弥补家庭个体监护的不足和缺陷。  相似文献   

2.
刘玉翠 《法制博览》2015,(6):238+237
对于任何国家,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对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进行分析,阐述了不同学者对未成年人监护的性质的认定,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注未成年人身心之健康亦是在关注我们祖国的明天。但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监护的规定不完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缺陷亦越来越明显。本文从我国监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一些规定已不适应新情况,在实践中暴露出不少缺陷,也 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应当借鉴国外的立法,对我国未成年人监护制度进行重构。建议建立国家监护制度,建立监 护监督、惩戒制度,完善监护的设立、变更、撤消、恢复制度等。  相似文献   

5.
刘佳彤  臧红 《法制博览》2022,(4):112-114
我国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关系密切.监护人在实施监护行为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国家对于此等方面的立法尚需更加具体和明确.为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亟待完善监护制度和规制监护人监护职责方面的立法,以期形成健全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陈斯 《法制博览》2013,(10):240
近年来,未成年人受虐待、流浪乞讨、意外死亡等社会事件的不断涌现反映出我国未成年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亟待国家权力机构在监护法律制度上更好的保护。本文讨论公权力对未成年人监护法律制度上的可能路径,提出立法对策。  相似文献   

7.
预防犯罪要从源头抓起,这个源头就是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也要从源头抓起,这个源头就是包括监护制度在内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本文结合案例,对完善、监护制度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设想,力图勾画出未来监护制度的大致轮廓。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程度逐渐加深,陌生人社会模式已经慢慢形成,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开始淡化。以前人们往往将家庭视为隐私的领域,在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很多没有被纳入法律领域的道德权利义务。现在随着整体社会道德失范现象愈演愈烈,当事人不履行家庭道德义务的案例也越来越多,有的家长拒绝抚养亲生子女,有的拒绝给付抚养费,有的甚至将未成年子女抛弃。虽然我国设立了较为系统和严格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但是由于学界和司法实务界一直将监护制度视为家事法律的范畴,因此在有关监护的监督方面并没有较为细致和严格的规定,造成事实上对于监护的监督形同虚设。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缺陷更重要地体现在民事诉讼法领域,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关于未成年人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的系统规定,导致现实中出现未成年人权益被侵害后却没有提起民事诉讼的自主权利的现象,这无疑是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严重缺失。针对上述问题本丈分为三个部分详细论述了我国未成年人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之立法现状,改革未成年人民事诉讼主体地位之必要性与可能性以及我国未成年人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之建构。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和探讨,提供一种较为清晰的思路和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可能性进路,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9.
2019年11月,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的总则部分增补了诸多内容: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强化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的第一责任、确立国家亲权责任、增设针对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强制报告制度等。其亮点之一则是新设了"政府保护"专章,助推了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的立法进程。尽管如此,就未成年人监护监督而言,基于监护监督制度的专属性、立法设计、公权力介入方式、国家监督职能受限等原因,国家监督监护与现行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尚未得到完美衔接。因此,应当明确监督主体、明晰监督对象、明定监督义务、细化强制报告制度,方可有效实践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从而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根据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应当在监护人的监护下成长。但是,在我国却有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未能得到有效的监护,处于监护缺失状态,这种监护缺失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也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将探讨是什么导致了未成年人监护缺失,以及如何有效保护监护缺失的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