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和国家计委、教委的有关文件精神,1997年普通高校实行新的招生和收费制度,招生形式实行“并轨”改革,即将现行的国家任务、委托培养和自费生三种招生形式,改变为“并轨”后的统一招生计划。显而易见,“并轨”改革,杜绝了以往“双轨”制下“分不够,钱来凑”的不公平现象,对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保证生源质量,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并轨”后将实行缴费上学,这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踏人大学的门槛将面临着步履维艰地新的挑战。尤其是那些来自边疆、山区和内地穷乡僻琅的…  相似文献   

2.
1999年对于参加全国高考的上百万考生而言无疑是属于幸运的年头,因为就在开考的前夕,国家有关部门宣布了高考扩招计划,即普通高校招生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高今年的153万人,扩招人数达33万人,从而使得考生的录取率达到了58%左右。这是共和国高等教育史上一次前所未有的增长,其引起的反响之巨大自是题中应有之义。如此规模的高考扩招,首先可以视为教育管理部门对我国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一种积极回应。自从1985年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双轨制”、1997年进行“并轨”以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经过十几年…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速,在收费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招生规模上齐头并进。三项改革失败了两个所谓招生并轨,简单地说,即取消公费生、自费生.实行缴费上学。这一改革,打破了上大学免费的格局,旨在探索中国教育的成本分摊机制。客观上说,当年招生并轨,社会舆论与老百姓意见很统一,  相似文献   

4.
扩招:高教大众化跨出重要一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扩招使普通高校的招生数量达到157万,比1998年增加45万,增幅达44%。扩招使许多莘莘学子圆了大学梦,但也有一些同志对高校扩招持保留态度。他们反对的主要理由是(1)高等教育规模已够大了,我国光普通高校就有1075所。所以高教应该控制发展;(2)强调高教上层建筑的属性,认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依旧具有精英教育性质,加上国家教育经费不足,所以仍应实行严格的配额制度。(3)按目前高校招生规模,已经出现分配难的情况,再扩大招生规模,势必会进一步增加分配难度,影响社会的不稳定。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存…  相似文献   

5.
田华  尹毅  蒋玉林 《创造》2003,(12):49-5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实行招生并轨学费制度改革和高校扩招制度以来,高校贫困现象日益突出,高校贫困生成为一个新的引人注目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6.
1997年,全国高校实行招生并轨改革,使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的改革又向前推进了一步。那么,在招生并轨改革后,招收保送生还有没有必要?本文仅就云南民族学院8年来招收保送生的实践,研究分析如下:一、民族院校招收一定比例的保送生,是坚持办学方向的有效保证。民族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要针对少数民族的特点,通过民族高等教育,为少数民族地区选拔和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人才,使之为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其经济繁荣、发展服务,使少数民族能够和着中华民族的步伐共同繁荣,共同进步。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  相似文献   

7.
关于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招生制度“并轨”的实施,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使高等教学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地贯彻教育的公平性原则、转变高等学校培养机制,激励学生发奋学习;对于高等学校多渠道筹措经费,适当改善办学条件,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较多,高校贫困生问题也随之突出起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发展,影响了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已经引起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建立健全贫困生的生活保障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世英副省长在全省普通高校和普通中专招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1996年4月26日)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校招生"并轨"改革。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去年实行招生"并轨"改革的院校有245所,今年扩大到500多所,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0...  相似文献   

9.
<正>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仅招生规模逐年扩大,而且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分配制度也不断与市场经济对接.由于这一趋势,高等教育的经济性首先在教育投资的主体融入非国家因素,趋于社会化而被人们所认识,特别是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并轨后,对于许许多多供养大学生上学的家庭来说,上大学不仅是一笔巨大的家庭财政支出,而且是一项远期投资,其回报如何,既取决于现行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等学校招收自费生的历史已近十年。最初招收自费生,是为了挖掘学校潜力,增加学校预算外收入,增加考生受教育机会而进行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招收自费娃的根本目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其一,高等学校由扩大自费生招收比例向实行全部或大部分学生缴费上大学过渡;其二,为高等学校自主办学创造条件。高等学校这种招生形式的变化,意味着自费上大学将成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普遍形式,而公费上大学将变成一种特殊的现象。为了适应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这一改革和发展的趋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的一些制度受到了猛烈的批评,有人以“高教体制疾病”概而括之。对此作法律思考,或有助于对症下药疗伤治疾,有助于推进高教制度的优化改革。举国诟病的高等教育体制,首当其冲的是招生录取制度,因为这一制度近乎“地无分东西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幼”地牵涉到了千家万户的眼前或长远的利益;而且,在当今“唯有读书高”风行鼎盛的中国,几乎被看成了根本的利益。为求“利益最大化”,每年总有一群人如同候鸟飞南迁北,成了“高考移民”。但是,2005年10月中旬,教育部办公厅和公安部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2月27日公安部政治部发出关于做好公安院校招生分配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主要内容如下:近些年来,各级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要求,对公安院校实行“按需招生、计划分配”的政策,大多数地方能够主动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推进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实行省级统一招考的制度,对公安院校毕业生实行特殊政策,保证了公安院校招生、分配工作的顺利进行。但也有一些地方对公安院校的招生、分配工作管理不严,受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扩招的影响,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大量跨省招生,致使部分地区公安院校毕业生分配困难,在公安系…  相似文献   

13.
国家教委在《进一步改革普通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中明确指出:从招生开始,通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大学由国家包下来、毕业时国家包安排职业的做法。建立相应的奖学金、贷学金制度,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引导学生毕业后参与劳力市场的竞争。这为今后招生分配指明了改革方向。现结合云南省情,对我省招生工作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招生制度的改革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部分地区公安院校毕业生分配中出现了“皇帝女儿更愁嫁”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采取以下对策:一、适应教育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总趋势,调整公安院校结构;二、完善招生招警制度,统一招生招警计划;三、加强宣传力度,推行素质教育,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四、理顺用人、育人机制,做到学以致用、“产销”适路;五、落实《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录用办法》,用好政策,确保重点。  相似文献   

15.
1987年,国家教委财政部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施奖学金制度的办法》,高校学生奖学金制度开始实行。1995年,高校招生并轨后,奖学金的数额和覆盖面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奖学金的品种、来源也呈多元化色形。奖学金制度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党、国家和社...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是我区高等教育实行“并轨”扩招后,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的第二年。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崔栋成主任说,今年内蒙古全区将有3.5万名大学生毕业,比去年净增了9000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为及早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去年岁末自治区和各高校先后举办了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因与帮护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倍受关注。近年来,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社会对此愈来愈关注,也愈来愈担心。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尤其是实行招生并轨学费制度以来,全国大学生中的贫困生比例明显上升。贫困生由于沉重的经济负担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日趋凸显。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给社会带来诸多问题。1.自卑、自悲心理。由于受家庭经济拮据的困扰,贫困大学生容易形成自卑、自悲的心理障碍。一方面受大学校园里“拜金主义”、“高消费”、“攀比”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刺激,贫困大学生对“没钱”的困…  相似文献   

18.
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人才选拔机制一直坚持“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力求公平公正。为保持区域平衡,照顾广大农村和文化落后地区,教育部于1983年和1984年分别开始招收定向生和委培生,直接将指标拨到各个落后地区。这对缓减当时城乡失衡、地区失衡有积极意义。此后,随着委培生和自费生比例不断增加,计划内外两条录取分数线悬殊趋大,严重违背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初衷。从1994年到2000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推行招生并轨改革,由“双包”(包学费、包分配)变为“双自”(自己交费、自主择业)。同时,为保证高考的公正性,政府在命题…  相似文献   

19.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进一步转变,以及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尤其是1993年实行招生并轨,高校提高收费标准以来,高校贫困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当20世纪末,高校告别公费生时代后,贫困大学生———这一生活在中国高等学府里的特殊群体,一个相对的弱势群体,则引发了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严肃话题:如何关心和关爱贫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尤其是贫困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逐渐发育完善,大学生就业已不再是统招统配和包分包配的计划派遣模式。从统招统分国家一包到底的大学生分配政策,到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调节的就业模式,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生的一次根本性变革,大学生人才资源开始由市场进行合理调节和科学配置。虽然目前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仍然存在计划招生和市场配置的矛盾,但按照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规律,这种局面将很快会得到转轨变型,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我国目前新旧体制的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