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长期以来,“自由、平等、博爱”这些观念一直被认做是对社会主义毫无益处的资产阶级口号而冷落到一边。现在,《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这几个观念做了重新评价,指出:“在人类历史上,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形成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的这些观念,又同它们有原则的区别”。这是我党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同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二重性一样,“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也具有二重性。辩证地、实事求是地考察与分析这些观念在不同历史时代的二重性,对于我们科学地看待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批判地继承人类精神文明的这一宝贵遗产,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列宁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列宁选集》第2卷第512页)那末,“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在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决议》,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作出的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献;因此,它与发展商品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在学习《决议》的时候,就必须把建设精神文明同发展商品经济联系起来加以综合考察,正确认识发展商品经济与建设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这对于准确领会和贯彻《决议》精神是很有必要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发展商品经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它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共产主义理想、个人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社会主义民主等等都属于精神文明的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产生的。在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宪法规定了的。可是,当人们根据宪法行使合法的民主权利时,往往碰到障碍。这种情况,除了左的错误思想作崇和封建流毒的影响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民主、自由、平等权利抱有错误的看法,把这些观念等同于资产阶级思想,这不是无知、便是歪曲。凡具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当资产阶级在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旗帜下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时候,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也积极参加了推翻封建制度的斗争。历史的事实是,民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但它也曾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武器。它发端于十四到十六世纪以“文艺复兴”为特征的人文主义(humanism)思潮,其后在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卢梭等人和  相似文献   

6.
关于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点,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和论述。其中最主要的应当是两点: (一)从其存在根据和先天职能来说,是适应现阶段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为其服务;(二)从它包含的内容来说,它是民主性与社会主义革命性的统一。而且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结的。《决议》在阐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时指出: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的核心是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社会主产力的发展。为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继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之后,对文化建设问题的第三个重要决议。此举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发展水平取决于民族精神素质所达到的高度。因此,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民族素质的提高问题。《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把发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发展科学事业,提高科学水平,摆在十分显著的地位。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方针,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广大党政干部必须带头认真学习,认真思考,弄清楚《决议》的基本观点,力求准确地、全面地加以理解。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认真阅读文件,但更重要的是要联系思想,联系工作实际,领会文件的基本观点、精神实质和主要要求。而对于广大党政干部来说,深入领会体现在《决议》中的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则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拨乱反正到全面改革的过程,是社会主义民主恢复和发展的过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努力,现在,我们已进入建国以来党内外民主生活最好的时期。关于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讲得很明确:“高度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现。”在回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走过的道路时,认真学习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曾经颁发了几份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定。一是1985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二是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相似文献   

13.
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在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之后,分别在北京开会,从本系统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各有侧重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部署了今后工作的要点,有的会议还通过了本组织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 全总十届十次主席团扩大会议指出,我国职工队伍素质经过多年建设有了很大提高,但同开放、改革、发展商品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新形势相比,还不适应。这主要表现在:封建思想残余和小生产者的狭隘观念,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对社会主义优越  相似文献   

14.
十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广东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等单位在东莞市举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术讨论会』,主要是学习、领会、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精神。现把其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内涵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同志们认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十二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时,有些同志提出,决议为什么没有再用“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法?为了便于读者探讨这个问题,今天本报特转载《理论动态》有关这个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这段时间,主要是重新对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战略定住;<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出台,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全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再一次对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作出了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坚持和继承了党的十二大精神,着重总结了十二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经验,做出了许多新的理论概括,同时也对原来的某些提法做了必要的调整,在指导方针上解决了精神文明建设如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何同经济体制改革和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讨论会一共开了五次,大家讲了很多很好的意见。现在我综合各位的一些意见,根据决议明确决定和重申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有关指导思想方面的问题,提出几点谈一谈,和大家交换意见,以便统一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具体执行和运用。一、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讲性质,同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一样,都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或资产阶级的,当然更不能是封建主义的。两个文明,性质都是社会主义的。这是决议反复重申的党中央一贯的意见。这个决议的题目就是《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全文都贯穿了这个精神,仅它的前言和第一部分在讲到精神文明时,冠以“社会主义”的就有那么多处。决议反复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建设重在落实中央党校赵曜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既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可操作性,是继十年前十二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  相似文献   

20.
道德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区分了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概念,这是理论上的一大突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同时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那种“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这一提法,比起过去那种笼统地讲“共产主义道德”更符合实际,更能为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